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昆
- 作品数:25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的专家咨询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中医药防治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疗效肯定,但因治则及选方用药尚未达成国内统一共识,难以推广应用。该研究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旨在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统一其中医治则及基本组方,以供临床加减应用。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向全国20位资深中医专家发送问卷调查,从慢性肾衰竭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方式、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的基本治则、组方等方面进行咨询。结果在慢性肾衰竭的慢性并发症中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中医药疗效肯定。通过专家咨询,肾性贫血的治则主要采用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填精、活血化瘀、泻浊排毒,基本方组成:北芪、当归、党参、熟地、何首乌、菟丝子、白术、枸杞、阿胶、仙灵脾、白芍、紫河车。肾性营养不良的治则主要采用维护胃气,健脾温肾泻浊,补益气血;基本方为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山萸肉、淮山药、太子参、丹参、枸杞、仙灵脾。结论该研究初步得出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的治则用药专家共识,有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为充分发挥中医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的特色及优势打下良好基础。
- 张蕾杨霓芝刘旭生王立新包昆段小军金华
- 关键词:慢性肾衰肾性贫血
- 通脉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影响被引量:22
- 2001年
- 目的:探讨通脉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基础上,加健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随机分成通脉高剂量治疗组、通脉低剂量治疗组、金水宝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进行肾脏免疫荧光、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脉口服液组的大鼠肾脏系膜区IgG沉积、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均有减轻,其中以通脉高剂量组病理改善最明显。结论:通脉口服液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肾脏病理损害有治疗作用。
- 杨霓芝包昆王立新王桦雷娓娓
- 关键词:通脉口服液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中药药理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内STAT3阳性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STAT3在脑缺血后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以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STAT3水平。结果相较假手术组,造模2h后STAT3阳性细胞数、平均截面积、平均光密度值出现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后数值下降;电针组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的趋势相同,但各时间段在数值上均高于相应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脑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STAT3而减少病灶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 付雪松于涛许能贵符文彬易玮包昆杨忠华
-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STAT3
- 通脉口服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应用通脉口服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的目的。方法:选取80例MHD患者,根据患者SGA评估营养状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处理;通脉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通脉口服液1支,每日3次,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等营养状况;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通脉组治疗后Hs-CRP、IL-6均低于治疗前(P<0.05),BMI、TSF等,以及血红蛋白(Hb)、Alb、TRF、TC、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脉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MIA综合征,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一定意义。
- 林启展范立明黄璟包昆李飞吴秀清周敏
- 关键词:通脉口服液炎症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
- 杨霓芝教授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被引量:10
- 2009年
- 张再康王立新包昆刘旭生林启展赵代鑫朴胜华马红岩左琪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益气活血法治疗学术思想博士研究生
- 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证及其兼夹标证分析被引量:30
- 2000年
- 包昆杨霓芝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证血瘀证中医药疗法
- 《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研究被引量:27
- 2010年
- 目的: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取得了较肯定的疗效,但因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尚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达到统一,阻碍了中医药疗法的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对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力求形成共识度较高的中医辨证论治诊疗方案。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向全国20位资深中医专家发送问卷调查,从慢性肾脏病3、4期基本证型、基本方剂、方剂组成等方面进行咨询。结果: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基本证型可分为本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证(湿浊证、湿热证、血瘀证、水气证、浊毒证)。脾肾气虚证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气阴两虚证可选用参芪地黄丸加减,肝肾阴虚证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脾肾阳虚证可选用济生肾气丸加减,阴阳两虚证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合二至丸加减。标实证均在本虚证的基础上加减用药。结论:通过此研究,初步制定了目前全国共识度较高的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基本辨证分型及选方用药,有助于中医辨证论治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推广运用,为慢性肾脏病中医诊疗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
- 杨霓芝张蕾刘旭生王立新包昆段小军金华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咨询法
- 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0年
- 目的 :立足于慢性肾炎发病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探讨纯中药制剂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血瘀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严格按要求选择入选病例 ,随机分组 ,完成治疗组 36例 ,对照组 32例。治疗组给予通脉口服液 ,用法为每次 2 0 m l,每日 3次 ;对照组给予虫草类制剂 ,用法为每次 4片 ,每日 3次。疗程为 2月 ,观察用药前后两组病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通脉口服液组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 ,改善了临床症状 ,尿蛋白定量减少。结论 :通脉口服液可以明显调整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 ,从而改善了临床症状 ,减少尿蛋白定量 。
- 王立新杨霓芝包昆毛炜
- 关键词:通脉口服液慢性肾炎中医药疗法免疫功能
- 益气活血法对肾小球硬化的干预作用被引量:7
- 2007年
- 介绍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经验。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通脉口服液可以缓解肾小球硬化、理论基础是运用中药益气活血法。从理论基础或实验研究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 杨霓芝朴胜华王立新包昆刘旭生王桦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硬化中医药疗法益气活血
- 中药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7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固肾液对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MHD)患者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MHD)患者6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中加入中药益气固肾液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血液透析液,疗程为3个月,观察中药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清TNF-a、IL-6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浆TNF-a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IL-6也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中药益气固肾液能改善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从而改善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
- 左琪杨霓芝王立新包昆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