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生

作品数:32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气候
  • 5篇气象
  • 4篇风速
  • 3篇灾害
  • 3篇气象站
  • 3篇风电
  • 3篇风能
  • 3篇风能资源
  • 3篇暴雨
  • 2篇时空分布特征
  • 2篇数据库
  • 2篇水稻
  • 2篇图像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特征
  • 2篇气温
  • 2篇热量资源
  • 2篇卫星
  • 2篇小麦
  • 2篇林火

机构

  • 25篇黑龙江省气候...
  • 14篇黑龙江省气象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沈阳区域气候...
  • 1篇黑龙江省人工...
  • 1篇吉林省气候中...
  • 1篇佳木斯市气象...

作者

  • 32篇刘春生
  • 12篇魏磊
  • 11篇徐永清
  • 9篇张洪玲
  • 8篇刘赫男
  • 5篇蒋慧亮
  • 4篇孙彦坤
  • 4篇郑红
  • 3篇国世友
  • 2篇于宏敏
  • 1篇晁华
  • 1篇朱玲
  • 1篇王凤玲
  • 1篇肖同玉
  • 1篇钟幼军
  • 1篇刘玉莲
  • 1篇孙东旭
  • 1篇江洪飞
  • 1篇秦铁
  • 1篇赵广娜

传媒

  • 13篇黑龙江气象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气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气候资源动态监测评价系统
依靠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库系统,对历史、实时的气候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进行逐日、旬、月、季、年的监测和评价,其结果分别以色斑图、曲线图、等直线等方式显示。
刘春生孙守军蒋慧亮
关键词:气候资源数据库图像
文献传递
光伏发电与5kW屋顶并网系统在气象站应用的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绿色发展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战略性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和气象站业务用房闲置屋顶,逐步试验在气象站安装5 k W分布式屋顶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日常基本气象业务运行提供电能,既可降低运行成本,又可实现向绿色气象台站建设的升级,对于节能环保、推行绿色发展、提高气象发展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徐东亮刘春生
关键词:气象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光伏发电
泰来县太阳能资源状况浅析
2011年
本文利用海拉尔、长春、哈尔滨1971~2000年总辐射资料和对应的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气候学计算公式,建立了各月总辐射模型,用2001~2009年哈尔滨站实测辐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误差检验,模拟效果较好,可以用于评估泰来县太阳总辐射资源的状况。泰来县年太阳总辐射值为5281.2 MJ/m2,在全省处于高值区,可开发的潜力很大。
张洪玲高原刘春生魏磊
关键词:总辐射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中若干问题探讨
本文使用2009年黑龙江省依兰气象站10 m逐时风速、风向,鸡冠山测风塔70 m风速、风向资料,及鸡冠山风电场2009年4-12月风电功率记录资料,分析气象站风速对测风塔风速、风电场功率的代表性,比较根据测风塔计算的风能...
刘春生徐永清张洪玲王庆祥
关键词: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相关系数
黑龙江省电线积冰的气候特征及电网冰区划分被引量:9
2014年
以1981-2012年黑龙江省32个电线积冰观测站资料和80个气象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黑龙江省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建立出雨凇、雾凇标准冰厚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对黑龙江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雨凇的密度要远大于雾凇,多数站最严重积冰现象是由雨凇导致的,雨凇对积冰灾害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雾凇日数远远大于雨凇日数,1981-2012年二者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雨凇在秋季(11月份)最多,春季次之,而雾凇日数在冬季(1月份)最多,秋季次之.雨凇日数在漠河北部、黑河大部、孙吴大部、五常大部和虎林南部较多,雾凇日数在齐齐哈尔中部、绥化中部以及三江平原东部地区最多.冰区分布图结果显示,富裕属于中冰区,齐齐哈尔属于重冰区,其他地区均属于轻冰区.
刘赫男张洪玲朱红蕊刘春生孙爽
关键词:电线积冰气候特征冰区划分
湿地碳循环研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3年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现象及其相应的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致使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已倍受瞩目。值得注意的是,湿地碳循环在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气中CO_2含量至少在40万年时间里一直比较稳定,保持着280ppm的水平。可是工业时代开始以后,这个数字已经跳到了360ppm,而且还在继续升高。尽管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原因争论较多,但多数学者认为人类活动的因素不容忽视。德国马普学会的科学家莫伊普·拉提夫最近的研究表明。
