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中原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分析
  • 2篇适体
  • 2篇化学分析
  • 2篇分子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电化学氧化
  • 1篇电流
  • 1篇多层膜
  • 1篇探针
  • 1篇探针检测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原
  • 1篇凝血
  • 1篇凝血酶
  • 1篇普鲁士蓝
  • 1篇前列腺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作者

  • 4篇刘中原
  • 3篇柴雅琴
  • 3篇卓颖
  • 3篇袁若
  • 2篇洪成林
  • 2篇钱孝清
  • 1篇苏会岚
  • 1篇杨霞
  • 1篇管姝
  • 1篇袁亚利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化...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Au/Thi^+]n多层膜为氧化还原探针检测凝血酶的新型非标记型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2009年
适体(Aptame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经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从人工构建的随机单核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出来的能特异性结合把物质的核酸配体。它具有比抗体对目标分子更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分子量小、可进行连接性修饰,反应速度快、可反复使用和可长期保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病毒检测、疾病诊断和环境检测。目前,以电化学氧化还原物质来构建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研究已经受到广大的关注。
袁亚利袁若柴雅琴卓颖刘中原管姝钱孝清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病毒检测适体凝血酶多层膜
新型有机-无机氧化还原复合膜层层组装的无试剂高灵敏电流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传感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体(anti-PSA)为生物模型分子,采用电沉积技术和共价键合作用,研制了新型高灵敏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利用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热稳定性的新型有机材料[苝四甲酸二酐(PTCDA)衍生物,简写为PTC-NH2]膜具有的多孔结构,该膜可与电沉积制得的冰晶状普鲁士蓝(PB)颗粒进行层层组装镶嵌,形成多层稳定的有机-无机氧化还原复合膜以增加PB的固定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极的电流响应信号;同时,通过复合膜表面丰富的氨基吸附大量纳米金以增加抗体的固定量,从而提高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PTC-NH2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修饰过程的电化学特性,详细研究了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该免疫电极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16.0ng/mL,相关系数为0.985,检测限为0.02ng/mL.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选择性好等优点.
刘中原袁若柴雅琴卓颖洪成林
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新型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及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研究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将电化学分析方法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类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可进行在线活体分析等优点,在生物分析、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构建电化学免...
刘中原
关键词:纳米材料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分析分子识别
文献传递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小分子检测研究
本研究利用巯基自组装技术制备了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小分子腺苷的检测。利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对电极修饰过程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考察,并对该适体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传感器对腺苷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10-1...
刘中原袁若柴雅琴卓颖洪成林杨霞苏会岚钱孝清
关键词:电化学分析化学传感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