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钧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溧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10、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了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10、IL-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免疫比浊法和酶联法对38例急性结膜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结膜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经2周的抗炎治疗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结膜炎患者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刘钧
- 关键词:急性结膜炎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
- 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上皮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眼液对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病程的影响。方法 26例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使用更昔洛韦眼膏基础上A组(14例)加滴0.1%爱丽眼液4次/d,B组(12例)加滴泰利必妥眼液4次/d。对比2组治疗后1周、2周时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以及矫正视力。结果治疗后1周时,A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愈明显优于B组(χ2=7.13,P<0.05)。治疗后2周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05)。治疗后2周,A组矫正视力均≥0.5例(14例);B组<0.5例共3例,≥0.5例共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7,P<0.05)。结论在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中增加透明质酸滴眼液可以缩短上皮愈合时间,并使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改善。
- 刘钧
-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角膜上皮
- 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ET和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了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血浆ET和血清TNF-α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手术前白内障患者血浆ET和血清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术后1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白内障患者血浆ET和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 刘钧吴家明
- 关键词:白内障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
- 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上皮愈合的影响
- 2011年
- 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是一种致盲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局部及全身应用干扰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常用的方法。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inate)是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的双糖重复单元构成的粘多糖类物质,其水溶液具有较强的粘弹性和润滑性,实验研究表明能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生长[1]。
- 刘钧
- 关键词:上皮愈合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感染性疾病角膜上皮细胞抗病毒药物
- 泻痢停致药源性角膜炎1例
- 1997年
- 刘钧
- 关键词:角膜炎药源性病例报告
- 11例眼球穿孔伤药物治疗结果分析
- 1995年
- 11例眼球穿孔伤并发眼内炎,经用大剂量抗生素及激素静滴,部分病例加用结膜下、球旁、或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结果10例视力达光感~1.0,仅1例无光感而作眼球摘除。说明药物治疗尤其是在基层医院,仍是可行的。
- 刘钧沈伟蔡琴华
- 关键词:眼球穿孔伤眼内药物疗法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
- 2023年
- 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的疾病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数量为88例,就诊时间为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现组别划分,如:44例对照组(小梁切除术)和44例研究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组间的眼部功能、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眼部功能的比较,研究组情况良好;并发症方面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减少;治疗效果比较,和对照组之间的意义明显(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使患者的眼部功能不断改善,减少不良反应,总体应用价值高。
- 刘钧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 泪液SIgA、溶菌酶含量的变化与慢性结膜炎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慢性眼结膜炎患者泪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溶菌酶(Lys)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39例慢性眼结膜炎患者泪液SIgA含量,免疫扩散法测Lys含量,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眼结膜炎患者在治疗前泪液SIgA和Lys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2周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慢性眼结膜炎患者泪液和含量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刘钧吴家明
- 关键词:泪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溶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