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正斌

作品数:48 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3篇语言文字
  • 8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艺术

主题

  • 14篇英译
  • 12篇翻译
  • 6篇文学
  • 5篇英译研究
  • 5篇视域
  • 4篇译本
  • 4篇英译本
  • 3篇隐喻
  • 3篇文化
  • 3篇教学
  • 3篇国文
  • 3篇翻译研究
  • 3篇CITESP...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遥控
  • 2篇疫情
  • 2篇译学
  • 2篇治国
  • 2篇治国理政

机构

  • 36篇西安科技大学
  • 17篇西安外国语大...
  • 4篇长安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上海金融学院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陕西学前师范...

作者

  • 36篇冯正斌
  • 2篇党争胜
  • 2篇喻鑫
  • 1篇赵立杉
  • 1篇王峰
  • 1篇孙立盎
  • 1篇林嘉新
  • 1篇师新民
  • 1篇穆莹
  • 1篇杜安
  • 1篇杨红燕
  • 1篇刘永琪

传媒

  • 6篇技术与创新管...
  • 2篇外语教学
  • 2篇芒种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外国语文研究
  • 1篇外语学刊
  • 1篇戏剧之家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作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外语电化教学
  • 1篇包装工程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前沿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贾平凹作品英译及其研究综述被引量:12
2018年
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贾平凹是中国本土文学外译研究绕不开的人物。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有贾平凹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也有相关研究论文散见于外刊,但数量不多,传播效果及影响有限。虽然国内关于贾平凹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翻译研究数量相对不足,研究深入度欠佳。在整理贾平凹英译作品及其评论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缕析,以期发现中国文学外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反思。
冯正斌冯正斌
关键词:翻译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极花》英译本述评被引量:17
2020年
本文运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从人名问题、书名问题、乡土叙事、乡土语言等微观维度观照《极花》英译本,考察译者行为及其背后的社会制因。韩斌以忠实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其翻译行为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上滑动,既强调原文文化,充分尊重原作的风格,又尽量照顾读者的阅读偏好和审美情趣,为目的语读者完整再现了这部中国乡土小说,英译文整体语言优美,符合目的语诗学规范。
冯正斌林嘉新
一种俄语教学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俄语教学架,包括固定盘、底座、液压支腿、置物板、油箱和液压油齿轮泵,所述固定盘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内嵌有电机,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端相连,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各设置有一液压支腿,在...
喻鑫冯正斌杜安
论变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2010年
本文借助"目的论"及接受理论,通过对变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影响其主体性发挥的目标语读者及译者自身素质等因素的系统论述,得出译者主体性在变译中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为此,译者在变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及读者的接受力,而且要提高自身翻译能力,采用灵活的变通手段和变译方法,在译前与读者达成共识,译后与读者达成共鸣。
冯正斌
关键词:变译译者主体性目的论
基于文献计量统计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热度持续升高。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运用Cite Space软件,以2001—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文化传播”相关CSSCI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发表的年度、期刊、机构、作者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探测该领域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前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文化传播领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高校;学者、学科间合作不足,缺乏交流互动;研究热点逐渐向文化“走出去”与社交媒体倾斜。
杨红燕冯正斌武静蕾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传播SPACE
国内翻译学及语言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体裁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体裁研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成果颇丰,但国内学界对翻译学领域论文摘要的研究关注不足。为此,本研究依据语料库进行体裁分析,对比翻译学及语言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特征。结果表明:1)与语言学期刊论文摘要相比,翻译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语步完整度略低;2)翻译学期刊论文摘要常用语步序列主要为背景—目的—结论,语言学期刊论文摘要为目的—结果—结论;3)国内翻译学和语言学期刊论文摘要都存在方法语步缺省篇幅较大现象。在探析差异背后制因的同时获得启示,以期为国内翻译学期刊论文摘要写作提供借鉴。
冯正斌袁梦
关键词:英文摘要语步体裁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外宣话语战争隐喻英译探赜--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隐喻是建构政治世界的重要利器,频繁运用于政治文本与实践中为主流话语服务,战争隐喻作为描述性隐喻分支,在抗疫文本中通过紧迫性与对抗性凸显人民抗击疫情的艰难及战胜疫情的不易,强调“抗疫”精神。通过战争隐喻探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的语言使用特征,对照译文分析其英译策略,是把握文本整体话语风格的关键一环。研究表明,抗疫白皮书中战争隐喻具有域间相似性与文本统筹性等特征,在文中使用频次最高,具有普遍性;译文主要通过等价性迁移、替价性迁移及取舍性迁移英译策略以实现意义等效传递。
冯正斌刘振清
关键词:战争隐喻英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概念隐喻英译研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本为例,择取“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梳理其中隐喻模式、探讨隐喻框架的政治意涵,并分析隐喻英译及其交际功能。研究发现:专题中的隐喻模式“复杂多样、主线明晰”,9个主题框架隐喻模式各有侧重;专题以高频的“建筑隐喻-道路隐喻”、辅以“集体隐喻-拟人隐喻”模式构成文本隐喻框架;隐喻英译时以保留源语意象为重,源语与目标语隐喻框架模式基本一致,隐喻政治功能实现充分发挥。
冯正斌袁梦
后殖民视域下《耻》之文化身份解读
2015年
《耻》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西方文坛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关于这部小说的文学评论大部分都局限于对人道主义和叙事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为了丰富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解读《耻》中主要人物的文化身份危机,以期探寻平等和平共处之路。
冯正斌
关键词:《耻》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
华兹生汉诗英译的译介策略及启示被引量:17
2015年
华兹生是美国汉学界从事汉诗英译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代英译中国古诗最多的翻译家。其译介策略充分考虑了译诗的可接受性,使得译诗同时具备了学术性和可读性,成就了译本的经典性、权威性和流传性,从而显著提升了中国古诗的世界文学地位。作为中国文化外译史上的有效经典个案,华兹生的汉诗英译对中国当下的文化"走出去"战略极具战术上的启迪意义。
冯正斌林嘉新
关键词:中国古诗翻译策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