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晶晶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子宫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层
  • 2篇肌层
  • 2篇交界区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痛经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细胞
  • 1篇子宫腺
  • 1篇子宫腺肌
  • 1篇子宫腺肌病
  • 1篇细胞
  • 1篇腺肌病
  • 1篇相关激酶
  • 1篇酶类
  • 1篇结合蛋白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晶晶
  • 2篇汪沙
  • 2篇段华
  • 1篇张颖

传媒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RhoA及Rho激酶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RhoA及Rho激酶(ROCKI)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一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除术的32例患者为子宫腺肌病组(其中增殖期内膜18例,分泌期内膜14例);同期因宫颈病变或卵巢肿瘤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29例为对照组(其中增殖期内膜12例,分泌期内膜17例)。对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一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进行分离及原代培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及子宫腺肌病组不同程度痛经患者子宫内膜一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RhoA和ROCK I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子宫腺肌病组子宫内膜一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RhoA和ROCKI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周期性变化,增殖期表达水平(分别为1.41±0.16、1.05±0.15)稍高于分泌期(分别为1.17±0.25、0.98±0.10),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hoA和ROCKImRNA表达水平存在周期性变化,增殖期表达水平(分别为0.93±0.10、1.00±0.18)高于分泌期(0.48±0.03、0.55±0.05),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增殖期和分泌期RhoA和ROCKI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宫腺肌病组与对照组RhoA及ROCKI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7,P〈0.01;r=0.48,P〈0.01)。(3)RhoA和ROCKImRNA、蛋白表达水平在子宫腺肌病组不同程度痛经患者中依次表现为:重度痛经(1.66±0.19、1.32±0.11)〉中度痛经(1.28±0.12、1.09±0.08)〉轻度痛经(0.93±0.09、0.81±0.06),两两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子
汪沙段华张颖刘晶晶
关键词:子宫肌层RHO相关激酶类痛经
一氧化氮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水平,探讨NO与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收缩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至7月,因子宫腺肌病于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23例作为子宫腺肌病组;选取同期因子宫颈癌或卵巢癌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获取每例标本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组织,保留组织块的同时对该区平滑肌细胞进行分离及原代培养.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组织NO合酶[诱导型NO合酶(iNOS)、内皮型NO合酶(eNOS)]蛋白进行定位及定性分析;利用实时荧光(RT) PCR技术对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的iNOS、eNOS mRNA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采用Griess法对组织和培养细胞裂解液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1)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组织中iNOS、eNOS的定位及定性结果:子宫腺肌病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可见iNOS强阳性染色,未见eNOS阳性染色;对照组平滑肌细胞未见iNOS和eNOS阳性染色.(2)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iNOS、eNOS mRNA水平:子宫腺肌病组培养细胞的iNOSmRNA水平较对照组上调了1.5倍(P<0.01),而eNOS mRNA较对照组下调了2.6倍(P<0.05).(3)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组织和细胞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子宫腺肌病组100 mg新鲜组织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为(37±8)μmol/L,对照组为(28±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1×106个培养细胞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1.8±0.6)μmol/L,对照组为(10.8±1.5)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该部位收缩功能异常有关.
刘晶晶段华汪沙
关键词:子宫肌层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