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化疗
  • 5篇氩氦刀
  • 5篇氩氦刀冷冻
  • 5篇冷冻
  • 5篇肺癌
  • 4篇手术
  • 4篇晚期
  • 4篇细胞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栓塞
  • 3篇中晚期
  • 3篇肿瘤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冷冻外科
  • 3篇冷冻外科手术
  • 3篇非小细胞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
  • 8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新疆石河子大...

作者

  • 21篇倪明立
  • 6篇谢玲
  • 4篇裴志东
  • 4篇吕红琼
  • 3篇任铁军
  • 3篇王玉慧
  • 2篇莫晓娟
  • 2篇王成伟
  • 2篇秦贝贝
  • 1篇高永昌
  • 1篇陈志军
  • 1篇高鹏
  • 1篇王玉慧
  • 1篇董志辉
  • 1篇杜诗霖
  • 1篇杨杰智
  • 1篇张正伟
  • 1篇郭万里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新疆兵团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35例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动脉栓塞化疗治疗,2~3周后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1~2周再次进行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4例,进展3例,临床有效率为80.00%(28/35),疾病控制率为91.43%(32/35)。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8.9个月,中位总生存(OS)为16.3个月。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裴志东倪明立
关键词:化学栓塞肝动脉栓塞化疗氩氦刀冷冻外科手术
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食管癌,分为紫杉醇联合顺铂组(紫杉醇组)与5FU联合顺铂组(5FU组),均同步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紫杉醇组和5FU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9)。紫杉醇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2.5%,显著低于5FU组的85%(P=0.026);紫杉醇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2.5%,高于5FU组的40%(P=0.048);而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同步放化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案,近期及远期疗效与5FU联合顺铂的同步放化疗方案相似,在减轻胃肠道反应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其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
倪明立王玉慧吕红琼莫晓娟陈志军
关键词:紫杉醇5-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食管癌
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性病变的诊断难度较大,其宗旨是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本研究通过评价CT靶扫描结合三期增强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为今后肺结节的鉴别诊断积累经验。
任铁军裴志东倪明立
关键词:肺部结节性病变CT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4例第1周期化疗后Ⅱ度血小板减少(50×109~75×109L-1)的患者,第2周期化疗后随机表数字法将患者分为预防性治疗组、常规治疗组2组。预防性治疗组患者第2周期化疗结束24 h后,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每天1次。常规治疗组第2周期化疗结束第2天开始隔天监测患者血常规,如血小板低于75×109L-1开始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每天1次;如连续2次检查血小板均≥100×109L-1或血小板升高50×109L-1,即可停药。结果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小板最低值分别为(72±24)×109、(49±18)×109L-1(P<0.05)。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从最低值恢复至正常值的中位时间分别为4、9 d(P<0.05)。预防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rhTPO的应用时间分别为6、10 d(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rhTPO可以减轻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rhTPO的应用时间。
任铁军郭万里倪明立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减少化疗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50例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d1、d8;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d,d1~14,休息1周,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50例患者经4个周期规范化疗后,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5例、稳定(SD)11例、进展(PD)10例,治疗有效率为58%,临床获益率为8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吕红琼谢玲倪明立秦贝贝
关键词:乳腺肿瘤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疗效
IL--13调控ABCC4在NK/T细胞淋巴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
NK/T细胞淋巴瘤(NK/T-cell lymphoma,NKTC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的2%-10%,其发病与EBV感染有关,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据研究,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与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
倪明立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白细胞介素-13蛋白调控多药耐药性
不同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9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4m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EA、β2-MG水平,以速率法测定血清LDH水平。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方差检验可知,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earson检验可知,血清β2-MG(r=0.797)、LDH(r=0.791)、CA125(r=0.801)、CEA(r=0.789)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异常增高,且在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其表达水平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期存在正相关关系,临床可据此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杨明月倪明立杨杰智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Β2-MGLDHCA125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35例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寒化疗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 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动脉栓寨化疗治疗,2~3周后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1~2周再次进行动脉栓塞化...
裴志东倪明立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氩氦刀冷冻外科手术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确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处于疾病晚期,因此对NSCLC早期诊断、实时监测以及预后评估非常必要。目前对于NSCLC的检测手段多种多样,但很难确诊及评估预后。循环肿瘤细胞(CTCs)指从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并侵入至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作为液体活检的一种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转移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近年来,CTCs在NSCLC诊疗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协助早期诊断、评估治疗效果、监测患者预后。
蔡亚男倪明立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预后监测靶向治疗
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联合带钩钢丝定位对ⅠA期肺癌的诊疗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联合带钩钢丝(Hookwire)定位在ⅠA期肺癌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恶性SPN组(60例)和良性SPN组(3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病灶影像学特征,记录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Hookwire定位操作和VATS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良恶性SPN病灶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及左右肺分布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SPN边界不规则、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内部钙化灶和肺上叶比例均高于良性SPN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okwire定位针首次定位成功率为98.94%(93/94),二次定位成功率为100%。术中发现定位针脱落2例(2.13%),VATS楔形切除手术成功率为98.94%,1例因胸膜粘连严重转行微创开胸手术。VATS楔形切除手术时间为(20.75±8.22)min,术中出血量(26.58±9.43)ml,术后住院时间(5.45±2.16)d。定位操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02%(16/94)和4.26%(4/94)。结论CT三维重建联合Hookwire定位较好地解决了ⅠA期肺癌精准定位切除的问题,但也存在定位针脱落等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高鹏董志辉倪明立张超杜诗霖陆方方雷其良周津如
关键词:CT三维重建电视胸腔镜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