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贮藏
  • 2篇新红星
  • 2篇苹果
  • 1篇新红星苹果
  • 1篇星苹果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水果
  • 1篇苹果贮藏
  • 1篇葡萄
  • 1篇气调
  • 1篇气调贮藏
  • 1篇贮运
  • 1篇贮运保鲜
  • 1篇极限值
  • 1篇果品
  • 1篇红星苹果
  • 1篇保鲜
  • 1篇SUB
  • 1篇CA
  • 1篇CO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田勇
  • 4篇冯小元
  • 2篇李喜宏
  • 2篇宋壮兴
  • 2篇孙希生
  • 2篇曹恩义
  • 1篇李志强
  • 1篇王文辉

传媒

  • 2篇中国果菜
  • 1篇中国果树
  • 1篇北方果树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果品采后贮运保鲜及加工技术研究展望被引量:6
1997年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果品采后贮运保鲜及加工技术从“九五”至2010年的研究设想。一是果品采后高效节能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节能贮藏的新技术,提出适合不同树种、品种、不同产地气调贮藏应用中气体成分(CO2、O2)的极值、阈值;研究水果贮运中病害防治技术,提出主要水果贮运中的病害防治技术和新型防腐保鲜剂;水果贮藏场所规范化技术研究,找出适合我国主要水果的贮藏场所及其规范化、系列化调控配套设施;果品运输保鲜技术及设施研究,为水果的运输保鲜提供新技术、新设施。二是果品采后生理生化及采后生物技术研究,主要研究乙烯在果品采后生理变化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乙烯的作用机制,从而找出控制水果成熟衰老的有效手段;在变动气调贮藏条件下,进行果品生理生化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变动气调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水果采后生物技术研究,旨在探索水果成熟衰老的内在机制,从而提高水果本身的耐贮能力来达到延长水果采后寿命的目的,通过采用转基因技术、反义基因技术、PCR、RFLP、RAPD等生物技术手段,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提出控制水果成熟衰老的措施。三是加强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增值技术研究,提高我国水果的商品质量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后阐述?
孙希生田勇冯小元
关键词:水果生物技术
新红星苹果高CO_2处理的最佳指标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试验以定量式气调手段,研究新红星苹果高 CO2处理的直接效应和残留效应。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红星苹果通风库 MA 贮藏的高 CO2处理的最佳指标是25%-30%CO2处理46天。处理后的果实于通风库内 MA(自发气调)贮藏5个多月(采后194天)。果实无CO2伤害,品质好,果肉硬度高达6.2kg/cm,虎皮病指数为零,贮效极显著地高于对照。
李喜宏宋壮兴田勇曹恩义冯小元
关键词:苹果贮藏
新红星苹果贮藏前期高CO_2处理的极限值被引量:3
1993年
试验以人工气调配气系统定量控制O_2和CO_2,研究新红星苹果贮藏前期不同温度、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浓度高CO_2处理的极限值及其伤害反应。明确了高CO_2处理的直接伤害、潜在伤害和伤害规律。
李喜宏宋壮兴田勇冯小元曹恩义
关键词:苹果气调贮藏贮藏
葡萄模拟CA及MA贮藏的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鲜食葡萄,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逐渐提高,延长其供应期,提高其经济效益,是葡萄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搞好鲜食葡萄的贮运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葡萄贮藏主要是采用CA和MA贮藏,通过选用耐贮品种、控制温度和湿度、采用SO2熏蒸处理,可使葡萄...
孙希生冯小元王文辉李志强田勇
关键词:葡萄贮藏CAM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