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
- 作品数:42 被引量:2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对蚤口分泌液的生化分析及测定
- 1994年
- 对蚤口分泌液的生化分析及测定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梁克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李成文,刘泉当前,我国某些卫生条件较差的边疆和农村地区,蚤类叮咬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并导致相关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研究蚤口叮咬人后过敏原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 梁克为李成文刘泉
- 关键词:蚤目生物化学分析
- 我国长喙蚤属一新种记述及对该属属征的修订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记述了长喙蚤属一新种 ,为纪念采集人田维中先生 ,特命名为田氏长喙蚤新种Dorcadiatianisp .nov .。此新种与该属迄今记述的其它 4种的主要区别是下唇须相对较短 (♂性尤甚 ) ,后足胫节外侧自基至端仅 1列鬃且十分少 ,♀腹部第 7背板在气门位置明显前凸。该新种与羊长喙蚤较相近 ,与后者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足胫节后缘只有 3个切刻、柄突相对较短且略向下弯曲及♀腹节中间背板气门明显的小等。标本于 196 6年 10月采自西藏可共茶卡 ,宿主为藏羚羊。本文同时对该属已知种类的模式产地、国内外地理分布及宿主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属征进行了探讨和修订。
- 刘泉吴厚永吴福林
- 中华按蚊幼虫期养殖的研究
- 中华按蚊在我国和亚洲地区均有较广泛的分布,是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研究杀虫、驱避、抗性机理和疟疾流行病学的重要试虫。本工作从饲料类型、饲料量、密度、养殖容器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影响幼虫养殖的主要因素及发育参数,建立了...
- 董言德刘泉
- 关键词:中华按蚊幼虫养殖蚊科羽化传病昆虫
- 新中国建国五十年来蚤类研究概况被引量:18
- 1999年
- 蚤类是特化的昆虫类群之一。其成虫体小而竖扁、具刺吸式口器和发达的胸足,吸食宿主血液。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在昆虫纲中是一个小目。随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确定了蚤类是在历史上对人类造成危害最大的传染病——鼠疫的传播媒介,人们开始重视对蚤类的研究,因而蚤类研究在?..
- 吴厚永刘泉鲁亮
- 关键词:蚤类分类区系生物学研究
- 饲料与密度对淡色库蚊实验室养殖的影响被引量:2
- 1991年
- 作者观察了幼虫饲料和密度对淡色库蚊实验室养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42号饲料(含肝粉40%、酵母粉40%、鱼骨粉20%)。密度2500条/盘(4.4条/m^2),其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化蛹率和雌蚊干体重最高。同时对不同营养条件下的成蚊寿命和产卵量等进行了观察。
- 黄学军刘泉
- 关键词:淡色库蚊养殖饲料
- 幼虫密度及饲料厚度对印鼠客蚤幼期成长和成蚤质量的影响
- 在用人工离体方法养殖印鼠客蚤中,幼虫密度及饲料厚度对此有无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本观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效果及成蚤质量提供最适幼虫密度和饲料厚度。观察方法:1.不同密度观察的每m1幼虫数为20,40,60,80和10...
- 张洪杰刘泉
- 关键词:养殖幼虫饲料幼虫密度印鼠客蚤
- 丽江玉龙雪山蚤类群落生态学及其生态区系研究
- 丽江玉龙雪山位于云南横断山脉的中部。1998年10月~1999年6月,我们对该山南坡海拔1750~4500m范围的5种植被带进行蚤类生态群落的垂直调查研究。共发现蚤类4科16属25种1588只,对其进行蚤类群落结构、物种...
- 段兴德龚正达吴厚永和应天冯锡光刘泉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蚤类群落玉龙雪山
- 文献传递
- ELISA测定德国小蠊卵黄蛋白含量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 1998年
- 本文采用蒸馏水沉淀法提取了德国小蠊卵黄蛋白,免疫家兔,并将所得抗血清经雄虫血淋巴吸收,获得抗卵黄蛋白特异抗体,用DEAE-纤维素批次法纯化抗体IgG,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建立ELISA直接法测定卵黄蛋白含量的方法。
- 于长明李成文刘泉
- 关键词:德国小蠊卵黄蛋白酶标抗体ELISA
- 昆虫生长调节剂在防制室内卫生昆虫中的应用被引量:6
- 1999年
- 众所周知,化学杀虫剂不论是哪类农药,包括被称之为“超高效”的拟除虫菊酯类的长期使用,均已出现对人类和环境不安全和有害生物(靶标)产生抗药性问题,同时天敌昆虫也被大量杀死。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新型农药的研制开发必然向“非杀生性农药(antibiocid...
- 陈建新刘泉
-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防制
- 高效灭蟑螂毒饵半现场及现场防制德国小蠊效果观察
- 1998年
- 目的:观察高效灭蟑螂毒饵防制德国小蠊的效果。方法:半现场及现场试验。结果:半现场试验,投药后3小时对试虫的杀灭率为51.93%,24小时为64.50%,72小时为76.67%,2周达98.98%;3周期间毒饵消耗量约0.07mg/虫·天;现场应用,2周后蟑螂密度控制在2.9只/盒·夜以下,密度下降率保持在90%以上。结论:是防制蟑害的有效毒饵。
- 李蓓思刘泉
- 关键词:德国小蠊毒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