原平利
-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杨梅素对小鼠梗死后心肌重塑和心力衰竭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小鼠梗死后心肌重塑和心力衰竭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的模型,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杨梅素组。心肌梗死+杨梅素组给予杨梅素25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给予同体积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药物治疗1月后,小鼠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Masson染色评估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电镜检测心肌线粒体损伤;Western blot检测p-Mst1、LC3和p6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心功能显著降低(P<0.05),心肌ANP和BNP 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5),CVF显著增高(P<0.05),线粒体明显肿胀,p-Mst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率显著增高(P<0.05),p62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心肌梗死组相比,心功能显著增加(P<0.05),心肌ANP和BNP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CVF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有显著改善,p-Mst1、p62表达显著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杨梅素可能通过抑制Mst1减轻小鼠梗死后心肌重塑和心力衰竭。
- 刘刚原平利孙书红张亭胡健库吴宾易甫
- 关键词:杨梅素
- 直接冠脉介入治疗146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续地急性缺血而坏死,为冠心病中极为严重的一型,常规的急诊处理主要是通过静脉溶栓来挽救频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缺血范围。
- 张华张磊杨星昌马兰香孙书红惠增骞丁守良原平利赵妮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CI术后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分布及其基因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描述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并评价依据基因型指导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1入选2013年1月-7月在西京医院心内科行PCI的来自西北地区汉族患者2 117例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根据不同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分为快代谢基因型(*1/*1)、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和慢代谢基因型(*2/*2、*2/*3、*3/*3);2从上述人群中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153例,按基因型分为2组:正常代谢组(快代谢基因型,59例)和弱代谢组(中间代谢和慢代谢基因型,94例)。正常代谢组患者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至1年,而弱代谢组氯吡格雷150 mg/d强化治疗1个月,后75 mg/d至1年抗血小板治疗;于术后1、3、6、9和12个月随访并记录和比较两组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1检测入选的2117例患者基因型结果显示,快代谢基因型(*1/*1)885例,发生率41.80%,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971例,发生率45.86%,其中*1/*2占39.16%,*1/*3占6.70%,慢代谢基因型(*2/*2、*2/*3、*3/*3)261例,发生率12.32%。2正常代谢组失訪6例,弱代谢组失訪5例,两组失訪率(9%vs.5%)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正常代谢组和弱代谢组MACE发生率[12.3%(6/59)vs.10.1%(8/94),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入选患者CYP2C19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发生率高,其中以*1/*2为主,2按基因型采取不同剂量的抗血小板药物后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王锦李伟杰郭艳杰原平利李敏郭文怡
- 关键词:CYP2C19基因型经皮冠脉介入术心血管不良事件
- 桃叶珊瑚苷对冠心病大鼠Nrf2介导的铁死亡途径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对冠心病(CH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介导的铁死亡途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NC组、CHD组、L-AU组、M-AU组、H-AU组和ML385组,每组12只大鼠。NC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的对照大鼠,其他组均为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导的CHD模型大鼠。NC组和CHD组大鼠灌胃0.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L-AU组、M-AU组和H-AU组大鼠灌胃20、40和80 mg/kg/d的桃叶珊瑚苷,ML385组大鼠灌胃80 mg/kg/d的桃叶珊瑚苷并腹腔注射30 mg/kg/d Nrf2抑制剂ML385,共给药4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血清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游离脂肪酸(FFA)]、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和心肌组织Fe^(2+)含量。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和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CHD组大鼠的EF和FS水平降低,CK-MB和LDH水平升高,心肌出现明显损伤;TC、TG、LDL-C、FFA和MDA水平升高,HDL-C和GSH水平降低;Nrf2、HO-1、NQO-1、GPX4、FTH1和FPN1蛋白水平降低,Keap1蛋白水平升高,Fe^(2+)含量升高(P<0.05)。与CHD组比较,L-AU组、M-AU组和H-AU组大鼠的EF和FS升高,CK-MB和LDH水平降低,心肌形态明显改善;TC、TG、LDL-C、FFA和MDA水平降低,HDL-C和GSH水平升高;Nrf2、HO-1、NQO-1、GPX4、FTH1和FPN1蛋白水平升高,Keap1蛋白水平降低,Fe^(2+)含量降低(P<0.05)。与H-AU组比较,ML385组大鼠的EF和FS降低,CK-MB和LDH水平升高,心肌损伤加重,TC、TG、LDL-C、FFA和MDA水平升高,HDL-C和GSH
- 寇进曾宪飞原平利任锋王颖夏鸣扬胡建库
- 关键词:桃叶珊瑚苷冠心病
- 急性主动脉夹层36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急性主动脉夹层(AD)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常造成猝死。1周内病死率为60%~70%,3个月以内病死率达90%以上。现对我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 马兰香李红艳张磊丁守良原平利赵妮
