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CRP、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相关性分析
- 2014年
-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重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诊断为心衰患者8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血清CRP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N水平。研究组患者按照40%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40%组及≤40%组,比较组间血清CRP、NT-proBNP水平;按照NYHA对心功能等级分组,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比较组间血清CRP、NT-proBNP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40%组与LVEF≤40%组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40%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清CRP水平与NT-proBNPN水平均逐渐递增,且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心室重塑具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室重塑的评定指标。
- 魏爱方李桂敏刘桂芳王淑君李文娟
- 关键词:N末端心力衰竭心室重塑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点滴,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及用量变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为良好。
- 刘桂芳魏爱方
-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舒血宁注射液
- 缬沙坦对降低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降低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青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所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接受抗凝、降血脂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予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NO与ET检测值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发生脑卒中3例(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O、ET与F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O水平与FMD均呈上升趋势,ET水平下降,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桂芳
- 关键词:房颤氨氯地平血管内皮功能
- 缬沙坦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血压控制组与非血压控制组各60例。非血压控制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血压控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缬沙坦治疗,2组患者以8周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血压控制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非血压控制组的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纤维蛋白原均有所降低,且血压控制组的降低幅度大于非血压控制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桂芳
- 血清CRP、NT-proBNP及cTnI水平与心衰患者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分析
- 魏爱方李桂敏刘桂芳王淑君李文娟
- 心衰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疾病的终末期,早期、及时和正确的诊断、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心衰主要以机体自身心脏结构重塑为代偿,尤其是左心室的结构改变,随着心衰力度的加强,心脏结构变化越大。如何评定心衰...
- 关键词:
- 关键词:诊断标志物
- 缬沙坦控制血压对于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临床研究
- 刘桂芳倪世利任志明李文娟代东
- 该项目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房颤住院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研究表明: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降低,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此次研究中,治疗组患...
- 关键词:
- 关键词:房颤治疗心肌梗死
- 应用美托洛尔尽早达靶剂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常见、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心脏疾病,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CHF长期预后。美托洛尔是临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之一,其最佳剂量目前尚不确定,普遍以达到靶剂量及最大耐受量为标准,达到靶剂量要较长时间。为此,本研究尝试加快达到靶剂量的时间,以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任志明孙燕王艳李梦杰韩新怀魏爱方刘桂芳杨青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美托洛尔超声检查
- 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给予急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双下肢水肿消失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率;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胱抑素C(Cys-C)水平,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T(cTnT)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双下肢水肿消失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创通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与血浆NTpro-BNP与cTnT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干预后,研究组上述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血清AST与Cys-C水平均下降(P<0.05,P<0.01),且研究组患者血清AST与Cys-C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防止继发性脏器功能损伤。
- 马利辉刘桂芳刘桂芳赵伟波
- 关键词:心力衰竭正压呼吸护理
- 美托洛尔联用补心气口服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or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F临床最常见,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成功地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使得CHF的长期预后得到改善.美托洛尔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在应用过程中,其主要不良反应是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为增加疗效及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我们应用美托洛尔尽早达靶剂量[1]及同时联用补心气口服液治疗CHF,取得较好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 任志明孙燕王艳李梦杰魏爱方刘桂芳
- 关键词:美托洛尔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2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监测治疗后血脂水平和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血脂水平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6个月后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ys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_2微球蛋白(β_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可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水平,并保护患者肾功能作用,在临床中应用推广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 张淑平刘桂芳张小章何震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阿托伐他汀钙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