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羽
- 作品数:1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FAP、整合素α3β1和uPAR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检测整合素α3β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和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等因子在促进卵巢癌的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AP、整合素α3β1和uPAR在卵巢癌组织上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整合素α3β1与FAP对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迁移的影响;用免疫荧光与免疫共沉淀共同检测整合素α3β1、uPAR在HO-8910PM上是否为三聚体。结果 FAP、整合素α3β1和uPAR在卵巢癌组织中均有表达;抑制了整合素α3β1后,可以明显抑制FAP的促迁移作用。结论 FAP通过α3β1作用于uPAR促进卵巢癌细胞迁移,整合素α3β1、uPAR在HO-8910PM膜上及卵巢癌组织同一位置表达,是一个复合体。
- 郑芳刘洪羽李春红蒋淑婉孟红梅杨薇薇陈鹤
- 关键词:卵巢癌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 肺嗜酸细胞型黏液表皮样癌1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患者男性,74岁。平素健康,除脑梗塞病史2年外,无其他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咳血,无其他伴随症状。查体:未见异常。全血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6.36×10^9/L,嗜碱细胞绝对值升高0.07×10^9/L;血生化钠(132mmol/L)、尿酸(207umol/L)、总蛋白(59g/L)、白蛋白(38g/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U/L)和肌酸激酶(14U/L)下降。
- 于兵李玉婷杨光刘惠铭陈文静翟丽丽刘洪羽房艳春曹维海
- 关键词:嗜酸细胞黏液表皮样癌
- 探讨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EGFR与ALK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2022年
- 探讨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EGFR、ALK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125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集胸水制作为细胞蜡块,开展qPCR法行EGFR基因(21种突变位点)和EML4-ALK融合基因(9种融合突变)突变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活检组织蜡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探讨胸水蜡块在肺腺癌EGFR、ALK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胸水细胞蜡块癌细胞检出率相较活检组织蜡块,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蜡块EGFR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阳性34例,阳性率为27.20%,ALK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阳性9例,阳性率7.20%;活检组织蜡块EGFR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阳性32例,阳性率25.60%,ALK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阳性8例,阳性率为6.40%;两种检测方式的EGFR、ALK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研究中共34例患者检出EGFR基因,其中占比最高的突变类型是p.Leu858Arg。本次研究中共计9例患者检出ALK突变基因,共计2种突变类型,其中p.Phe1174leu检出8例,占比达到88.89%。结果 利用胸水细胞制备细胞蜡块进行肺腺癌EGFR、ALK基因突变检测,其检测结果与活检组织蜡块的结果吻合率高。由于胸水细胞获取更为容易,因此是活检组织蜡块的重要补充,甚至对于部分肺癌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来获得标本的患者而言,采用胸水细胞制备细胞蜡块进行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于兵刘洪羽李玉婷房艳春徐丹丹
- 关键词:肺腺癌EGFRALK基因检测
- FAK/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FAK、PI3K、AKT、mTO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及生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48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中FAK、PI3K、p-AKT、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FAK、p-AKt、p-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P < 0.01),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 < 0.01, r = 0.81),与组织分化类型呈负相关(P < 0.01, r = ?0.8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胃癌的部位无相关(P > 0.05);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P > 0.0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胃癌的部位、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 > 0.05);生存分析显示,p-AKt、p-mTOR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1);FAK、PI3K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结论:AKT、mTOR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演进过程,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之一。
- 于波孙玺媛陈宏于铁夫刘洪羽曹维海樊伟业刘晓斌
- 关键词:胃癌病理特征
- 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ACC的患者,术后随访3年。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ACC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与ACC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P<0.05)。低分化、Ⅲ期、CD56阳性、Syn阳性、Ki-67表达≥10%、微血管侵犯的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高分化、Ⅰ和Ⅱ期、CD56阴性、Syn阴性、Ki-67表达<10%、未合并微血管侵犯的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RR=4.904(95%CI:2.018,11.918)]、分期[RR=6.025(95%CI:2.479,14.644)]、内分泌功能[RR=3.927(95%CI:1.616,9.545)]、Ki-67[RR=4.011(95%CI:1.650,9.748)]、COX-2阳性[RR=5.114(95%CI:2.104,12.429)]是影响AC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病理分级[RR=4.914(95%CI:2.022,11.942)]、分期[RR=6.633(95%CI:2.729,16.119)]、内分泌功能[RR=4.003(95%CI:1.647,9.728)]、COX-2阳性[RR=5.296(95%CI:2.179,12.872)]是影响A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COX-2阳性表达患者与COX-2阴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曲线及总存活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COX-2阳性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高。