- 股动脉穿刺术后血管吻合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使用方法及临床使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总结了22例股动脉介入术后,经股动脉造影显示无血管吻合器使用禁忌症,进行血管吻合器安装,记录操作时间,止血时间,制动时间。结果:22例安装吻合器患者18例1~2小时下床活动,4例有不同程度渗血。无1例并发症。结论:使用血管吻合器与传统手工压迫相比具有止血快、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惠增骞丁守良杨星昌马兰香段继源原平利张磊
-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吻合器止血股动脉穿刺术后血管吻合器操作时间止血时间
-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miR-16-5p和miR-155-5p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miR-16-5p和miR-155-5p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长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男47例,女39例,<60岁45例,≥60岁41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27例。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生存状况统计,基于生存情况将患者划分为死亡组20例和生存组66例。对比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iR-16-5p和miR-155-5p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iR-16-5p和miR-155-5p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度组的心率(HR)、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评分、miR-16-5p和miR-155-5p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均P<0.05),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OI)均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均P<0.05)。死亡组的CRP、APACHEⅡ评分、miR-16-5p和miR-155-5p表达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OI低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6-5p和miR-155-5p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9、0.722,均P<0.001)。血清miR-16-5p联合miR-155-5p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95%置信区间(CI)为0.894~0.994,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4.8%,显示出较高的预测效能。miR-16-5p和miR-155-5p均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0.608(2.275~49.461)、25.410(4.573~141.176),均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血清miR-16-5p和miR-155-5p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这两种miRNA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 刘刚原平利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预后
-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连续1年内收入院高度怀疑冠心病的病例600例,常规行UCG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UCG检查在行CAG检查之前,对比UCG和CAG检查结果。结果:UCG检查检出冠心病的敏感度79%,特异度86%,准确度83%。结论:UCG检查具有安全、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原平利刘兵王海昌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
- n-3PUFA对高脂SHR大鼠血压及血浆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高饱和脂肪酸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静息心率、体重、血脂、血糖及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0只和同龄对照大鼠(WKY)30只,随机分为6组:SHR、WKY普通饲料组各10只,SHR、WKY高脂组各10只,SHR、WKY高脂加鱼油饮食组各10只,持续喂养至16周龄。干预期间每两周测定血压和体重,干预前后测定静息心率、血脂、血糖及血浆游离脂肪酸谱。结果:(1)血压和静息心率的变化:SHR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增高,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减低;WKY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增高,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减低;SHR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静息心率显著性增高(P=0.007),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静息心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125),WKY大鼠静息心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2)血浆游离脂肪酸谱:与WKY大鼠比较,SHR大鼠中亚麻酸(Linolenic acid,ALA)、花生四烯酸(Linoleic Acid,AA)与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PUFA含量增高,高脂饮食增加了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有显著差异(P<0.05),高脂鱼油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及二十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EPA)增加导致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PUFA)含量增加(P<0.05),SHR大鼠高脂鱼油组亚油酸(Linoleic Acid,LA)、AA含量减低(P<0.05)。结论:膳食补充n-3PUFA可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活性和血浆脂肪酸谱的组成而改善高饱和脂肪酸所致SHR大鼠的血压升高。
- 孙书红孟宏涛惠增骞马兰香原平利王顺
-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
- 介入术后血管吻合器应用与压迫止血的对比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使用方法及临床对比使用价值。【方法】28例为使用血管吻合器使用患者、28例为常规压迫止血患者,进行操作时间、止血时间、合并症、制动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吻合器操作时间及制动时间使用明显缩短,各类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压迫止血的患者。【结论】使用血管吻合器与传统手工压迫相比具有止血快、并发症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丁守良张华惠增骞杨星昌胡晓昱马兰香原平利
- 关键词:吻合器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