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虹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6篇单胞菌
  • 6篇亚胺培南
  • 6篇铜绿
  • 6篇铜绿假单胞
  • 6篇铜绿假单胞菌
  • 6篇耐亚胺培南
  • 6篇假单胞菌
  • 6篇干细胞
  • 5篇人脐
  • 5篇人脐带
  • 5篇人脐带间充质...
  • 5篇脐带间充质干...
  • 5篇耐亚胺培南铜...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登革热
  • 2篇新生儿重症
  • 2篇新生儿重症监...
  • 2篇新生儿重症监...

机构

  • 9篇广东省妇幼保...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刘晓虹
  • 14篇杨杰
  • 6篇郑璇儿
  • 6篇杨浩鸣
  • 4篇罗瑞桦
  • 3篇许芳
  • 3篇张永
  • 3篇聂川
  • 3篇高薇薇
  • 3篇杨淑梅
  • 2篇张嘉雯
  • 2篇张江宇
  • 2篇邓文喻
  • 2篇杨淑梅
  • 1篇吴菲
  • 1篇穆小萍
  • 1篇王艳丽
  • 1篇刘晓虹
  • 1篇林少勇
  • 1篇牛健民

传媒

  • 7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体外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药性形成及对Opr D2基因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立3个组,实验组为h UCMSCs组,对照组为细胞对照组(即人肺成纤维细胞组,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次抑菌浓度肉汤诱导PA耐药传导过程中,h UCMSCs组和NHLF组分别加入其与PA共培育所得的上清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观察3组诱导耐药所需代数以及抑菌圈的大小。诱导耐药前后分别采用K-B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PA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Opr D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经次抑菌浓度的亚胺培南诱导后,h UCMSCs组PA耐药性的出现较NHLF组及空白对照组延迟。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PA于诱导的第17代出现亚胺培南耐药,而h UCMSCs组PA于第19代出现耐药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诱导耐药后PA中Opr D2表达量较诱导前出现减少或消失。其中h UCMSCs组PA Opr D2的表达量减少至诱导耐药前的10.96%,而NHLF及空白对照组Opr D2无表达,即诱导后出现Opr D2基因缺失。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延迟PA耐药性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和人β防御素-2从而抑制Opr D2表达的减少,而外膜蛋白Opr D2表达量减少或缺失是引起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
郑璇儿杨杰穆小萍赖卫明许芳刘晓虹杨浩鸣杨淑梅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菌肽
新生儿围产期登革热三例被引量:1
2015年
例1 患儿男,2d,因“发热1d”于2014年10月9日由外院转诊至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9^+周,阴道分娩出生,出生体重3300g,生后母婴同室。出生第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38.7℃,伴气促,无发绀、抽搐、呕吐及腹胀等,外院予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
刘晓虹张嘉雯林兴李恺杨杰
关键词:登革热围产期新生儿对症支持治疗出生体重母婴同室
子痫前期孕母的胎盘病理特点及其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病理特点及其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影响. 方法 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中,将孕母诊断为子痫前期、单胎妊娠、且胎盘行病理检查的早产儿(出生胎龄< 37周)209例纳入研究,分为RDS组(56例)和非RDS组(1 53例).比较2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胎盘重量、胎盘大小、脐带长度、脐带扭转(脐带自旋≥12周)、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梗死性改变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RDS组与非RDS组的出生胎龄分别为(33.9±0.9)与(34.7±0.3)周(t=-0.89),出生体重分别为(1 908±149)与(2 116±65)g(t=-1.49),生后1、5或10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分别为10.7%(6/56)与7.8%(12/153)(Fisher精确概率法),胎盘重量分别为(380.4±37.3)与(437.8±17.7)g(t=-1.55),胎盘中心厚度分别为(2.5±0.3)与(2.8±0.2)cm(f=-0.79),脐带长度分别为(30.6±1.9)与(32.5±2.2)cm(t=-0.5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RDS组脐带扭转的比例低于非RDS组[5.4%(3/56)与28.1%(43/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6,P=0.00).209例胎盘中,梗死性改变166例(79.4%),绒毛膜羊膜炎140例(70.5%).RDS组与非RDS组梗死性改变的比例分别为67.9%(38/56)与83.7%(128/153),绒毛膜羊膜炎的比例分别为42.9%(24/56)与75.8%(116/153),RDS组均低于非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27和18.15,P值均<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母如果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或胎盘梗死性改变,可能会降低早产儿发生RDS的风险,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浩鸣杨杰张江宇刘晓虹郑璇儿杨淑梅
关键词:先兆子痫胎盘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
妊娠合并登革热的围产结局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孕妇登革热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且确诊登革热的孕产妇共9例,回顾分析孕妇登革热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及其发生垂直传播的情况。结果孕中期登革热3例,孕晚期6例。2例登革热孕妇在外院分娩,故新生儿情况不明。其余7例围产儿情况如下:2例孕妇经治疗后足月分娩,新生儿诊断登革热,登革热表现与母亲相同,均有发热,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异常,登革病毒相关检测阳性。3例新生儿登革病毒检测阴性,未发生登革热。1例发生早产,新生儿重度窒息,但新生儿未发生登革热。1例孕22周时发现胎死宫内,未行胎儿尸体解剖及病理检查。结论孕妇登革热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并导致不良围产结局。
刘晓虹张嘉雯吴菲穆小平牛健民聂川张永陈运彬杨杰
关键词:登革热围产期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气道分泌物细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新生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诊断为VAP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每例患儿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份,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加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细胞培养基,共培育6h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对2组共培育后的细菌进行菌落数(colony-forming unit,CFU)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源性抗菌肽(Cathelicidin/LL-37)及人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2,HBD-2)的水平,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athelicidin/LL-37及HBD-2的特异性蛋白表达.采用配对t检验对菌落数及抗菌肽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例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各6例(各占19.3%),溶血葡萄球菌5例(16.1%),大肠埃希菌、脑膜败血伊丽沙白金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各3例(各占9.7%),恶臭假单胞菌2例(6.4%),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1例(各占3.2%).研究组菌落数目低于对照组_分别为(2.60±0.67)×104 CFU/ml与(1.18±0.32)×105 CFU/ml,t=-20.19,P<0.01].研究组共培育液中Cathelicidin/LL-37和HBD-2的水平高于对照组[Cathelicidin/LL-37:(8.98±3.22) ng/ml与(3.18±1.57) ng/ml,t=17.79;HBD-2:(379.87±11.74) pg/ml与(39.89±2.86) pg/ml,t=37.62;P均<0.01].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Cathelicidin/LL-37的特异性蛋白表达,并发现研究组中的Cathelicidin/LL-37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分泌抗菌肽Cathelicidin/LL-37及HBD-2抑制VA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菌生长.
