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晶晶

作品数:1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7篇小儿
  • 5篇儿童
  • 4篇手术
  • 4篇七氟烷
  • 4篇氟烷
  • 3篇低流量
  • 3篇骨科
  • 3篇芬太尼
  • 2篇新生儿
  • 2篇镇痛
  • 2篇舒芬太尼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全麻
  • 2篇外科
  • 2篇小儿骨科
  • 2篇小儿全麻
  • 2篇门诊
  • 2篇门诊检查

机构

  • 17篇湖南省儿童医...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7篇刘晶晶
  • 11篇张溪英
  • 8篇朱诗利
  • 8篇屈双权
  • 7篇颜璐璐
  • 5篇肖婷
  • 5篇王江平
  • 3篇陈政
  • 2篇周星星
  • 2篇杨亮
  • 2篇安频
  • 1篇吴畏
  • 1篇朱诗莉
  • 1篇李开华
  • 1篇欧敏
  • 1篇王瑞珂
  • 1篇童易如
  • 1篇贺彬
  • 1篇邝日裕
  • 1篇蒋丽丹

传媒

  • 5篇临床小儿外科...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中深度镇静在门诊检查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中深度镇静在门诊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儿科放射病例4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初级镇静;观察组给予中深度镇静。结果观察组镇静时的Vins、Vexp、MV、Cdyn和RRsp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而且改变...
屈双权刘晶晶张溪英杨亮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EMLA)用于小儿全麻气管插管后,抑制术中气管导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减轻术后咽喉部疼痛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上睑下垂手术的患儿,分为对照组(C组)、EMLA1组(L1组)、EMLA2组(L2组),每组20例。记录气管插管前、插管后2min、10min、30min、1h、包扎头部眼睛、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患儿的心率(HR)、血压(MAP)变化,观察术中有无体动、拔管时躁动程度以及拔管后24h内有无喉头水肿、声嘶、咽喉部不适等并发症。结果三组插管后均有MAP升高,HR增快。各组在气管插管前、插管后2min、10min的MAP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插管后30min、1h、包扎头部眼睛、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的MAP及HR的变化大于L1、L2组(P〈0.05),L1组和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1、L2组拔管时躁动程度低(P〈0.05);L1、12组术后咽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EMLA用于小儿全麻气管插管能减轻气管导管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拔管时躁动及术后咽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杜真张溪英朱诗利王江平刘晶晶邝日裕
关键词:利多卡因
水合氯醛和咪达唑仑用于儿科门诊镇静的给药途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优选儿科门诊应用水合氯醛和咪达唑仑镇静的给药途径。方法:选择需镇静的门诊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水合氯醛口服组、水合氯醛灌肠组、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咪达唑仑滴鼻组各30例并以相应方法进行镇静,记录并比较镇静深度、起效时间、持续时间、Ramsay评分、一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滴鼻组与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比较,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持续时间较长(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与水合氯醛口服组比较,起效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较长、Ramsay评分<3分的患儿较少(P均<0.05)。四组患儿镇静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在镇静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出现低氧合和呼吸抑制,咪达唑仑滴鼻组均未出现,且心血管抑制发生率较低(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水合氯醛口服组(P<0.05)。结论:儿科门诊应用水合氯醛灌肠、咪达唑仑滴鼻进行镇静,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屈双权王瑞珂肖婷周星星朱诗利刘晶晶陈政
关键词:水合氯醛咪达唑仑给药途径儿科门诊
七氟烷麻醉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患儿接受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B组15例患儿接受全凭静脉麻醉诱导,两组术中均使用1%~3%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诱导时间、术毕拔管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中患儿血压、心率、诱导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毕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7%七氟烷吸入复合氯胺酮诱导过程中患儿循环较稳定,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相比,术毕拔管更快。
颜璐璐张溪英屈双权刘晶晶邹望远
关键词:七氟烷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腹腔镜
七氟烷低流量维持麻醉在儿童患者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七氟烷低流量维持麻醉对行择期手术的儿童患者血流动力学、肝肾功能与血气指标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在全麻插管下行择期手术(手术时间>3小时)的儿童患者20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A(低流...
