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珍 作品数:12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高血压血栓前状态vWF、GMP-140及D-dimer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 state,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为预防或延缓老年EH患者病情的进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308例老年EH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反映血小板激活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α-granule membrane protein,GMP-140)、反映凝血及继发性纤溶系统活性的D-二聚体(D-dimer,DD)的含量,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老年EH患者血浆vWF、GMP-140及DD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合并靶器官损伤(target organ damage,TOD)的比例增加,3种分子标志物水平亦升高,与未合并靶器官受累组比较(P<0.05),且vWF、GMP-140及DD的水平之间两两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EH患者存在PTS,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应早期监测干预。 吴金花 冯丽珍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血栓前状态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冯丽珍 李戬 张强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多重耐药性 我院近五年成分输血情况统计分析 2011年 为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有效利用血资源,降低输血风险。为对本院临床医生用血规范性进行评估。现对本院近5年所有住院及门诊病人输注的成分血及全血进行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成分输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成分输血在我院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的利用了血液资源,然而2006-2009年血浆用量明显增多,针对这一现象。我科对临床科室用血进行指导,使临床科室合理应用血浆替代品。特别是2010年血浆输注比例在下降,说明了一定效果。 左明远 冯丽珍关键词:成分输血 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出触酶试验阳性绿色气球菌 被引量:2 2017年 绿色气球菌是腐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该菌可以在免疫力低下,开放性外伤,静脉置留管及烧伤患者的血液、尿液、脑脊液、伤口组织液等标本中分离出,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笔者从本院感染患者痰液中培养分离出触酶试验阳性绿色气球菌,现报道如下。 张素琴 冯丽珍关键词:肺部感染 绿色气球菌 多维元素片(21)与黄芪水提液联合预防运动性疲劳 2015年 【目的】探讨多维元素片(21)(即21金维他)与黄芪水提液对运动性疲劳的预防和快速恢复作用。【方法】(1)将120名经改良疲劳评定量表评分>21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21金维他组,连续给药14 d。分别在第1天和第14天时测定3 km跑,并观察疲劳负荷前后三步助跑摸高高度,以及疲劳负荷后的血乳酸、尿素氮水平。(2)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C1组:空白对照组,C2组:21金维他组(0.42 g/kg),C3组:黄芪组(6.0 g/kg),C4组:黄芪(6.0 g/kg)联合21金维他组(0.42 g/kg)。连续灌胃21 d后测定大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尿素氮、肌酐浓度。【结果】(1)21金维他组在服药14 d后血乳酸和尿素氮水平较第1天均显著降低(P<0.05),摸高差值均明显小于第1天(P<0.05)。(2)C4组能显著延长大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血乳酸和尿素氮、肌酐浓度,C3组大鼠负重游泳时间延长,但血乳酸和尿素氮、肌酐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黄芪水提取液联合21金维他抗疲劳效果优于单用黄芪水提取液。 王晓红 葛茂林 冯丽珍 刘涛关键词:维生素 抗疲劳 三种梅毒过筛检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3种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方法,对121例梅毒抗体阳性标本和104例梅毒抗体阴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TRUST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GICA和TP-ELISA敏感性较高。结论:TP-ELISA敏感性较高,适合大批量样本的筛查,GICA法简便快速,适合少量及急诊样本筛查。 石安平 冯丽珍 陶敏 张海涛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 TRUST GICA ELISA 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ET-1、vWF因子变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factor,vWF)的水平变化,初步探讨H型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的状态。【方法】将70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两组,中度升高组34例,男18例,女16例;轻度升高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再选取20例单纯高血压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8例,其中男9例,女11例作为正常对照。采取所有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ET-1、vWF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1)H型高血压组血浆ET-1、vWF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并高于正常组(P<0.05);(2)同型半胱氨酸中度升高组血浆ET-1、vWF均高于轻度升高组(P<0.05)。【结论】(1)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ET-1、vWF水平明显增高,表明存在血管内皮损伤;(2)H型高血压组随着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血浆ET-1、vWF水平增高,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管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吴金花 张海丽 冯丽珍关键词:H型高血压 内皮素-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C及血脂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0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早期组、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组,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HbA1c、CysC及血脂水平。【结果】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组FBG、HbA1c、CysC、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中晚期组FBG([9.62±1.71)、(12.37±1.99)mmol/L]、HbA1c([8.37%±1.07%)、(12.37%±1.03%)]、CysC([1.78±0.51)、(6.29±0.52)mg/L]、血脂水平浓度升高,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7.43±0.81)mmol/L、(6.24%±0.85%)、(1.03±0.62)mg/L,P<0.05]。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组FBG、HbA1c、CysC、血脂水平高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组(P<0.05)。【结论】2型DN患者HbA1c、CysC、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其水平与患者微血管病变程度有关,提示HbA1c、CysC、血脂水平对DN早期诊断和疾病预防有积极意义。 石安平 冯丽珍 陶敏 左明远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胱抑素C 血脂 三种检测方法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比较与质控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60例HBV感染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h内采用ELISA、CLIA及FQ-PCR对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CEA)进行检测符合率及成本的判定。结果 160例标本ELISA、CLIA及FQ-PCR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6.9%(155/160)、93.8%(150/160)及94.4%(151/160),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检测1次的平均成本分别为425.9、126.3及625.6元。CLIA检测的成本-效果值低于ELISA及FQ-PCRA检测(P<0.05)。结论 CLIA检测的应用效果优于ELISA及FQ-PCR。 冯丽珍 石安平 韩宏枫关键词:化学发光测定法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血清标志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bility,BPV)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关系,提示临床医生在关注血压、血糖的同时也应关注血压变异性和同型半胱氨酸。【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例96例,男57例,女39例。依照Hcy水平将其分为高Hcy组(Hcy>15μmol/L)64例,正常Hcy组(Hcy<=15μmol/L)32例;依据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Hb A1c≥7%)54例,血糖控制组(Hb A1c<7%)42例。分别测定患者的24 h动脉血压、血浆Hcy水平,Hb A1c水平,计算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a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d 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ay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d 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n 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ight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n DSD),分别计算它们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析BPV与Hcy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高Hcy组的BPV(24 h SSD、24 h SCV、d SSD、d SCV、n SSD、n SCV、n DSD)明显高于正常Hcy组(P<0.05),血糖升高组的Hcy水平、BPV(24 h SCV、d SCV、n SCV、n DCV)明显高于血糖控制组(P<0.05)。【结论】BPV与Hcy水平呈正相关;血糖升高可致Hcy水平升高,BPV增大。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对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更应关注Hcy水平和BPV。 吴金花 杨杨 冯丽珍关键词:高血压 糖尿病 血压变异性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