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18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土荆皮
  • 3篇化合物
  • 2篇代谢产物
  • 2篇代谢途径
  • 2篇乙酸
  • 2篇土荆皮乙酸
  • 2篇西地那非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1篇代谢
  • 1篇吊架
  • 1篇新药
  • 1篇新药研究
  • 1篇学成
  • 1篇药理
  • 1篇药理研究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机构

  • 1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0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18篇刘鹏
  • 7篇果德安
  • 6篇郭洪祝
  • 3篇徐曼
  • 3篇孙江浩
  • 3篇郭慧
  • 2篇高海飞
  • 2篇孙俐
  • 2篇黄轶洁
  • 2篇姜旭峰
  • 2篇许凤荣
  • 2篇周博
  • 2篇徐萍
  • 2篇孙士丰
  • 2篇牛彦
  • 2篇任坤
  • 2篇韩征
  • 2篇王超
  • 1篇韩健
  • 1篇刘荣霞

传媒

  • 3篇药学学报
  • 2篇中草药
  • 2篇Journa...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决策论坛——...
  • 1篇第五届青年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荆皮总二萜酸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
2014年
综合运用体内实验和多种体外实验模型,初步分析了土荆皮总二萜酸(total diterpene acid,TDA)的代谢情况。在口服和静脉注射给药实验中,使用HPLC-UV和HPLC-ESI/MSn方法在大鼠血、尿、粪和胆汁样品中都检测到主要代谢产物土荆皮丙2酸(pseudolaric acid C2,PC2),还可检测到脱甲氧基脱乙酰氧基土荆皮乙酸(demethoxydeacetoxypseudolaric acid B,DDPB),以及推测为土荆皮丙2酸的葡萄糖苷(PC2G)的代谢产物,原形药物中的土荆皮丙酸(pseudolaric acid C,PC)、土荆皮甲酸(pseudolaric acid A,PA)、土荆皮甲酸葡萄糖苷(pseudolaric acid A O-β-D glucopyranoside,PAG)、土荆皮乙酸葡萄糖苷(pseudolaric acid B O-β-D glucopyranoside,PBG)和脱乙酰基土荆皮甲酸(deacetylpseudolaric acid A,DPA)也可以检测到。实验表明,TDA的代谢与肠内菌无关,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不是主导TDA代谢的因素,在胃、肠道的pH环境下TDA也是稳定的。TDA在体外全血孵育模型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是PC2、DDPB和PC2G,证明TDA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反应主要是在血液中完成的,并且主要归结于血浆酯酶对酯键的水解以及葡萄糖苷化反应。这一发现首次初步阐明了TDA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对于明确土荆皮的有效物质基础、体内活性形式及其作用机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鹏郭洪祝孙江浩徐曼郭慧孙士丰果德安
关键词:土荆皮土荆皮乙酸
土荆皮乙酸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被引量:5
2011年
综合运用体内实验和多种体外实验模型,分析了土荆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B)的代谢情况。在口服和静脉注射给药实验中,使用HPLC和HPLC-ESI/MSn方法在大鼠血、尿、粪和胆汁样品中都检测到去甲基土荆皮乙酸(土荆皮丙2酸,pseudolaric acid C2,PC2),各种样品中几乎都检测不到原形药物,PC2是PB特异性的代谢产物。PB在肠内菌抑制大鼠模型中的代谢情况与正常组一致,说明其代谢与肠内菌无关。在人工胃、肠液中分别孵育48 h均无明显变化,说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不是主导PB代谢的因素,在胃肠道的pH环境下PB也是稳定的。在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PB仅有极少部分被代谢成为脱甲氧基或脱甲氧基脱羧基的产物,说明其代谢也不是由肝微粒体酶主导的。在体外全血孵育模型中,PB在1 h内被逐渐代谢成PC2,并表现出了与孵育时间相关的动力学特点。由此推测土荆皮乙酸一进入血液就被迅速代谢成PC2,以致于在各种样品中都几乎检测不到原形药。这种快速的代谢应该是通过血浆酯酶对PB的C-19酯键的迅速水解而实现的。本文首次初步阐明了PB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对于明确中药土荆皮的有效物质基础、体内活性形式及其作用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鹏徐曼郭洪祝孙江浩郭慧孙士丰果德安
关键词:土荆皮土荆皮乙酸代谢水解
补充实验数据在创造性判断中的影响
2017年
日前《专利审查指南》关于补充实验数据的审查原则进行了修改,而申请日后补充实验数据所证明的技术效果在创造性的判断中起重要的作用。据此,梳理了以往中国专利局和欧洲局的相关规定,从而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和建议。
