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秦民

作品数:39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1篇政治法律
  • 6篇哲学宗教
  • 5篇社会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主义
  • 6篇生态
  • 6篇风险社会
  • 5篇社会主义
  • 5篇生态文明
  • 5篇和谐社会
  • 5篇高校
  • 4篇德育
  • 4篇政治
  • 4篇马克思主义
  • 4篇教育
  • 3篇大学生
  • 3篇道德
  • 3篇意识形态
  • 3篇哲学
  • 3篇人格
  • 3篇文明建设
  • 3篇化解
  • 3篇防范化解
  • 2篇德育目标

机构

  • 30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作者

  • 38篇刘秦民
  • 7篇林彬
  • 4篇张青兰
  • 3篇张建华
  • 1篇李娟
  • 1篇张青兰
  • 1篇李兆伟
  • 1篇杨文明
  • 1篇曹越
  • 1篇陈露
  • 1篇李开文

传媒

  • 3篇社科纵横
  • 3篇高教探索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新东方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南宁师范高等...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青年探索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新长征
  • 1篇求实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返观风险社会:理论、现代性与秩序重建被引量:8
2016年
关于风险的争论已经成为西方社会讨论的主题,也是当今全球公众关注的焦点。对这一理论的出现,我们必须研究其理论背景,深刻剖析现时代所产生的社会风险的主要根源,也即风险社会产生的逻辑起点,同时探讨风险社会的未来走向,通过自反性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去避免、预防和消除自然的和人为的社会风险。
刘秦民
关键词:风险社会个体化
风险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当代性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的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历史唯物主义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洞察力从当今社会的风险根源出发去解析现代生活风险的常态化、突出化,同时这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实践下需要不断去完善和解答的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
刘秦民
关键词:风险社会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高校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同样也是知识集中传播的中心之一,在现今全球化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新时代高校的大学生更是思想活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传播方式,但新时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多维渗进大学校园,再加上新时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失范",以及高校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失等问题,使得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由此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渗透的对象。本文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挑战的角度出发,对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力争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参考建议和意见。
冉红梅林彬刘秦民李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类干预自然、影响社会的能力在不断加强以及自我认识的能力提高的同时,导致社会上自然灾害和一系列社会风险频繁发生,伴随着社会风险问题的凸显,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
刘秦民
关键词:评价指标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风险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人类自我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也使得我们身边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高风险社会,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应更加关心周边的环境,尽可能减少风险,从而提高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刘秦民
关键词:风险社会
“翻转课堂”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应用探究
2017年
近年来,"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当前高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诸多挑战。"翻转课堂"在高校《概论》课中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图通过论述"翻转课堂"的内涵、"概论"课实施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以及"翻转课堂"在高校"概论"课中的应用思考,提出对策以提升教学效果。
林彬刘秦民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化的定位及发展
2002年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同时并存。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民族文化应该如何定位及发展,是各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华文化是诸多文化中的一种,中华文化要生存与发展,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只有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才能走向世界,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资源。
张青兰刘秦民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民族性财富
“三个代表”——唯物辩证的新视野
2003年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统一体。“三个代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层层递进,共同构成关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
刘秦民
关键词:唯物辩证人民群众党的建设历史主体历史唯物主义
论现代德育的合理定位被引量:4
2003年
个体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的道德水准是决定整个民族的道德素养的关键。社会生活和现代教育的发展都呼唤着“主体性道德人格”。因此,现代德育的合理目标应为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德育要善于将个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与实践转化为人的哲学反思,同时将个人生活中的理性思考反过来用于指导人的生活,有助于形成个人的道德情感定向。
张青兰刘秦民
关键词:现代德育主体性道德人格德育目标道德情感政治教育德育实践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范式转换被引量:1
2016年
面对全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风险高发的严峻现实,人类必须走出以人类为中心而忽略自然价值的错误思想观念,改变价值取向,转换思维方式,创设新型文化,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范式转换。在"人—社会—自然"这个复合生态系统当中,没有哪一个居于统治或被主宰地位,它们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一个统一体。
刘秦民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生态思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