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宏 作品数:33 被引量:11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建筑科学 更多>>
三种内固定装置应用于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2024年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于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选用仍存在争议,选择提供稳定固定强度的内固定是实现PauwelsⅢ型骨折固定的关键基础。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测试3种类型内固定应用于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强度差异,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使用一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左股骨CT数据,在Mimics软件中重建出一个完整的股骨及其骨松质,运用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逆向建模,并在UG-NX软件中创建出倒三角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将3种内固定模型分别装配至股骨模型上;通过Hypermesh软件模拟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最后应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实验分析,分析比较不同内固定系统固定股骨颈骨折所产生的应力分布、应力峰值、应变情况及位移分布。结果与结论:①股骨近端骨块的应力主要分布在骨折端附近股骨颈下方区域,动力髋螺钉组的应力峰值最大,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组最小;②内固定装置的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骨折线附近的螺钉表面,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组的应力峰值最大,动力髋螺钉组最小;③股骨近端骨块的主要应变场分布于骨与螺钉接触的上表面区域,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组的屈服应变最小,倒三角空心螺钉组最大;④内固定装置模型的主要应变场分布于股骨颈螺钉的上表面,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组的屈服应变最小,倒三角空心螺钉组最大;⑤3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模型中的股骨、近端骨块、远端骨块、内固定装置以及内固定与股骨整体的位移分布值均由近端到远端逐渐减小,其中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固定组的位移峰值最大,动力髋螺钉组最小;⑥结果表明,在固定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时,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力学传导特性更好,其承受了较低的屈服应变、较高的应力和较� 齐远博 李建涛 刘道宏 陶笙 王道峰 吴杰关键词:骨折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一种软组织损伤击打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软组织损伤击打装置,其包括底板、滑杆、顶板及滑板,一对滑杆设置在底板及顶板之间,滑板设置在滑杆上并沿滑杆上下滑动;所述滑板的下部设置有夹紧组件,接触板设置在夹紧组件上,接触板的一侧具有特征面,接触板的特征... 李志锐 刘道宏 王国旗文献传递 负压创面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4年 负压创面疗法处理临床上各种创面均具有显著效果。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正确应用及进一步改进。本文综述了近些年负压创面疗法作用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广泛接受的机制包括收缩创面、稳定局部环境、减轻水肿和清除渗出物、增加血流灌注和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等,而细菌清除和抗菌作用方面的机制尚存争议。 刘道宏 唐佩福 张立海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壳体、干燥室、第一干燥抽室、第二干燥抽室、第三干燥抽室、鼓风机和紫外线消毒灯,所述干燥壳体内部开设有干燥室内安装有第一干燥抽室、第二干燥抽室和第三干燥抽室,且第一干燥抽... 韩旭 刘道宏 李晓婧一种软组织损伤击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软组织损伤击打装置,其包括底板、滑杆、顶板及滑板,一对滑杆设置在底板及顶板之间,滑板设置在滑杆上并沿滑杆上下滑动;所述滑板的下部设置有夹紧组件,接触板设置在夹紧组件上,接触板的一侧具有特征面,接触板的... 李志锐 刘道宏 王国旗文献传递 经前侧入路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段骨折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前侧入路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22例单侧肱骨中段骨折患者。术后观察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范围,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Mayo评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末次随访:肩关节外展80°~120°,前屈120°~170°,外旋10°~50°,内旋T8~L3水平。肘关节屈曲100°~135°,伸直0°~20°;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78~96分;Mayo肘关节评分74~100分。结论经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张智 吴晓满 陆俊峰 黄爱文 刘道宏 赵东升关键词:肱骨骨折 骨折切口感染经负压创面治疗的炎症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药敏分析、炎症因子预测价值及负压创面治疗之后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1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感染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并分析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比较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比较炎症因子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之后用负压创面治疗对感染切口进行治疗,动态观察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共有23例(7.42%);培养分离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株,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12株,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株,主要是白假丝酵母。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定耐药率较强,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氨曲南敏感性较强。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敏感性较强,溶血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强。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 P <0.05);ESR、hs-CRP、IL-6和PCT对术后切口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810、 0.873 、0.917和0.854。通过负压创面治疗,患者创面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且验证指标都呈明显降低趋势。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其次,对切口感染患者实施抗菌药时,应严格按照耐药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此外切口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对判断患者术后是否感染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同时负压创面治疗对此类患者有效,各炎症指标在治疗后明显减低。 罗小波 刘道宏 罗展鹏 李力涛 于龙 李大伟 胡明关键词:切口感染 病原菌 药敏分析 炎症因子 负压创面疗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目的 负压创面疗法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感染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但其对创面内细菌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创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群形态、繁殖活跃程度、侵袭深度及细菌数量,以期探索负压治疗影响细菌感染行为的机制。... 刘道宏 唐佩福 马远征 赵东升 张立海 李志锐一种用于治疗足部第五跖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钩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足部第五跖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钩板,包括钩体和板体,所述钩体与板体近端的粗隆部板体相连接,钩体末端有两个锋利的钩尖,板体包括近端的粗隆部板体和远端的干部板体,所述粗隆部板体与钩体相连接的近端开有... 刘道宏 赵东升 余清文 马远征 李志锐 李建涛文献传递 神经轴突牵拉后的生物学变化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3年 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牵拉性损伤的研究,对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患者病痛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神经元轴突为研究对象,在外界机械力的牵拉下研究其生物学变化与机制,已成为近年研究神经细胞力学的热点。本文主要从牵拉后神经轴突的形态学变化、细胞膜变化、细胞骨架、细胞代谢和动作电位等方面进行阐述。 侯红平 张立海 张里程 蓝霞 刘道宏 熊琦 唐佩福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