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杰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大刍草
  • 1篇玉米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近缘
  • 1篇近缘种
  • 1篇核型
  • 1篇核型研究

机构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荣廷昭
  • 1篇杨秀燕
  • 1篇蔡毅
  • 1篇傅杰
  • 1篇唐祈林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玉米及其近缘种大刍草的核型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对玉蜀黍属现今分类的所有大刍草种和玉米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为揭示其进化趋势与种间亲缘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玉米和大刍草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玉蜀黍属内各个种及亚种染色体数目除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为2n=4x=40外,其余种(亚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0。玉蜀黍属内亚属间以及亚属内物种间染色体核型结构差异较小,各个种及亚种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随体全部位于短臂上;除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具2对随体外,其余种(亚种)均具1对随体,其中,玉米的随体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上,大刍草的随体均位于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上。核型分类上,繁茂亚属的4个种均为2A型,玉蜀黍亚属主要属于2B型。【结论】细胞学证据表明,玉蜀黍属除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染色体数目为2n=40,其余种(亚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玉米和大刍草作为同属的物种,染色体核型结构差异较小;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不是由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加倍演化而来,它们是2个独立的种。
杨秀燕蔡毅傅杰唐祈林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大刍草染色体核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