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小板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T-PA
  • 1篇血浆纤溶
  • 1篇血浆纤溶酶原...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小板活化因...
  • 1篇血小板数
  • 1篇血小板数量
  • 1篇抑制物
  • 1篇溶血
  • 1篇溶血病
  • 1篇纤溶
  • 1篇纤溶酶
  • 1篇纤溶酶原

机构

  • 2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刘昕
  • 1篇耿剑忠
  • 1篇束进
  • 1篇柬进
  • 1篇黄密嘉
  • 1篇徐宝华
  • 1篇朱红英

传媒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浆t-PA和PAI-1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以及t-PA/PAI-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28例、非溶血性非感染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6例、健康新生儿30例,分别检测3组的血浆t-PA、PAI-1、总胆红素以及血小板数量(PLT)。结果HDN组患儿t-PA、PAI-1以及t-PA/PAI-1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性非感染性高胆红素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其中t-PA升高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8、4.98、5.59、5.43,均P〈0.05)。重度溶血病组儿童t-PA、PAI-1以及t-PA/PAI-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溶血病组(t=3.93、4.01、3.77,P〈0.05);而非溶血性非感染性高胆红素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3、0.2l、0.17,均P〉0.05)。重度溶血病组患儿PLT水平显著低于轻度溶血病组(t=4.56,P〈0.05)。结论HDN患儿体内纤溶与抗纤溶平衡失调,溶血程度越重失调越明显;HDN患儿存在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病机制;HDN患儿凝血功能方面,检测t-PA、PAI-1水平变化较PLT敏感性更高。
柬进黄密嘉刘昕耿剑忠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血小板数量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10例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30例;另选择3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测量三组儿童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含量。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的PA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PAF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患儿PAF含量显著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P<0.05);川崎病患儿的PAF含量与冠状动脉扩张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川崎病患儿血浆PAF可能参与了该病病理生理过程,与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有一定联系。
徐宝华束进刘昕朱红英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