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雅刚

作品数:34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预后
  • 6篇外科
  • 4篇直肠
  • 4篇手术
  • 4篇综合征
  • 4篇外科手术
  • 4篇细胞
  • 4篇黄疸
  • 4篇梗阻性黄疸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特异性生长因...
  • 3篇肿瘤特异性
  • 3篇肿瘤特异性生...
  • 3篇肿瘤特异性生...
  • 3篇肿瘤相关
  • 3篇肿瘤相关抗原
  • 3篇胃癌
  • 3篇相关抗原

机构

  • 32篇沧州市中心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省血液中...
  • 1篇天津市天和医...

作者

  • 33篇刘雅刚
  • 11篇胡亚民
  • 8篇姬汉书
  • 7篇张吉水
  • 7篇胡亚力
  • 7篇宋哲
  • 5篇周文勇
  • 4篇王文龙
  • 4篇高新
  • 4篇贾楠
  • 3篇姚丽
  • 3篇郭忠建
  • 3篇徐文通
  • 3篇李伟
  • 2篇王亮
  • 2篇张庚
  • 2篇杨洪娟
  • 1篇吴红军
  • 1篇范雅莉
  • 1篇代艳敏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西医结合实...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0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TSGF和CA19-9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糖类肿瘤相关抗原(CA19-9)对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OJ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SGF和CA 19-9水平,采用t检验、x2检验等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其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OJ患者TB、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肿瘤性OJ与良性OJ间TB、ALT、AST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肿瘤性OJ组的TB、ALT、A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ALB变化与TB、ALT、AST相反。肿瘤性OJ组TSGF及CA 19-9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OJ组和对照组,良性OJ组TSGF及CA19-9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TSGF和CA 19-9均可使患者预后变差,二者均为阳性的患者3年累计生存率最低(P<0.05)。结论应重视梗阻性黄疸,及早进行规范治疗;如有条件推荐检测TSGF和CA 19-9水平,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恶化,尽可能改善预后。
张吉水姬汉书高新郭忠建王文龙刘雅刚
关键词: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梗阻性黄疸预后
不同治疗方法对63例小肠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小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间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63例小肠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完整切除肿瘤及术后是否服用伊马替尼进行分组,获手术Ro切除的55例患者分为凡切除加服药组(13例)和凰切除未服药组(42例),肿瘤未获凡切除的8例患者分为非R0切除加服药组(7例)和非R。切除未服药组(1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的生存情况。结果全组病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4(3—120)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94%和80%。R。切除加服药组、凡切除未服药组、非凡切除加服药组患者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4、24和23月;术后1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100%、97%和83%,3年PFS分别为100%、45%和83%.5年PFS分别为100%、28%和42%,R0切除加服药组PFS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均P〈0.05);而非R0切除亦未服药的1例患者于术后6月死亡。获凡切除的55例患者16例肿瘤复发,术后1、3、5年复发率分别为2%、43%和58%。其中局部复发8例,肝脏复发3例,广泛复发5例:分别予以单纯伊马替尼治疗、手术加伊马替尼治疗以及伊马替尼加介入治疗,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5.5月、92.5月和48月;主动放弃治疗的1例17月后死亡。结论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并术后服用伊马替尼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无疾病进展生存率。
刘立成刘雅刚吴欣陈凛徐文通
关键词:外科手术伊马替尼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
2008年
刘雅刚胡亚民杨洪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后综合征联合抗凝治疗肺动脉栓塞四物汤加减
联合“莱菔承气汤”和普瑞博思治疗糖尿病合并不完全性粪块肠梗阻疗效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观察中药“莱菔承气汤”联合普瑞博思治疗糖尿病合并不完全性粪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糖尿病不完全性粪块肠梗阻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应用“莱菔承气汤”,每日1剂,中病即止;口服普瑞博思10mg,每日3次,疗程7日~10日。对照组(38例)单用普瑞博思10mg,每日3次,疗程7日~10日(排便后减量5mg)。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56.0%),有效20例(40.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17例(44.7%),有效15例(39.5%),总有效率84.2%。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莱菔承气汤”
胡亚力胡亚力李风霞刘雅刚张胜利刘雅刚李忠诚
