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丽珊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飞行员通气过度训练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 1996年
- 目的旨在建立体验通气过度症状的训练方法,并与缺氧训练相结合,使飞行员区分该两类症状和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受训者为30名歼击机飞行员。采用以肺阻抗通气图为主的呼吸强度定量控制技术,使呼吸频率(f)和潮气侵(TV)分别控制在40次/min和1.2L/次,实施600s通气过度训练,并记录脑电图、脑血流图、心电图、血压、呼气未CO2分压(PETCO2)、f、TV。5-10min后进行常规缺氧训练。结果29例于259±155s出现通气过度症状。PETCO2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呈指数式下降(P<0.01)、心率加快、脑电α波幅升高,脑血流量下降(P<0.01)。26例体验到通气过度与缺氧症状的差异,其特点是通气过度以四肢、躯体麻木感为主(P<0.05),缺氧以头晕、眼花、心悸为主(P<0.05)。结论该训练方法安全,效果可信,飞行员易接受,可达到训练目的。
- 周亚军彭国祥徐世南吴祖宏刘莉师秀玲臧云宁罗新民董晓凤傅丽珊
- 关键词:换气过度呼吸功能试验潮气量缺氧症
- 口服酒精溶液对豚鼠高空减压气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 1996年
- 目的为建立高空减压病易感性的筛选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我们观察了豚鼠口服酒精后高空减压时体内气泡生成的变化。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两组分别在口服50%酒精溶液4.0和8.0ml后10.min和20min减压至13000m高度。用超声多普勒装置检测豚鼠心前区气泡音。结果口服8.0ml酒精溶液后减压,气泡生成明显增加(P<0.01),血浆表面张力明显降低(<0.01)。结论减压前饮酒能明显促进动物高空减压气泡的生成。
- 郑晓惠傅丽珊周亚军王相林
- 关键词:乙醇减压病
- 血粘度增加对家兔高空减压气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观察家兔血液粘度增加对高空减压气泡生成的影响。方法 家兔禁水2天,禁水前后测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高空减压(12000m,停留20min),用多普勒超声法检测心前区气泡生成情况。结果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有升高(P<0.05),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液粘度轻度升高对高空减压气泡的生成无明显的影响。
- 傅丽珊郑晓惠王相林周亚军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粘度禁水家兔法家
- 离体胆汁稳定外源性气核的作用被引量:2
- 1995年
- 用显微放大及摄录像方法观察了高空减压条件下溶液中气泡的生成。研究了30只豚鼠离休胆汁在体外稳定外源性气核的作用,发现高体胆汁具有与胆盐相同的稳定气核作用;胆汁溶液中的气核能悬浮稳定2天,胆汁的此种高体活性可保持8天。结果提示胆汁中的某些成分与目前减压气泡形成机制研究工作中正在寻找的稳定体内气核物质有重要关系。此工作对阐明减压病病因有重要意义。
- 郑晓惠傅丽珊
- 关键词:减压病胆汁气泡病因学
- 静脉注射钙镁离子对家兔高空减压血流中气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 1995年
- 观察了静脉注射硫酸镁和葡萄糖酸钙溶液对家兔高空减压时血流中气泡生成的影响。实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共进行了4组,36次实验。硫酸镁溶液浓度为12.5%,葡萄糖酸钙浓度为7.5%。减压高度12000m,停留时间20min。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前区血流中气泡。结果表明,注射硫酸镁和葡萄糖酸钙后气泡生成量和出现时间无明显变化。提示单纯血液镁、钙离子升高不是静脉气泡生成的易感因素。
- 郑晓惠傅丽珊周亚军王相林
- 关键词:硫酸镁葡萄糖酸钙减压病
- 缺氧耐力检查防止急进高原缺氧反应的可行性观察
- 2000年
- 目的 检验缺氧耐力检查法预测急进高原后缺氧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在平原对46名初次进藏者进行低压舱缺氧耐力检查,选耐力良好或尚好者急进高原,观察高原缺氧反应程度。结果 46名受检者中42人5000m、2名4000m缺氧耐力良好,判定可以急进高原。进驻高度:11人5374~4500m,34人3700m。进驻2天内42人出现以头痛、头晕、心悸和疲劳为主的缺氧症状,持续5~10天。41人低氧适应程度良好,4人较低。急性高原反应评分最高者4分,分度为基本无反应。无一人出现严重高原适应不全症。结论 缺氧耐力检查结果良好者急进高原不会出现严重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 周亚军郑晓惠傅丽珊王琼王瑛闰汝泉朱健张建伟肖华军王相林
- 关键词:缺氧症缺氧耐力
- 着某型囊式防护装备加压呼吸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分析战斗机飞行员着某型囊式个人防护装备,在不同余压值条件下加压呼吸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男性志愿者4名,年龄18~20岁,穿着某型囊式代偿抗荷服配头盔及面罩,在地面加压呼吸,余压值分别为30、50和70mmHg,每个余压值作用时间持续3min,间隔10min,下肢衣压与余压比为4∶1、3∶1、2∶1和1∶1。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规定余压值的地面加压呼吸,对心功能的影响表现在随余压值增加,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增加。分别与4∶1组比较,在各余压值条件下,不同衣压与余压比分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值与其间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而心搏量的变化分别与4∶1组比较,在3∶1组余压值为50、70mmHg时明显增加,1∶1组余压值为50mmHg时明显减少(P<0.05);心搏指数在余压值为50mmHg时3∶1组明显增加,1∶1组明显减少(P<0.05);心指数在余压值为50 mmHg时3∶1组明显增加,在余压值为30、50mmHg时2∶1组明显减少(P<0.05);平均每搏量的下降百分比,在50、70 mmHg余压时,3∶1组下降最少。结论 某型囊式个人代偿抗荷装备,在地面加压呼吸时下肢衣压与余压比为3∶1时的代偿效果优于4∶1;下肢衣压与余压比为1∶1时,在余压值较高时代偿作用较差。
- 王琼傅丽珊贾玉兰韩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