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骏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因子
  • 3篇病毒
  • 2篇血清
  • 2篇乙肝
  • 2篇潜热
  • 2篇热管道
  • 2篇吸收剂
  • 2篇吸收式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患者血清
  • 2篇工业废气
  • 2篇供热
  • 2篇供热管道
  • 2篇废气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浙江大学
  • 1篇遂昌县人民医...
  • 1篇台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刘骏
  • 6篇盛吉芳
  • 3篇叶碧翠
  • 3篇郑皎
  • 3篇陈光明
  • 2篇唐黎明
  • 1篇万学发
  • 1篇俞海英
  • 1篇丁丞
  • 1篇赵宏
  • 1篇李君
  • 1篇居红珍
  • 1篇倪勤
  • 1篇张旋
  • 1篇苏俊威
  • 1篇陈燕飞
  • 1篇徐凯进
  • 1篇郭永征
  • 1篇李永涛
  • 1篇张建生

传媒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收式热湿废气能量回收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收式热湿废气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供热管道,蒸汽发生器,能量吸收器,吸收换热器和储液器;供热管道与蒸汽发生器相连用于提供热量,能量吸收器与蒸汽发生器之间设有溶液换热器,能量吸收器、蒸汽发生器及溶液换热器中循...
陈光明刘骏叶碧翠郑皎唐黎明
文献传递
吸收式热湿废气能量回收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收式热湿废气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供热管道,蒸汽发生器,能量吸收器,吸收换热器和储液器;供热管道与蒸汽发生器相连用于提供热量,能量吸收器与蒸汽发生器之间设有溶液换热器,能量吸收器、蒸汽发生器及溶液换热器中循...
陈光明刘骏叶碧翠郑皎唐黎明
文献传递
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心脏并发症及心肌酶谱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吴立群万学发刘骏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心脏病变并发症酶谱心肌BELL
妊娠急性脂肪肝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刘骏盛吉芳
关键词:妊娠急性脂肪肝
大口径光学元件透反射率测量系统的研究
在大口径光学元件高质量薄膜的制造过程中,对于透射率和反射率的均匀性测试是非常困难的.本论文介绍了一套专门设计的具有多功能、高精度、大口径、宽角度特点的大口径光学元件光谱性能以及均匀性测量装置.它能够实现口径350×600...
刘骏
关键词:大口径扫描测量
文献传递
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文阐述了如何使用目前最先进的、主流的J2EE技术,构建一个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平台.论文对系统采用的技术、平台和一些关键模块进行详细的阐述:1)采用了轻量级的J2EE解决方案,支持跨平台,移植性好.2)客户交互方面:提供...
刘骏
关键词: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连接池MVC纺织产品
文献传递
新型两级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被引量:6
2014年
烘干过程广泛应用于造纸、木材、食品加工、化工等行业,并排放大量湿空气,造成能量极大浪费、能源利用效率极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两级开式吸收热泵系统,用于回收烘干排气的潜热,并输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直接回用于烘干过程,大大节约了能源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新系统也可用于回收其他来源的湿空气的潜热。结合造纸烘干过程,对新系统建立了热力学模型以分析其性能,并与传统闭式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系统可产生满足烘干需求的高温蒸汽,回收烘干排气约50%的废热,降低造纸烘干过程能耗达60%以上。在给定工况下新系统的COP根据发生热源温度的不同可达1.204~1.995,而闭式热泵系统的COP最高仅可达1.409。
叶碧翠陈光明刘骏郑皎
关键词:热泵废热回收数学模拟
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后不同年龄人群急性乙型肝炎危险因素的对应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广泛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不同年龄人群中的乙型肝炎危险因素与年龄的对应关系,以制定针对性的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感染危险因素,数据分析采用对应的分析方法。结果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低年龄组、母亲怀孕及分娩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有一定的联系。结论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复杂。在低年龄组人群中,母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低年龄组人群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张建生刘骏盛吉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
乙肝抗病毒治疗与细胞因子变化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刘骏盛吉芳
关键词:乙肝抗病毒细胞因子HBV感染苦参素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研究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病情轻重、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3例不同病情程度、不同ALT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各3种。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3种Th1型细胞因子IL_2、IFN_γ、IL_12水平普遍较低,各组间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3种Th2型细胞因子IL_4、IL_6、IL_10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IL_6水平普遍较高,慢性重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IL_4和IL_10水平相对较高。6种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ALT值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_2、IFN_γ、IL_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_4、IL_6、IL_10水平可反映其病情活动程度更甚于病情轻重程度。
刘骏盛吉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细胞因子淋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