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德强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肺炎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痰培养
  • 1篇体感
  • 1篇热程
  • 1篇难治
  • 1篇难治性支原体...
  • 1篇冠脉
  • 1篇冠脉损伤
  • 1篇儿科
  • 1篇肺炎支原体肺...
  • 1篇肺炎支原体感...
  • 1篇川崎
  • 1篇川崎病

机构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2篇罗宇元
  • 2篇刘德强
  • 1篇芦爱萍
  • 1篇罗文燕
  • 1篇刘国乐
  • 1篇李敏
  • 1篇万斯慜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2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总结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将2012-01~2013-02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的202例MPP患儿按年龄分为5岁以上组、5岁以内组,按是否发热分为有发热组、无发热组,观察比较其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结果 MPP患者比较白细胞水平均不高,分类主要以淋巴为主,CRP、ESR、CKMB、痰培养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热组与有热组MPP患者比较,两组在中性粒细胞、ESR、CRP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如果临床发现肺炎患者有白细胞升高不明显,淋巴细胞为主,ESR、CRP不升高或轻微升高,3岁以上伴有喘息的肺炎,β内酰胺酶类素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MPP患者。如临床高度怀疑MPP肺炎,短期内复查MP-IgM抗体以明确诊断。发热MPP患儿特点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ESR及CRP的轻微升高,可与典型细菌肺炎鉴别。5岁以内MPP患儿容易合并心肌损伤及细菌感染,治疗要兼顾营养心肌及时给予抗菌治疗。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周,患儿仍有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持续加重,应注意难治性MPP,应及时查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罗宇元罗文燕刘国乐万斯慜刘德强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痰培养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76例川崎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我科确诊为KD的76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分为无MP感染组、MP感染组;按是否存在冠脉损害分为无冠脉损伤组、合并冠脉损伤组;按是否典型分为典型川崎病、非典型川崎病。根据以上分组对患儿的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热程进行分析。结果 76例KD患者中合并MP感染者18例,占总患者比例23.68%。合并冠脉损害患者36例。无MP感染与合并MP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无明显差异,无MP感染组冠脉损伤阳性率55.2%,合并MP感染组冠脉损伤阳性率2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无冠脉损伤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冠脉损伤组,冠脉损伤组热程明显长于无冠脉损伤组。C反应蛋白水平在典型组明显高于非典型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为KD病因病原之一,应及时给予相关检查及抗肺炎支原体治疗。热程与冠脉损伤正相关,热程越长,冠脉损伤机会越大,发热时间长应及时给予心脏彩超检查,以免漏诊。MP感染、血小板水平与冠脉损伤负相关,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疗程不能依据血小板水平,还要注意是否存在冠脉损伤。
罗宇元刘德强李敏芦爱萍
关键词:川崎病肺炎支原体冠脉损伤热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