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红

作品数:30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9篇肿瘤
  • 8篇细胞
  • 8篇胶质
  • 8篇胶质瘤
  • 6篇放疗
  • 4篇肿瘤学
  • 4篇脑胶质瘤
  • 4篇胶质瘤细胞
  • 4篇教学
  • 4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4篇放射肿瘤
  • 4篇放射肿瘤学
  • 3篇照射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替莫唑胺
  • 3篇疗法
  • 3篇基因
  • 3篇教学模式

机构

  • 2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4篇徐州医学院
  • 3篇徐州医学院第...
  • 3篇徐州市第三人...
  • 2篇连云港市第四...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邳州市人民医...
  • 1篇连云港市中医...

作者

  • 28篇刘桂红
  • 21篇章龙珍
  • 17篇唐天友
  • 8篇辛勇
  • 8篇姚元虎
  • 7篇王建设
  • 6篇刘美艳
  • 5篇杨春华
  • 5篇王侠
  • 4篇徐继承
  • 4篇吴阳
  • 4篇徐钰梅
  • 3篇黄水平
  • 3篇苗慧
  • 3篇周凤娟
  • 3篇赵丽
  • 2篇孙桂香
  • 2篇李磊
  • 2篇赵华硕
  • 2篇张训保

传媒

  • 4篇中国校医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学会公...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各种放疗技术剂量学评价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三维适形放疗(3D—CRT)、四野及五野调强放疗(IMRT)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4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例患者设计上述4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Gy/25次。所有计划都使90%-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分别比较靶区剂量适形性、均匀性以及心肺所受剂量。结果3D—CRT和IMRT靶区剂量均匀度和适形度明显优于CR;IM—RT技术在正常组织的保护方面优于3D—CRT,3D—CRT技术优于CR。IMRT技术使患侧肺、心脏高剂量区体积降低,低剂量区增加,使对侧肺平均受照剂量增加。与四野[MRT相比,五野IMRT虽然改善了靶区的均匀性及适形度,但增加了患侧肺V5、V10及右肺平均剂量,而心脏及患侧肺高剂量区却无明显改善。结论与CR相比,3D—CRT和IMRT能够明显改善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降低了患侧肺、心脏高剂量受照体积;在降低心脏及患侧肺高剂量体积方面,IMRT明显优于3D—CRT;四野IMRT是取代CR的最佳选择。
刘桂红徐钰梅唐天友王建设陈勇曹忠诚刘伟章龙珍
关键词: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
放疗对5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移位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放疗前后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5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卵巢移位术并且行术后放疗,比较其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术后随访患者有无围绝经期症状。[结果]卵巢移位术后放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FSH和LH、E2水平与放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未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结论]术后放疗不会显著性影响患者移位卵巢功能。
杨春华王侠章龙珍唐天友姚元虎刘桂红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疗法卵巢内分泌
放射肿瘤学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与思考被引量:4
2014年
放射肿瘤学是主要研究放射线单独或结合其他方法治疗肿瘤的临床学科。我院自1998年起开设了《放射肿瘤学》课程。我们针对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特点,结合在见习教学中的体会,对取得的教学经验进行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唐天友刘桂红吴阳吴阳
关键词:放射肿瘤学见习教学医学生
苏北地区食管癌发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苏北地区居民生物因素、饮食行为等各种影响因素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近两年苏北地区食管癌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154例食管癌病例及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所获资料饮食因素、生活状况及习惯、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筛选。结果盐腌食品、辛辣食物、吃早餐情况、植物油消耗量、食盐消耗量、食管炎史、食管肿瘤家族史、吞咽困难、经常生气、每日吸烟数量、吸烟年数等与食管癌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其危险因素;而医保制度、家庭月收入总额、摄入奶制品、吃鸡蛋与食管癌呈显著负相关,提示为保护因素。结论食管癌是生物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对具有不同遗传体质的个体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宜采取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徐继承刘桂红周凤娟苗慧孙桂香赵华硕张训保金英良李磊黄水平
关键词:食管癌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放射肿瘤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被引量:13
2009年
阐述了课程体系设计、培养目标设定在放射肿瘤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了肿瘤综合治疗及循证医学理念在放射肿瘤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开拓型、创新型、科学型放射肿瘤学专业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章龙珍王侠唐天友姚元虎辛勇刘桂红
关键词:放射肿瘤学教学模式肿瘤综合治疗循证医学
苏北地区胃癌发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苏北地区居民生物因素、饮食行为等各种影响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近两年苏北地区胃癌患者应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213例胃癌病例及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生物因素、饮食因素、生活行为等因素进行筛选。结果胃炎既往史、幽门螺旋杆菌、三餐是否规律、腌制食物、油炸食物、植物油、食盐用量、生活节奏、生气、常饮酒为危险因素,辛辣食物、鸡蛋、豆制品为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是生物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对具有不同遗传体质的个体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宜采取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刘桂红周凤娟苗慧
关键词:胃癌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替莫唑胺联合HSV1-tk/GCV系统治疗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实验
2010年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HSV1-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携带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并筛选、鉴定。转染与未转染tk基因的U251细胞按1∶9混合。实验分3组:对照组、GCV组、GCV+TMZ组。GCV组以5种不同浓度(2、5、10、20、40μM)作用于混合细胞;GCV+TMZ组在上述基础上各加入TMZ50μM;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各组细胞培养72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 (1)U251/tk细胞的活力随GCV组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2)GCV组、TMZ+GCV组的IC50分别为17.3μM、8.1μM(两组相差2.14倍);(3)GCV+TMZ组的总体抑制率显著高于GCV组(P<0.01)。GCV+TMZ组生存曲线明显左移;(4)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两组的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1);细胞多被阻滞于G2~M期。结论 HSV1-tk/GCV自杀基因系统有一定的肿瘤杀伤效应及旁观者效应;替莫唑胺与HSV1-tk/GCV自杀基因系统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及促凋亡增加GCV的旁观效应。
章龙珍赵丽刘美艳刘桂红辛勇
关键词:替莫唑胺HSV1-TK/GCV胶质瘤
放射肿瘤专业实习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实习期放射肿瘤专业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情操,才能成为合格的医师。
姚元虎章龙珍王侠唐天友刘桂红王建设吴阳杨春华辛勇徐钰梅李亮
关键词:放射肿瘤学实习期临床综合能力循证医学
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联合不同分割剂量照射对人胶质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2010年
脑胶质瘤对常规分割放疗的疗效较差,促使人们探索非常规分割放疗的价值.自杀基因治疗被认为是肿瘤基因治疗最有前景的策略之一,而肿瘤基因-放疗是近年提出的肿瘤治疗新思路.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HSV-TK)/鸟嘌呤(ganciclovir,GCV)(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脑胶质瘤已进入临床Ⅲ期实验,但仍存在不足之处[1].Rogulski等[2]实验证明HSV-TK/GCV系统均能提高肿瘤对放射的敏感性.笔者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将HSV-TK转入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U251/TK细胞)后联合不同分割方式照射,观察其杀伤效应,为临床改进胶质瘤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章龙珍刘美艳赵丽刘桂红辛勇
关键词: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人胶质瘤细胞HSV-TK/GCV系统照射非常规分割放疗自杀基因治疗
低剂量照射对K562凋亡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低剂量照射及低剂量联合大剂量照射对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凋亡、p53/Bd-2/Bax蛋白表达、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 3活性影响.方法 实验分成4大组,空白对照组(0cGy)、低剂量照射组(LDR)、...
辛勇张海滨丁昕唐天友刘桂红王建设章龙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