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珍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词义表达歧义分析
- 2005年
-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词义的内涵和外延的存在,外语学习者在正确理解词义及表达词义上每每感到一定困难。本文从成语、翻译、同义词、易混淆词和多义词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词义正确表达的一些困难问题,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正确表达词义。
- 冯珍娟
- 关键词:成语翻译同义词易混淆词多义词
- 两种文化之争——兼论缄默知识外显化演进之路
- 2016年
- 如何实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是本世纪备受关注的议题,"斯诺命题"引发的争辩使得科学实证主义向后经验主义曲折演进。波兰尼对两种文化之争做出了独特的回应,以个体知识论挑战逻辑实证主义解释观,向后现代批判哲学大步迈进。本文探讨缄默知识外显化模型的演进历程,架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之间的这道桥梁。
- 冯珍娟
- 关键词:两种文化缄默知识外显化后现代
- 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以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为例证,分析汉语对学习英语所产生的影响,而重点论述以汉语为母语的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向迁移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排除母语干扰的若干意见。
- 冯珍娟杨敏芳
- 关键词:语言迁移负向迁移
- 广告语篇中的语码转换及其语用功能被引量:3
- 2009年
- 广告中出现的中英文混杂现象属于语码转换的研究范畴。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语言学家们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和语用学等各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将主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浪潮冲击下所出现的广告语篇来探讨双语双符和双语嵌入模式等语码转换现象及其语用功能。
- 冯珍娟
- 关键词:广告语篇语码转换语用功能
- 礼貌用语所折射的英汉文化差异
- 2017年
- 英汉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其礼貌用语的使用差异。该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问候、称赞、提供、辞别等方面的不同言语行为,揭示英汉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和特点,从而折射出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 冯珍娟
- 关键词:礼貌用语文化差异问候称赞
- 动物词“鼠”的英汉国俗语义对比被引量:1
- 2008年
- 英汉民族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但基于对动物属性的共同认识,动物名称"鼠"在英汉语言中存在国俗语义同异并存现象。本文主要围绕动物名称"鼠"具有英汉国俗语义基本相同、语义为一语独有、喻义相似动物名称不同等方面作一对比分析。
- 冯珍娟
- 关键词:汉语英语国俗语义
- 母语思维定势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此文以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为例证,分析了英语学习的难点,重点论述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通过中英两种语言间词语的选用、词组的构成、关联词语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提出了排除母语干扰的若干策略。
- 冯珍娟袁秀凤
- 关键词:母语干扰负向迁移关联词语
- 英汉习语的文化溯源
- 2007年
- 习语是构成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本文主要通过英汉习语来源的分析——这些习语源于神话传说故事、宗教思想、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揭示了文化对英汉习语产生的影响。
- 冯珍娟
- 关键词:语言文化习语
- 英汉动物词语“鸡”的国俗语义对比被引量:1
- 2006年
- 英民族文化不同于汉民族文化,因而动物名称“鸡”在英汉语言中存在国俗语义同异并存现象。本文主要围绕动物词语“鸡”在英语和汉语中语义相同、语义为一语独有以及喻义相似动物名称不同等方面作一对比分析。
- 冯珍娟
- 关键词:国俗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