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生槐
- 作品数:45 被引量:1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比较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评价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343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直肠癌腹腔镜手术(n=169)和开放手术(n=174)。观察指标包括肿瘤直径,清扫淋巴结数量...
- 梁小波侯生槐刘海义李耀平江波白文启李国栋王文渊
- 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单纯新辅助化疗对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31例Ⅱ、Ⅲ期直肠癌单纯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并在化疗前后监测肿瘤标志物,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从而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结果31例患者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13例,疾病进展3例。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损害、周围神经炎,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24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48、4.083,P值分别为0.049、0.048);而CAl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0,P=0.252)。化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4,P=0.044),其余双阳性T细胞、辅助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4/CD8、自然杀伤细胞、调节性T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242水平,而对细胞免疫功能没有影响,仅降低B细胞功能。
- 张毅勋李耀平江波刘海义侯生槐卢艳军王海波
- 关键词:直肠肿瘤新辅助化疗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远期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59
- 2009年
- 目的荟萃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991年1月~2007年7月发表的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摘录入选文献数据,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有14篇文献4989例结直肠癌患者入选。并发症两组除肠粘连发生率有差异外(P=0.002),其他并发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远期疗效如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创伤小,安全有效,远期疗效与开放手术无差异。
- 侯生槐梁小波白文启王立春冯毅王立平杨君闫栋张鑫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远期疗效
-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全面检索1991年1月至2007年7月间发表的有关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文献中有关试验设计,...
- 侯生槐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META分析
- 全身麻醉截石位手术后垂腕三例原因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截石位术后垂腕的发生原因。方法报道3例截石位直肠癌手术后发生垂腕的患者,分析其垂腕发生的原因。结果3例患者中2例垂腕自行痊愈,1例术后9个月给予肌腱转位手术进行矫正。结论全身麻醉截石位手术时外展侧前臂应小心摆放位置,操作轻柔,防止桡神经损伤。同时,个体易感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 张毅勋侯生槐卢艳军张鑫白文启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全身麻醉截石位
- 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II、III期直肠癌单纯新辅助化疗对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31例II、III期直肠癌单纯新辅助化疗患者数据,并在化疗前后给予监测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结果本组31例患者前后对比肿瘤标志物CEA(P=0.049)、CA242(P=0.048)有显著性差异;而CA199未见显著性差异(P=0.252)。免疫功能中仅B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44),其余总T细胞、辅助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4/CD8、自然杀伤细胞、调节性T细胞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降低II、III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242;而对细胞免疫功能无影响,仅降低B细胞功能。
- 张毅勋李耀平江波刘海义侯生槐卢艳军王海波
-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
- 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病率很高.目前,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不管肝转移灶是否可手术切除,均推荐实施新辅助化疗后再行肝转移灶切除术.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联合以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二线或一线治疗方案,可获得较高的有效率和良好的远期生存,并使更多的患者得到肝转移灶切除的机会,提高肝转移灶切除率,但只推荐应用于k-ras基因为野生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
- 梁小波侯生槐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肿瘤肿瘤转移西妥昔单抗化疗方法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7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4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3例自动退出试验,1例腹腔镜组患者中转开腹剔除本试验,最终169例纳入腹腔镜组,174例纳入开腹组.观察指标包括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目,标本切除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例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排便和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并发症等.统计分析遵循意向治疗原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t检验和x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目、标本切除长度和术中输血例数分别为(4.3±1.3)cm、(7±5)枚、(19.1±2.2)cm、4例和(4.2±1.3)cm、(7±5)枚、(19.0±2.3)cm、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9,-0.726,0.562,x2=1.264,P>0.05).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开腹组长19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4,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分别提前0.6、0.3、0.3、0.6 d(t=-6.392,-3.581,-3.802,-3.493,P<0.05).两组术后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6,0.354,0.000,0.000,P>0.05).截至2010年5月1日,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有167例和172例患者获得随访.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4.0%和95.3%,2年生存率分别为82.6%和91.2%,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41,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5.9个月和57.9个月.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
- 梁小波侯生槐李国栋刘海义李耀平江波白文启王文渊
- 关键词:直肠肿瘤随机对照试验
- 肝转移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突变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转移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2例肝转移GISTc—kit基因第9、11、13、17号外显子和PDGFRA第12、18号外显子序列,总结基因突变规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本组5例胃部,1例小肠,其他6例。本组c—kit基因突变率为91.7%(11/12),外显子11为83.3%(10/12)。未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本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NIH危险度分级、肝转移时间、细胞形态、细胞丰富程度、核异型对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率及突变形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转移GIST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c.kit第11号外显子。突变方式有缺失、点突变和缺失伴点突变。缺失突变多见。肝转移GIST临床病理与外显子11突变率、突变形式无明显相关。
- 梁小波闫栋王立平侯生槐李超义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突变
- 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9例分析
- 2011年
-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对进展期低位直肠癌采用术前常规分割三野等中心照射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手术,分析比较其疗效及并发症,为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模式提供依据。
- 白文启李耀平侯生槐梁小波
- 关键词: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前放疗进展期直肠癌等中心照射新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