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瑞丽
- 作品数:22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慢性应激和舍曲林对大鼠前额叶皮质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和舍曲林治疗对大鼠前额叶皮质维生素D(VD)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舍曲林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舍曲林组。正常对照+舍曲林组和抑郁模型+舍曲林组给予舍曲林8 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给予同容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的同时,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舍曲林组开始给予应激,造模过程持续6周。测定4组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偏好及前额叶皮质CYP27B1,CYP24A1与VDR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模型组体质量增长率和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P<0.01);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抑郁模型+舍曲林组糖水偏好度上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CYP27B1和CYP24A1的蛋白表达显著上升,VDR蛋白表达也上升(P<0.01);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抑郁模型+舍曲林组大鼠前额叶皮质CYP27B1和CYP24A1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VDR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或P<0.05)。结论慢性应激激活前额叶皮质VD信号通路,而舍曲林在改善抑郁样行为的同时缓解应激对VD信号系统的激活,提示VD信号通路可能与应激引起的抑郁有关。
- 弓小雪党瑞丽郭玉金蔡骅琳江沛
- 关键词:舍曲林维生素D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是其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因脂代谢的副作用大大增加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以往研究表明,细胞内质网上的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
- 蔡骅琳唐密密薛莹江沛党瑞丽李焕德
- 脑内皮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神经炎症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脑内皮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神经炎症中的应用。细胞外囊泡对特定疾病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类新的生物标志物,现有研究证实细胞外囊泡通过发挥递质作用实现生理功能的有效调节,可用作新型生物治疗剂。本发明研究证实,脑...
- 江沛王长水崔昌萌党瑞丽王芳陈贝贝孙文学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抑郁作用和对LPS诱导的炎症及神经营养因子网络的影响
- 江沛党瑞丽徐鹏飞郭玉金
- NRG1基因多态性与部分性癫痫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湖南地区汉族人群神经调节因子1(NRG1)基因多态性与部分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遗传关联研究设计,采用PCR-LDR技术检测方法,检测并分析167例部分性癫痫患者和150例性别、民族匹配的正常对照者中NRG1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部分性癫痫发病的关联。结果 NRG1基因的1个SNP多态性位点与部分性癫痫关联(rs35753505,T>C,P=0.018),且突变纯合子C/C携带者患部分性癫痫的危险是野生型纯合子T/T的2.217倍。然而,其余2个SNPs与部分性癫痫不相关。结论携带SNP rs35753505突变纯合子型C/C基因型者部分性癫痫的易感性增加,NRG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部分性癫痫发病机制相关。
- 朱文叶江沛李焕德何昕张丽虹党瑞丽
- 关键词:部分性癫痫颞叶癫痫基因多态性
- 抗精神病药物的心血管副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16年
-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死因,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都会导致显著的代谢不良反应,继而引发心血管疾病。随着抗精神药物的适应证和适应人群的不断扩大,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对外周及中枢神经的非特异性的药理作用导致了其心血管副作用,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其心血管副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或胆碱能受体和hERG钾通道的阻断有关,也有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本次综述旨在结合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成果,分析并讨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进而全面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
- 吴艳琴党瑞丽江沛李焕德唐密密蔡骅琳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心血管自主神经代谢
- (S)-β-氨基异丁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肥胖症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药物活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S)‑β‑氨基异丁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肥胖症中的应用。(S)‑β‑氨基异丁酸酯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Image file="DDA0004889118140000011.GIF" ...
- 江沛 王健华 孙文学党瑞丽 孟俊俊王芳 王井
- 抗精神病药对大鼠体内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对大鼠体内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氟哌啶醇组、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及阿立哌唑组,给药30 d后,测定大鼠血清25(OH)D、1,25(OH)2 D水平,CYP27B1与CYP24A1 mRNA表达及钙、磷浓度。结果抗精神病药干预30 d后,大鼠血清25(OH)D、1,25(OH)2 D水平及肾脏VD代谢酶CYP27B1与CYP24A1 mRNA相对表达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较短周期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并不引起体内维生素D代谢的显著变化,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较低VD水平可能与服用抗精神病药无关。
- 党瑞丽江沛李焕德蔡骅琳朱文叶曹玲娟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维生素D骨密度
- 维生素D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4年
- 维生素D(V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近10年的研究显示VD还是一类神经活性甾体,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影响脑内神经递质、促进脑内神经元分化和轴突生长、调控脑内钙信号、抗氧化以及调节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等。VD缺乏或代谢异常都有可能导致这些作用发生异常,进而影响脑部正常发育及功能,因而VD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关于VD对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 何昕江沛李焕德薛莹党瑞丽
- 关键词:维生素D脑部发育
- 癌症治疗对海马神经元生成的影响及其与认知功能和抑郁症间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海马区齿状回颗粒下层是大脑神经元生成的主要区域,动物成年后神经干细胞仍不断的增殖和变异,形成新的神经元。成人海马神经元生成与空间意识、长期记忆、情感及情绪等功能相关。癌症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肿瘤细胞的分裂,然而,异常细胞分裂被中断的同时也抑制了成年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海马神经元的生成。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伴随着记忆功能的衰退及抑郁症状的出现。因此,本文主要综述癌症治疗对成人海马神经元生成的影响及与伴随出现的认知和情绪障碍间的潜在联系。
- 张丽虹江沛李焕德蔡骅琳朱文叶党瑞丽
- 关键词:癌症治疗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