刘晓虹杨杰邓文喻罗瑞桦赵路宁郑璇儿杨浩鸣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导管相关性感染Β防御素
2305例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危重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探讨危重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频率、突变类型、临床表现以及其与围产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1日~2013年7月1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2305例危重新生儿,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35de1G、176del16、235de1C、299delAT)、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1494C〉T)。结果2305例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阳性为73例,阳性率为3.16%,在73例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病例中,其中GJB2(235delC)突变40例(54.8%),GJB2(299delAT)突变6例(8.2%),SLC26A4(IVS7-2A〉G)突变21例(28.7%),SLC26A4(2168A〉G)突变4例占5.5%,GJB2(235delC)合并SLC26A4(IVS7—2A〉G)突变1例(1.4%),GJB2(235delC)合并SLC26A4(2168A〉G)突变1例(1.4%)。结论NICU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率高于正常新生儿,更需要开展耳聋基因筛查。
杨淑梅杨杰伍燕飞刘畅刘晓虹郑璇儿杨浩鸣
关键词: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
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的胎盘病理改变及其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胎盘病理改变及其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分娩的子痫前期孕母,按照有无合并糖代谢异常,将其分为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112例)和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263例)。比较2组胎盘病理改变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和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胎盘重量分别为(523.8±147.3)与(587.3±201.5)g,胎盘长径分别为(17.7±2.3)与(18.4±3.6)cm,胎盘横径分别为(14.8±2.4)与(15.7±2.7)cm,脐带长度分别为(31.4±10.0)与(34.4±9.8)g,梗死性改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5.0%(106/112)与90.1%(237/2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绒毛膜羊膜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61.6%(69/112)与49.8%(131/263)](χ2=4.392,P=0.036)。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早产[42.8%(48/112)与37.2%(98/263)]、大于胎龄儿[14.3%(16/112)与0.7%(2/263)]、新生儿窒息[9.8%(11/112)与0.7%(2/26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8.7%(21/112)与9.5%(25/263)]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9.8%(11/112)与0.7%(2/263)]均高于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P值均<0.05)。结论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杨淑梅张江宇刘晓虹郑璇儿杨浩鸣杨杰
关键词:葡萄糖代谢障碍绒毛膜羊膜炎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15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研究组出生48 h后每隔24 h给予rhEPO 300 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4周。对照组在研究组干预的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其他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观察的主要终点为纠正胎龄36周时BPD的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BPD的严重程度、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合并症及死亡等情况。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6例死亡,3例好转后自动出院;研究组10例死亡,9例好转后自动出院。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8%(10/78)和7.8%(6/77),χ2=1.058,P=0.304]。研究组和对照组最终分别有59例和68例纳入分析,2组早产儿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纠正胎龄36周时对2组BPD发生情况、氧疗情况及其合并症进行评价。2组共发生BPD 36例(28.3%,36/127),其中对照组25例(36.8%,25/68),研究组11例(18.6%,11/59),2组BP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P=0.030)。2组BPD程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研究组吸氧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吸氧时间:166.4(138.9~198.1) h 与288.9(287.4~312.9) h,U=361.000;呼吸机通气时间:80.5(67.7~95.1) h 与150.4(148.9~151.9) h,U=8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早产儿住院期间肺炎、败血症、脑室内出血(Ⅲ或Ⅳ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新�
许芳王艳丽杨杰高薇薇罗瑞桦林少勇刘晓虹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红细胞生成素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抑菌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从而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方法.基础研究部分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临床研究部分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
刘晓虹杨杰
NICU新生儿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73例标本培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的NICU住院患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极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严重基础疾病、接受深部动静脉置管和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及广谱抗生素使用为NICU新生儿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发病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感染征象。结论:警惕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罗瑞桦许芳高薇薇杨杰聂川张永张永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