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宪

作品数:5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拉曼
  • 3篇包裹体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须家河组
  • 1篇油源
  • 1篇油源对比
  • 1篇源岩
  • 1篇生烃
  • 1篇生烃能力
  • 1篇烃类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轻馏分
  • 1篇轻烃
  • 1篇沥青
  • 1篇沥青质
  • 1篇馏分
  • 1篇拉曼光谱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作者

  • 5篇刘建宪
  • 3篇脱奇
  • 3篇毛光剑
  • 3篇张鼐
  • 2篇吴胜华
  • 2篇田作基
  • 1篇王培荣
  • 1篇王汇彤
  • 1篇肖廷荣
  • 1篇徐冠军
  • 1篇魏彩云
  • 1篇任冬苓
  • 1篇米敬奎
  • 1篇王治朝

传媒

  • 2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分子烃类拉曼光谱特征及在烃包裹体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拉曼光谱分析发现,无论大分子烃类含碳数如何不同,分子结构如何复杂,大分子烃类的拉曼谱图有很多相同性,即烃类的拉曼谱图只受烷烃骨架、环烷基和苯环等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四类大分子烃类的拉曼谱图:烷烃类、复杂烷烃类(以环烷基为主)、结构平坦相连的芳香烃类和结构复杂的芳香烃类。烃是石油的主要组分,因此,被包裹在矿物中的石油——烃包裹体的拉曼谱图也只有四种:发强荧光烃包裹体、含沥青烃包裹体、含低碳数芳烃包裹体和烷烃包裹体。激光拉曼对烃包裹体组分有个总体特征的体现,用激光拉曼分析烃包裹体组分中具体烃的种类是不科学的。但通过烃包裹体的拉曼谱图特征,可以研究烃包裹体组分特征、古油藏成熟度及油气演化程度等信息。
张鼐毛光剑王汇彤魏彩云脱奇刘建宪
关键词:拉曼光谱烃类
川西须家河组储层成岩演化被引量:35
2008年
通过对川西须家河组储层砂岩中成岩矿物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组分的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 X-射线衍射等特征,论证了须家河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过程。本文认为须家河组随着成岩流体温度的变化以及盐度和有机组分增加,相继发生了早期碳酸盐沉淀(局限于个别夹层),石英一期加大边生成、绿泥石薄膜生成、长石岩屑溶解、石英二期加大边生成、以及含铁碳酸盐的沉淀。由于喜山期区域性构造运动,川西须家河组发生断裂活动,深部流体进入,部分裂缝中沉积了石英和方解石等。喜山期产生的裂缝对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油气的运移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现今次生孔—裂缝型油气藏。
张鼐田作基吴胜华毛光剑脱奇刘建宪
关键词:须家河组包裹体拉曼成岩作用
生烃模拟实验方法现状与存在问题
开放体系包括Rock-Eval热解仪、Py-Gc热解-气相色谱仪Py-Gc-Ms热解-气相色谱仪、热解失重仪等。开放体系的最大优点是设备简单,便于操作。开放模拟实验体系的最好设备是热解-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连用仪。这种模...
米敬奎刘建宪王治朝
关键词:高温条件生烃能力地球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沥青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被引量:32
2009年
对石油中的沥青质组分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拉曼光谱特征的沥青质:一是具碳质拉曼特征峰的沥青质,二是无碳质拉曼特征峰的沥青质,将前者称为碳质沥青质。对储集砂岩中的深色沥青质包裹体拉曼分析并据其拉曼光谱图特征将这类包裹体分为三种类型:含碳质沥青包裹体、碳质沥青包裹体和沥青包裹体。如果烃包裹体形成后经历了地质构造应力而破裂和地热作用而发生轻组分移出,就形成了沥青包裹体;若再经地质高温变质作用而发生了碳化,就形成碳质沥青包裹体;若只经历地质高温变质作用而发生碳化,组分热解但未移出,可能会形成含碳质沥青包裹体。
张鼐田作基毛光剑吴胜华刘建宪脱奇
关键词:拉曼沥青质包裹体
烃源岩中C5-C13分析新方法及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液氮冷冻—冲击粉碎—密闭加热脱附—氦气吹扫—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在线分析装置(专利申请号2007101194606)对粒径达2 cm左右的烃源岩样品进行轻烃在线分析。因样品粒径大,大大减少了样品在粉碎前、后轻馏分的损失,较好地保留了烃源岩分散有机质中轻馏分的原始面貌。所获色谱图中,由C5至C13大约可得203个化合物的色谱峰;在C6—C8馏分段中,通常较难分离的谱峰分离对(2-甲基己烷与2,3-二甲基戊烷)可得到低于半峰宽的较满意分离,尚可见3-乙基戊烷呈肩峰出现。重复性实验证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以准噶尔盆地烃源岩样品为例,对该分析方法在油源对比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可能为油气勘探中油源的识别和残留烃量的计算等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工具。
徐冠军王培荣刘建宪肖廷荣任冬苓
关键词:轻烃轻馏分烃源岩油源对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