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秀慧
-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不同亚型的神经心理特征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不同亚型的神经心理特征。 【方法】 将门诊儿童符合DSM IVADHD诊断标准者 172例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 (PI) 5 7例 ,多动 /冲动为主型 (HI) 2 1例和混合型 (CT) 94例 ,对三型儿童进行视觉 运动整合发育测验 (VMI)和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 ) ,并进行组间比较 ,将ADHD儿童的VMI测验结果和常模比较。 【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 ,HI型比例下降 ,PI型比例上升 ,差异有显著性 ;HI型男童的构成比较大 ,PI型则女童的构成比较大。得到相同的VMI原始分的年龄 ,ADHD儿童大于常模组儿童 ;和常模组比较 ,原始分为 9分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10~ 12分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DHD三型之间的VMI结果有差别 ,PI型最差、HI型和PI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RT结果PI型较差 ,但三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ADHD的分型和年龄、性别有关 ;ADHD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较正常儿童差 ,VMI更能反映AD HD亚型中的注意力障碍问题 ;各亚型之间计划能力、一般智力没有明显的差异。
- 卓秀慧洪琦罗小杏梁纯叶翠容
- 关键词:神经心理特征
- 早期系统干预对高危儿神经发育预后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干预对高危儿神经发育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84例高危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1岁时进行神经发育检查(CDCC),探讨其神经发育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并将102例有系统干预的分为一组,为干预组,82例没有系统干预的分为一组,为对照组,分析2组的神经发育状况.结果 干预组的高危儿神经发育正常率为88.2%,对照组的为65.9%,影响高危儿神经发育的因素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多重高危因素、NBNA评分低、未进行干预、双胎.结论 高危因素可能造成脑损伤,特别是有早产、极低出生体重、有多重高危因素、NBNA评分低、双胎等因素的高危儿.应该对高危儿进行早期系统干预.
- 蒋滔滔洪琦卓秀慧罗小杏
- 关键词:综合疗法儿童发育危重病
- 儿童心理行为保健运作模式及再思考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行为保健运作模式,发挥其促进儿童脑潜能开发,提高儿童生命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①通过对正常婴幼儿的神经行为发育引入“评估—指导—发展—再评估”模式,制定个体化的阶段性教育方案,促进五大能区协调发展;②通过建立高危儿发育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体系,发挥妇幼保健三级网对高危儿的分级管理职能,有效达到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超早期诊断,提高重症新生儿抢救成功后的生存质量。③通过加强培训,普及提高儿童心理行为保健知识和建立集体儿童心理卫生评估体系,早期发现学前儿童的发育障碍和行为问题。结果6年来开展发育水平测查31031人次;对高危儿进行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12.7万人次;对6000余在园集体儿童进行了心理发育评估。较好的发挥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的智力开发、运动功能训练、行为矫治、个性培养、发育落后干预的作用。结论建立完善的儿童心理行为保健模式,是儿童保健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措施。
- 洪琦卓秀慧罗小杏梁纯叶翠容
- 关键词:儿童心理保健
- 深圳特区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自编的背景情况问卷对 31 7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 适应能力商数 (ADQ)≥ 1 1 5的占 51 .7%。父母文化程度与ADQ及认知因子呈正相关。父母对孩子独立性培养的态度对构成ADQ的 3个因子有显著影响。结论 提供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 ,注重于培养而减少包办 。
- 卓秀慧洪琦邓锦娥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影响因素
- 多动性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多动性障碍儿童的气质特征 ,了解多动性障碍与儿童气质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 (CPTS)及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 (CSTS)对 47名多动性障碍患儿进行测查 ,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 【结果】 患病组与常模组的气质类型分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患儿中麻烦型及中间近麻烦型的比例明显增多。患病组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心境、持久性 ,注意转移气质维度的得分与常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多动性障碍患儿的气质有其独特性 。
- 卓秀慧洪琦邓锦娥
- 关键词:多动性障碍气质儿童
- 经颅磁刺激对脑损伤儿童脑氧合和组织灌注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对脑损伤儿童脑氧含量和脑组织灌注以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每组脑损伤儿童脑组织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还原血红蛋白浓度(CHb)和氧合血红蛋白浓度CHbO2的变化值及反应脑氧合的氧饱和度(rSO2)绝对值,进一步得到反应脑灌注的CHbD=CHbO2-CHb 应用婴幼儿智能测查量表测查每组儿童治疗前后神经心理发育 用成组t检验比较各组的变化.[结果]经颅磁刺激2个月后,对照组脑氧含量和脑组织灌注显著增加,神经心理测查(CDCC)显著提高(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能显著提高脑损伤儿童的脑氧合和组织灌注,促进大脑发育.
- 蒋滔滔洪琦卓秀慧高延罗小杏
- 关键词:脑损伤电磁场氧
-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的听觉处理特征研究
- [目的]探讨孤独谱系障碍和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的听觉诱发电位特征. [方法]对20例孤独谱系障碍和20例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分析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并与正常组比较. [结果]孤独谱系障碍组和发育性语言延...
- 梁纯洪琦罗小杏蒋滔滔高延姚小芳卓秀慧卢光进
-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
-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孤独症的临床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对孤独症患儿血小板5-羟色胺(5-HT)浓度与孤独症严重程度的关系,5-HT再摄取抑制治疗孤独症核心症状的临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38例孤独症及40例对照组儿童测定血小板5-HT浓度;应用孤独行为评定量表(ABC)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病例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对21例孤独症患儿用氟西汀口服2个月并对疗程进行评定。结果孤独症儿童血小板5-H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5-HT水平无关;氟西汀是一种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的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结论血小板5-HT升高是孤独症可能发病机制之一;5-HT再摄取抑制剂可改善孤独症部分症状。
- 马燕洪琦叶国强高延卓秀慧蒋滔滔梁纯
-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5-羟色胺药物治疗
-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的听觉处理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的听觉诱发电位特征,为观察两者听觉诱发电位的差异和制定个体语言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和20例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分析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和发育性语言延迟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III、V波潜伏期和I-III波、I-V波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而两病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可能具有共同的听觉处理缺陷。
- 梁纯洪琦罗小杏蒋滔滔高延姚小芳卓秀慧卢光进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听觉诱发电位
- 深圳部分青少年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了解深圳部分青少年焦虑状况,探讨焦虑与具体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95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焦虑症状筛查阳性率为26.67%,女性筛查阳性率较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学校恐怖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得分女童高于男童,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常模比较,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及总分得分高于常模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生活事件量表与焦虑有显著相关;学习压力、人际关系2个因子,不喜欢上学、意外惊吓/事故、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施加学习压力、被罚款、生活习惯明显变化等6个项目进入了对焦虑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对焦虑的预测作用较大。[结论]深圳部分青少年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内地,考虑与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关;焦虑情绪与中学生生活事件存在广泛的显著相关关系。
- 卓秀慧洪琦罗小杏梁纯叶翠容
- 关键词:焦虑儿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