- 刘洪羽古虎霞刘定荣卫惠杰周丹代晓璐杨艳张冲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环氧合酶-2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FAP和Rho家族蛋白在卵巢癌侵袭迁移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明确FAP是否通过RhoA/ROCK、Rac1-GTP通路发挥促增殖、侵袭和迁移作用。方法:用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FAP、RhoA/ROCK、Rac1-GTP对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1、MTT法,迁移和侵袭实验证实用Y-27632抑制RhoA/ROCK途径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FAP联合作用时促进作用增强。2、MTT法,迁移和侵袭实验证实NSC23766抑制Rac1途径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FAP联合作用使FAP的促进作用减弱。结论:1、RhoA/ROCK通路抑制HO-8910P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Rac1-GTP促进HO-8910P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2、FAP不是通过RhoA/ROCK而是通过Rac1-GTP信号通路在HO-8910PM细胞发挥促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的。
- 张健刘洪羽杨薇薇李春红郑芳蒋淑婉李云刘端阳曲雪梅陈鹤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RHOAROCK
- 基因甲基化定量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探讨应用基因甲基化定量检测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与红细胞膜蛋白配体4.1样3(EPB41L3)对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癌筛查者200例,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根据组织学结果分成正常宫颈组(50例)、低级别病变宫颈组(50例)、高级别病变宫颈组(50例)与宫颈癌组(50例),通过RT-PCR方法进行PAX1基因甲基化检测及EPB41L3 mRNA检测,对比各组PAX1基因甲基化指数(PMR)与EPB41L3 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绘制ROC曲线分析单一与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筛查价值。结果 宫颈癌组在PAX1基因的PMR值与甲基化率均高于其他组(P<0.05);宫颈癌组织检测EPB41L3 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其他组别表达量,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PAX1基因与EPB41L3 mRN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敏感度0.941,均是高于单纯的检测方式。结论 基因甲基化定量检测PAX1与EPB41L3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 刘洪羽崔博舒于兵李玉婷徐丹丹
- 关键词:宫颈癌基因甲基化
- FAP、uPAR、整合素α3β1在卵巢癌侵袭、迁移、增殖中的作用
- 目的:研究成纤维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促进卵巢癌细胞发生侵袭、迁移、增殖过程中与整合素α3β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关系。
方法:1、传...
- 刘洪羽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卵巢癌细胞整合素Α3Β1
- A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
- 2022年
- 探讨AR在前列腺癌短期复发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年龄组、不同Gleason程度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良恶性组织中AR的表达。结果 ①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RA阳性率分别为95%和81%。前列腺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P=0.007);②A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01);②前列腺癌组织AR表达与病理程度呈正相关(P=0.019),Gleason评分从低到高分别为89%、96%和100%。AR结论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并且表达随Gleason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证实了AR在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意义,AR表达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因此雄激素阻断治疗老年组的效果会更好。
- 翟丽丽陈文静郑之琦刘洪羽于兵
- 关键词:前列腺癌ARGLEASON分级
- 人工智能(AI)DNA倍体分析与液基薄层细胞学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分析
- 2022年
- 分析人工智能(AI)DNA倍体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更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间于我院门诊行宫颈癌筛查的14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使用DNA倍体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检验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DNA倍体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之液基薄层细胞学的、人乳头瘤病毒检验更高。结论 人工智能(AI)DNA倍体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验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均具有应用价值,其中以DNA倍体分析技术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并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筛查符合率较高,联合检验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 刘洪羽崔博舒李玉婷杨光于兵
- 关键词:DNA倍体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