刘鹏
关键词:审查指南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
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lo)是从红豆杉属(Taxus)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二萜类抗癌新药,因共具有良好的抗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理,被喻为十五年来最重要的抗癌药物,其制剂已被许多国家批准上市。紫杉醇仅在红豆杉...
郭洪祝刘鹏戴均贵果德安
关键词:紫杉烷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
土荆皮中二萜类化合物的HPLC-ESI/MS^n鉴定(英文)被引量:8
2011年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多级质谱法(HPLC-ESI/MSn)研究了土荆皮二萜的ESI/MSn裂解行为,并对土荆皮中的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土荆皮二萜的特征裂解是内酯环和C4-O键的断裂。此外,C-18、C-7和C-8位取代基的离去在多级质谱(MSn,n=3~4)中也可观察到。对于C-4位乙酰氧基取代的二萜,[M+Na-60]+和[M-H-104]-分别是正、负离子模式下二级质谱的基峰。对于C-4位羟基取代的二萜,[M+Na-44]+和[M-H-62]-分别是正、负离子模式下二级质谱的基峰。对于C-18位葡萄糖苷化或酯化的二萜,[M+Na-44]+是正离子模式下二级质谱的基峰。利用上述裂解规律,使用LC-MS方法在正离子模式下鉴定了土荆皮甲醇-水(6∶4)提取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共有9个二萜被鉴定或初步推测,其中一个是首次报道的化合物。所述方法可用于土荆皮的灵敏快速定性分析。
刘鹏孙江浩徐曼郭慧郭洪祝康洁韩健王宝荣果德安
关键词:土荆皮二萜裂解
金丝桃苷等10个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筛选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王卫星胡新颖刘鹏郭洪祝果德安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活性筛选金丝桃苷化学药物治疗现代药理研究
西地那非的中国专利保护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西地那非在中国的专利保护现状,为医药企业进行药品仿制和制定专利保护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STN和CPRS数据库中检索涉及西地那非的中国专利申请,使用中国专利分析系统并结合手工标引和筛选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分析了...
刘鹏韩征黄轶洁孙俐
关键词:西地那非万艾可辉瑞
文献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定位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定位方法。通过风速和浓度梯度,黄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气源。但是,移动机器人很难精确地模仿黄蜂的行为。因此,除了仿生学之外,我们引入BP神经网络来帮助移动机器人寻找气源。在这个模拟的...
任坤刘鹏
关键词:神经网络移动机器人浓度梯度
文献传递
关于权利要求中主题名称得不到说明书支持的一点思考
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是审查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很多不支持的问题其实质上是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概括范围过宽,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给出了如何把握和判断权利要求主题名称能否得到说明书支持的一点意见。
姜旭峰詹远光孔德明刘鹏
关键词:权利要求
文献传递
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hexahydropyrimidin-5-ols as novel non-peptidic β-secretase inhibitors
2010年
Based up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 previously reported fragment hit that binds to Corresponding author. β-secretase, a novel series of non-peptidic small-molecule β-secretase inhibitors, namely hexahydropyrimidin-5-ols, along with two series of their analogues, were rationally designed through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The CADD study was performed and revealed good expectation.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cores were tested, which provided further support for our design approach.
周博牛彦邹晓民许凤荣袁悦王超高海飞刘鹏徐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