关键词:莱菔承气汤普瑞博思肠梗阻糖尿病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通过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对体外胃癌细胞株MGC-803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表达对体外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增殖凋亡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胃癌MGC-803细胞,将传代的细胞分为以下3组:A组:MACC-1-短发卡RNA (shRNA)和PSV2neo3共转染组,B组:shNC和PSV2neo共转染组,C组:未转染组,A组为实验组,B、C两组为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ACC-1蛋白和mRNA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检测3组MGC-803细胞中酪氨酸激酶受体(c-Met)、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mRNA水平表达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法和划痕实验观察比较转染MACC-1-shRNA的MGC-803细胞的的迁移能力和增殖凋亡情况.结果 (1)Westem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B、C组比较,MACC-1-shRNA组MACC-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c-Met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2)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B、C组比较,A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和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c-Met蛋白及其mRNA,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B、C两组间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表明,A组划痕间距较宽,愈合被抑制,MGC-803细胞迁移能力低于B、C细胞(P<0.01),B、C两组细胞的划痕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4)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A、B和C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1.06&#177;1.12)%、(2.18&#177;0.14)%和(2.04&#177;0.11)%,A组细胞的凋亡率较C组明显增加(P<0.01),B、C两组细胞凋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ACC-1基因转染对体外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作用.
姬汉书刘雅刚冯静
关键词:胃癌脱噬作用
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伊马替尼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生存情况采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结果:全组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3~7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2%、35%。R0术后服用伊马替尼组3例患者1、2、3生存率100%、100%、100%;R0术后未服用伊马替尼组14例患者1、2、3生存率100%、91.0%、91.0%;非R0术后服用伊马替尼组12例患者1、2、3生存率91.7%、50.3%、33.5%;非R0术后未服用伊马替尼组11例患者1、2、3年生存率18.2%、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EGIST具有低的发病率,预后差。手术方式、肿瘤是否破裂、有无复发转移、危险度分级、术后靶向药物治疗等是影响EGIST预后的重要因素。
刘立成刘雅刚徐文通
关键词:胃肠外间质瘤病理预后
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进行前后对比。结果心电图大部分表现为胸前导联ST段的抬高;心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正常;急性期左心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典型的改变;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酶学变化数天内恢复。结论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与急性心肌梗死极其相似,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应高度警惕。
胡亚民胡亚力姚丽刘雅刚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
非编码RNA IncWDR 26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2020年
目的探讨非编码RNA IncWDR 26对肝癌细胞(HCC)的周期、侵袭、迁移以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比较SMMC-7721,PLC/PRF/5,Huh7,SK-Hep-1以及Hep3B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LO2中IncWDR 26表达的差异;而后将In-cWDR 26高表达的慢病毒载体(OE组)和阴性对照载体(Con组)分别转染SMMC-7721及SK-Hep-1两株HCC,通过CCK-8法检测IncWDR 26对HHC增殖的影响;采用FLUOS分析HHC细胞周期情况;采用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IncWDR 26对HHC凋亡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测定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正常肝细胞LO2(1.02±0.27)相比,其余5株HCC细胞IncWDR 26表达水平相对较低(P<0.05);OE组中的两株细胞IncWDR 26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SMMC-7721(23.04±4.28)比(1.42±0.38),SK-Hep-1(16.83±3.94)比(1.21±0.29)](P<0.05),OE组中SMMC-7721及SK-Hep-1两株细胞培育1 d后的增殖率均显著低于Con组中的两组细胞(P<0.05);两组中SMMC-7721及SK-Hep-1两株细胞周期位于G0/G1,S及G2/M期的细胞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E组中的两株细胞中膜联蛋白V阳性细胞平均率显著高于Con组中两株细胞[SMMC-7721(20.14±2.58)%比(10.07±2.02)%,SK-Hep-1(27.45±4.34)%比(13.67±2.38)%](P<0.05);OE组中两株HCC细胞侵袭检测和迁移检测的平均视野内下室表面细胞数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结论非编码RNA IncWDR 26能有效抑制HHC增殖的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其侵袭以及迁移能力,从而达到抑制HCC的作用。
陈宝胜刘雅刚张吉水宋哲袁俊建王连芬张晓宇孟高培
关键词:转染细胞周期非编码RNA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后胃破裂的原因及处理
周文勇吴红军刘雅刚马建树李桂霞
该课题为临床应用研究,通过对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术后胃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所有病例均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均采用Child分级,手术均为标准的贲门周围...
关键词:
关键词:胃破裂术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TSGF和CA19-9在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吉水姬汉书张庚高新王文龙刘雅刚
课题选择健康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胆总管结扎组与假手术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以及肝组织中TSGF和CA19-9表达情况,发现梗阻性黄疸肝组织活检TSGF和CA19-9较对照组明显表达,并且...
关键词: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