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山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呈现在历史中的和谐社会——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新探
- 2014年
- 马克思的和谐观是自由与秩序、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呈现为从和谐到斗争再到和谐的历史辩证法,并且以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与统一为现实基础。原始共同体是无个体独立自由的整体内部和谐。阶级社会中自由与秩序并存,和谐与冲突相伴。资本主义关系在单纯流通即交换价值领域确实是自由、平等、和谐的,但深入到价值形成即生产过程中就会发现劳动与所有权相互分离,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根本对立。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归根结底建立在劳动和所有权的同一之上。
- 萧诗美刘锦山
- 关键词:和谐社会历史辩证法
-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文化传统——从《礼记》中后宫制度的根据谈起
- 2009年
- 《礼记》中关于君王后宫制度的规定,不应当从君王个人欲望的角度去解释,而应当从当时族群、国家、社稷的生存需要、政治需要和统治需要来解释,也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进行解释;这也是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历史和文化传统应取的科学态度。
- 刘锦山
- 关键词:后宫制度历史唯物主义文化传统
- 根据马克思重释辩证矛盾概念
- 2011年
- 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其中包含着马克思的辩证矛盾概念,即认为辩证矛盾是一种能动的内在的关系。内在关系如何外在化,涉及唯物辩证法如何可能的问题,却鲜有人问及。作为内在关系的辩证矛盾只有通过主客体关系才能正确地客观化和外在化;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客观的现实的矛盾,只能是主客体的对立同一关系,不可能是不同的客体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万物都是主客同一体,由此保证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普遍性。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对立"和"同一"两重性,而是与历史过程相一致的"同一"、"对立"、"对立同一"三重性。
- 萧诗美刘锦山
- 马克思的辩证矛盾概念发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之二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其中包含着马克思的辩证矛盾概念,即认为辩证矛盾是一种能动的内在的关系。内在关系如何外在化,涉及到唯物辩证法如何可能的问题,却鲜有人问及。作为内在关系的辩证矛盾只有通过主客体关系才能正确地客观化和外在化,如果外在化为两个不同客体对象之间的关系,那就只是知性的"对立",而不是辩证的"矛盾"。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客观的现实的矛盾,只能是主客体的对立同一关系,不可能是不同的客体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万物都是主客同一体,由此保证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普遍性。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对立"和"同一"两重性,而是与历史过程相一致的"同一"、"对立"、"对立同一"三重性。
- 萧诗美刘锦山
- 学贯中西典范词章 思想武库高山景行——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 2011年
- 2010年10月31日,武汉大学隆重举行"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庆祝享有盛誉的中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原校长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回顾他的学术人生,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高尚师德。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出版社、中央编译局以及全国1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 刘锦山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 波普历史决定论批判的批判被引量:1
- 2008年
- 波普从科学主义的方法论立场出发,机械地用自然界的物理运动这种低级运动形式的特点来比照社会运动这种高级运动形式,将事物本质等同于现象的集合进而取消事物的本质,这样也就取消了社会规律存在的依据。波普进而通过否认人类社会的系统性以及系统研究方法的可能性,否认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研究人类社会最一般发展规律的学说及社会规律的存在。然后,波普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重复的唯一的单独历史过程的论点出发,论证了社会规律的不存在。最后,波普将社会趋势与社会规律的辩证关系割裂开来,只承认社会趋势的存在,否认社会趋势是社会规律在社会运动中的体现,进而否认社会规律的存在。波普的上述论证方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 刘锦山
- 关键词:历史决定论社会规律社会趋势
-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 2009年
- 2009年5月16日-17日,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文化哲学论坛共同主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协办的主题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2009文化哲学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30多家单位的8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 刘锦山
- 关键词:软实力国家文化普世价值文化传统公共管理学
- 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 2010年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这个秘密可以概括为"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有别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同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步骤是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客体"范式用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既相当于又不同于传统理解的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马克思哲学中的三组基本关系及其相应的矛盾运动都可以用主客体的对立和同一来描述: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对象化意味着主客同一,异化意味着主客对立;在人对物的关系中,私有财产意味着主客对立,共产主义意味着主客同一;在人对人的关系中,主奴关系意味着主客对立,自由个性意味着主客同一。因此该原理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建构作用。
- 萧诗美刘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