孙彦坤肖同玉刘春生
关键词:湿地碳循环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地温和冻结深度时空特征的细化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根据东北地区144个国家气象站1951—2016年的地温和土壤冻结深度资料,采用实测资料统计及统计建模推算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地温和冻结深度时空特征进行了细化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地温整体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冻结深度逐渐增大。各层年平均地温呈向北2个纬度降低1℃左右,年平均最大冻结深度为向北2~3个纬度加深30cm左右,极端最大冻结深度为向北2个纬度加深30cm左右。地温和冻结深度与纬度关系显著,与经度和海拔也有一定相关性,但在东北北部的多年冻土区基本不受后两者影响。不同深度的地温季节特征不同,地表温度季节特征与气温一致,160cm以下深度四季温度从高到低为秋、夏、冬、春。地表夏季与冬季温差达到33.5℃,而320cm深处最热季与最冷季的温差仅为7℃。气候变暖使得东北地区各层地温升高、冻结深度减小、冻结期缩短,尤其在多年冻土区及其临近的高纬度季节冻土区更为显著。相对于下层土壤,地表升温最大。伊春地表升温趋势达到1.16℃·(10a)^(-1),40~320cm土层升温趋势为0.60℃·(10a)^(-1)左右,冻结深度减小、冻结期缩短趋势分别达到23cm·(10a)^(-1)、8d·(10a)^(-1),大幅升温不利于多年冻土的存在。
龚强晁华朱玲蔺娜于秀晶刘春生汪宏宇
关键词:地温
黑龙江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为给黑龙江省合理开发利用热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黑龙江省1961—2017年79个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和DEM数据,采用5日滑动平均法、一元线性回归法、Kendall-Theil线性趋势估计法以及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黑龙江省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7年黑龙江省稳定通过10℃积温以27~101℃·d/10 a的趋势显著增加。小兴安岭北部从黑河、孙吴到逊克,再到嘉荫一带,平均气温增加趋势明显大于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和塔河以及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区域。最低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气温次之,最高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无显著变化;冬季最低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夏季。松嫩平原及三江平原地区的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大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山区等地区热量资源相对较差。
袁湘玲刘春生魏磊
关键词:热量资源积温
黑龙江省短历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023年
以百分位法和空间系统聚类法为理论基础,利用GIS空间插值技术,分析近30 a(1991—2020年)黑龙江省短历时(1 h、3 h、6 h、12 h)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短历时降水分布趋势与夏季降水量分布趋势差异较大;短历时降水极值分布较为分散,基本上在西部松嫩平原地区最高,北部大、小兴安岭地区和东南山区最低;短历时降水99%、95%和90%分位,在西部松嫩平原地区最高,向东南和东部两个方向逐渐降低,大、小兴安岭最低;短历时降水从极值到99%、95%、90%分位降水量迅速下降,短历时降水高值在总降水样本中出现比例较小;黑龙江省各短历时降水的极值和均值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短历时的极值均呈明显增加趋势,历时越短增加趋势越明显。
徐永清王承伟刘春生蒋慧亮魏磊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
黑龙江省极端最低气温对风电工程的影响评估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1引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藏量巨大,全球风能资源总量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中国风能储量大、分布面广,仅陆地上的风能储量就有约2.53×109KW,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黑龙江省属中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利用风能资源。
王凤玲李亚滨刘春生
关键词:极端最低气温风能资源大陆性季风气候风电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