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生
-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瘤破裂出血致硬膜下血肿一例报告
- 1989年
- 患者女,58岁。6年前无诱因突然头痛后摔倒,当即昏迷,住天津市某医院,腰穿脑脊液为血性,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经药物治疗一天后神志清醒,但仍躁动,一周后恢复正常。发病后第10天再次昏迷,伴呕吐,经治疗渐好转,此间发现病人左肢体中度偏瘫,而后恢复至能生活自理。1988年6月15日因情绪激动突然头痛、
- 刘春生焦德让薛庆澄
- 关键词:动脉瘤出血硬膜下血肿并发症
- 钻孔引流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共33例出血量≥10ml的小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即行脑室外引流术并持续行颅内压监测,发病后7-24h局部麻醉下行钻孔引流术。结果显示,与同期行常规颅后窝血肿清除术患者相比,钻孔引流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27/33),优于血肿清除术组的63.64%(21/3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50,P=0.097)。
- 卓杰刘春生杨玉山亢建民闫华
- 关键词:小脑引流术颅骨切开术
-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02年
- 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确的关系.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15%,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其年卒中率可以高达13%,无症状者为1‰~2%,与狭窄处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关[1].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也不相同[2].因此,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和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 刘春生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药物疗法颈动脉狭窄
-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面耳蜗神经功能的保留被引量:1
- 2004年
- 史绩黎刘春生朱妍
- 关键词: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耳蜗神经面神经功能前庭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技术
-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 1993年
- 本文报告了12例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此病是指一组直径小于2~3cm 的血管畸形,其分布在幕上、下几乎相等,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具有较高出血和再次出血的倾向。CT 检查无特征性表现,全脑血管造影可发现部分病变,磁共振成像有其特征性表现。本病在未出血前诊断困难,中、青年以自发性脑内出血为首发症状,或有癫痫病史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对出血后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清除血肿和发现病变。
- 陶宗民魏欣林刘春生阎学江李庆彬
- 关键词:脑内出血脑动静脉畸形外科手术
- 超早期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大量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共15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于发病超早期接受经额钻孔引流联合经颞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组,68例)或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83例)。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短期及中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苏醒快,且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取超早期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大量出血安全、有效。
- 卓杰刘春生亢建民杨玉山
- 关键词:基底神经节引流术
- 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时间窗的选择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钻孔引流术不同手术时机的再出血率和远期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将87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发病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A(7 h以内)、B(7~24 h)、C(24~72 h)、D(>72 h)4组,均采用经额部入路钻颅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比较术后再出血率、远期疗效。结果 A组基本治愈4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2例、无效1例、恶化0例、死亡1例、再出血5例(25.0%)、愈显率80.0%,B组分别为4、16、3、0、0、1、1例(4.2%)及83.3%,C组分别为1、10、9、1、0、0、1例(4.7%)及52.4%,D组分别为0、12、8、1、0、1、1例(4.5%)及54.5%。A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B、C、D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A、B术后愈显率与C、D组比较,P均<0.05;A与B组、C与D组比较,P均>0.05。结论手术时间过早(7 h以内)会增加再出血风险,手术时间过晚(>24 h)会影响神经功能恢复;手术时间选在7~24 h为最佳,既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又降低再出血风险。
- 马占虎卓杰刘春生杨玉山姚鑫
- 关键词:手术时机钻孔引流术基底节区脑出血
-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2年
- 1987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椎管内表皮样囊肿14例,皮样囊肿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合有关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
- 陈文裕刘春生杨玉山
- 关键词: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
- 脑室注射纳洛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脑室直接灌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纳洛酮 )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在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 ( 3、6、2 4h) ;通过脑室直接灌注、腹腔注射和脑室灌注 +腹腔注射的方式使用纳洛酮 ,观察用药后大鼠神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改变 ,计算脑梗死体积比 ,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纳洛酮组的脑梗死体积比 ,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明显减轻 ,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这种保护作用逐渐降低 ,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使用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脑室灌注或腹腔注射给药。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使用纳洛酮具有明显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 ,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给药的保护作用相似 ,但在损伤后的早期 ( <6h)、超早期 ( <3h)
- 卓杰卫启明刘春生杨玉山
- 关键词:脑室注射纳洛酮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总结临床病理确诊的25例颅内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25例颅内血管外皮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手术与随访结果。结果颅内血管外皮瘤以中年男性多见,头痛及视乳头水肿明显,病情进展迅速。病理上本组25例中13例于每5个高倍视野见2个以上核分裂像。9例有片状坏死或小灶性出血。复发率高达36%(全切率84%)。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不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具有与普通脑膜瘤不同的组织学与生物学行为,预后较差。
- 翟博智卓杰刘春生杨玉山
- 关键词:血管外皮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