颜璐璐张溪英肖婷朱诗利刘晶晶
关键词:儿童患者
舒芬太尼减轻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比芬太尼用于小儿七氟烷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n=40)和舒芬太尼组(S组,n=40),分别复合七氟烷行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拔管后送PACU继续观察,直至送回病房。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时间;以及入室时、喉罩置入前及置人后1 min 3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儿全麻苏醒期重度躁动发生率,麻醉后苏醒期躁动评分以及每组在PACU需要使用丙泊酚镇静例数;随访患儿术后有元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全麻维持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恢复时间以及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AED评分及术后重度躁动的发生率:S组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需要镇静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的小儿,全麻诱导期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较等效剂量的芬太尼(2μg/kg),更能减少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不延长苏醒和拔管时间以及出PACU时间,不增加术后出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刘晶晶安频朱诗利姜广军张溪英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儿童
HC可视喉镜在儿童会厌囊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评价HC可视喉镜在儿童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中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行会厌囊肿手术的儿童,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HC可视喉镜组(S组)和直接喉镜组(D组),每组30例,由同一名麻醉医师完成插管。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和一次成功率,插管前、插管时和插管后2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喉镜下Cormark—Lehane评级。术毕检查口腔内有无损伤、出血或水肿。结果 与D组相比,S组Cormark-Lehane分级中Ⅰ和Ⅱ级的例数显著增多(P〈0.05),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插管前和插管后2mm,患儿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D组的HR和MAP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 在儿童会厌囊肿手术中,HC可视喉镜插管成功率高,插管反应轻,插管时间缩短,安全性好。
王江平陈政肖婷吴畏刘晶晶张溪英
关键词:喉镜会厌囊肿麻醉儿童
小儿中深度镇静在门诊检查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小儿中深度镇静在门诊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接受放射诊治的患儿400例按人院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初级镇静;观察组给予中深度镇静。结果观察组镇静时的Vins、Vexp、MV、Cdyn和RRsp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静时的Ppeak、Pmean和Rairway均较镇静前显著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静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舌后坠及分泌物轻微增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采用中深度镇静行放射检查的镇静效果优于初级镇静患儿,无一例镇静意外,但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屈双权颜璐璐刘晶晶张溪英杨亮
关键词:门诊医疗
低流量新鲜气流对七氟烷消耗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烷低流量麻醉在麻醉科降低成本的作用。方法:选择A、B两个骨科手术间,ASA分级为Ⅱ-Ⅲ级的全麻插管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诱导均采用芬太尼、维库溴铵、咪达唑仑及依托咪酯静注,插管后打开七氟烷挥发罐至3%,A间...
颜璐璐刘晶晶王江平张溪英
文献传递
小儿骨科手术中低流量新鲜气流对七氟烷消耗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低流量麻醉在小儿骨科手术中降低麻醉成本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 A、B两个骨科手术间(A组和B组),1~12岁,ASA分级为Ⅱ~Ⅲ级的全麻插管麻醉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对象。患儿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及丙泊酚静注,插管后打开七氟烷挥发罐至3%,调整氧流量,使A组(23例)氧流量控制在2.5 L/min ,B组(109例)氧流量控制在0.5 L/min。同时术中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监测所有患者的心率、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氧饱和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手术患者术后d2复查肝肾功能。分别记录并累计两组七氟烷的使用时间,对比当七氟烷消耗1000 m L时两组的七氟烷麻醉维持总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及氧饱和度及肝肾功能对比无明显差异, A、B两组消耗1000 mL七氟烷时的麻醉维持总时间分别为2405 min及11821 min。【结论】七氟烷低流量新鲜气体麻醉维持方案可有效减少七氟烷在相同时间麻醉中的用量,且未发现明显肝肾损害。
颜璐璐王江平刘晶晶
关键词:矫形外科手术成本及成本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