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岩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情景记忆
  • 6篇自我
  • 3篇幼儿
  • 3篇情景
  • 2篇心理
  • 2篇谱系
  • 2篇谱系障碍
  • 2篇孤独症
  • 2篇孤独症谱系
  • 2篇孤独症谱系障...
  • 1篇动力机制
  • 1篇动力作用
  • 1篇心理弹性
  • 1篇心理理论
  • 1篇心理学
  • 1篇幼儿心理
  • 1篇障碍儿童
  • 1篇认知神经
  • 1篇认知神经机制
  • 1篇神经基础

机构

  • 1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交通高...

作者

  • 12篇刘岩
  • 7篇杨丽珠
  • 2篇邓晨曦
  • 2篇李华
  • 2篇廖平平
  • 1篇周天游
  • 1篇王敏楠
  • 1篇徐周
  • 1篇黄静静
  • 1篇徐国庆
  • 1篇侯雨欣
  • 1篇周旭
  • 1篇李涵妮
  • 1篇刘静
  • 1篇邓春婷

传媒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现代特殊教育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时间旅行的动力机制:自我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选取120名大学生,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自我在心理时间旅行中的动力机制。研究1以核心自我评价为评估自我概念的指标,发现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对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旅行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力。研究2通过启动使不同类型的自我概念在意识中占优,发现互倚组比独立组报告出更多具体的事件,且更关注他人和关系。研究表明,自我概念能够引导个体对过去和未来事件的建构。
杨丽珠刘岩周天游李涵妮
关键词:情景记忆核心自我评价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心理时间旅行被引量:1
2016年
心理时间旅行使个体主观地将自我定位到曾经经历过的事件来重新体验自己的过去(情景记忆),或将自我定位到未来预先体验某个事件(情景预见)。本研究比较了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和智力匹配的正常发展(TD)儿童的心理时间旅行能力,发现:(1)相对于TD,ASD儿童的情景记忆和情景预见能力受损;(2)与TD不同,ASD儿童的情景记忆和情景预见没有建立联系。结果提示,ASD儿童情景预见的损伤可能与情景记忆及其与情景预见的关系受损有关。
刘岩廖平平李华
关键词:情景记忆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被引量:1
2013年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是早期有效干预的基础。从脑的发育与注意、语言、运动、社会性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及其神经机制出发,可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幼儿的早期异常发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由此,在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识别时,应注意评估角度、与其他发展障碍的区分以及识别的差异性等问题。
李华刘岩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神经基础
自我在心理时间旅行中的动力作用
心理时间旅行是个体以主观时间为基础,在自我觉知的条件下,把自我投射到过去或未来以重现或预先经历特定事件的能力.本研究旨在考察自我与心理时间旅行的关系,试图揭示自我在心理时间旅行中的动力机制.实验选取60名大学生为被试,根...
刘岩杨丽珠徐周
关键词:情景记忆自我
情景预见的认知机制:情景建构与语义支撑被引量:4
2017年
情景预见是指个体将自我投射到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预先经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对其认知神经机制的探讨是该领域的热点之一。主要理论假说包括:情景建构、自我投射和情景-建构-模拟假说。经过比较和整合之后,我们提出了在情景预见中,情景建构和语义支撑协同作用的认知机制,并相应地提供了来自神经心理学和神经成像的研究证据。未来研究可以继续发掘孤独症等特殊群体的研究潜力,同时借鉴和整合默认网络的研究,进一步澄清情景预见的认知神经机制。
廖平平刘岩徐周
幼儿预见能力的发展及与抑制控制、心理理论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预见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者需要什么的能力,是对未来自我状态进行的推理。该研究由两部分实验组成。实验1以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Atance和Meltzoff(2005)的非言语研究范式,探讨了预见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4岁以后,幼儿能够根据未来的需要选择适宜的物品。实验2以4~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预见与抑制控制和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抑制控制对幼儿的预见能力存在直接的预测效力,而心理理论则是通过抑制控制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地作用于预见过程。
刘岩杨丽珠邓晨曦
关键词:心理理论幼儿
3-5岁幼儿预见能力的发生发展
心理时间旅行使个体可以主观的将自我定位到曾经经历过的时间和地点来重新体验自己的过去,或者将自我定位到未来提前体验某个事件,而我们回溯过去的能力可能只是为了使我们能够建构未来。预见即是对有关个人的未来事件进行模拟的过程。本...
刘岩杨丽珠邓晨曦
关键词:自我
自我概念的不同类型对心理时间旅行的影响
心理时间旅行(Mental Time Travel)使个体可以主观地将自我定位到曾经经历过的时间和地点来重新体验自己的过去(情景记忆),或者将自我定位到未来提前体验某个事件(预见)。Shao等人(2010)发现,不同类型...
刘岩杨丽珠周天游徐国庆
关键词:情景记忆
文献传递
预见:情景记忆的未来投射与重构被引量:14
2010年
预见是对有关个人的未来事件进行模拟的过程。相关的研究从几个方面展开:从比较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预见能力的种系发生图谱,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考察预见能力的发生发展状况,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预见过程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未来的研究应该补充和修正预见能力的种系发生图谱,揭示发展过程中预见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关系,进一步考察卷入预见过程脑区之间的特定神经通路,并提高和拓展其社会应用的价值和范围。
刘岩杨丽珠徐国庆
关键词:情景记忆比较心理学认知神经机制
受艾滋病影响青年的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受艾滋病影响青年的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PTG)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年群体中发放问卷,最终参与研究的有效被试为209名(自己身体健康,父母一方或双方感染艾滋病毒的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S)、创伤事件反刍量表(ERRI)、自尊问卷(SES)和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探讨心理弹性、反刍、自尊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受艾滋病影响青年的PTGI得分(3.6±0.9);CDRS得分对PTGI得分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直接效应值为0.49);CDRS得分还可以通过自主反刍得分正向预测PTGI得分(中介效应值为0.12),或通过侵入性反刍得分经自主反刍得分正向预测PTGI得分(中介效应值为0.03);SES得分在CDRS得分至侵入性反刍得分的通径上起调节作用,表现为只有低自尊群体的CDRS得分对侵入性反刍得分有预测作用(简单斜率值为0.57),而高自尊群体不存在这种关系(简单斜率值为0.10)。结论:受艾滋病影响青年的心理弹性可以直接作用于PTG,也可以通过反刍的多重中介作用于PTG,低自尊个体还会通过侵入性反刍促进自主反刍,实现创伤后成长。
黄静静刘岩邓春婷
关键词: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自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