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晓辰
-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夏枯草口服液配伍小剂量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03例经确诊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10例):口服夏枯草口服液和枸橼酸他莫昔芬。B组(100例):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C组(93例):口服夏枯草口服液。服药20d为一个疗程,每组治疗周期均为三个疗程(60d)。治疗期间观察三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周期结束后随访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5%,B组有效率为89.0%,C组有效率为74.2%。A组与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1)。他莫昔芬的主要不良反应月经失调发生率:A组10.0%低于B组38.0%(P<0.01);C组患者仅服用夏枯草口服液,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随访3~12个月,A组复发率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夏枯草疏肝理气、清热散结、止痛消肿的药理效应下,配伍小剂量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产生协同效应,增强了夏枯草的药物疗效,减少了他莫昔芬的剂量,有效地保护了卵巢功能,减轻他莫昔芬对卵巢功能的抑制和药物副作用;且随访疾病复发率低。
- 侍晓辰周仕萍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夏枯草口服液他莫昔芬
- 中药联合微创旋切术治疗慢性非哺乳期乳腺炎30例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应用自拟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方联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放置引流管治疗慢性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0例慢性NPM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经过前期治疗后炎症控制且病灶局限后,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炎症病灶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放置引流管,术后予自拟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方加减治疗。结果:30例患者病灶均被切除,术后病理均被证实为NPM,其中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16例(53.4%),导管周围炎12例(40%),慢性间质性炎1例(3.3%),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3.3%)。术后引流置管3~7 d,总引流量20~237 mL,切口3~10 d内愈合。其中,4例出现切口周围轻度瘀斑,7~14 d内完全吸收。术后3个月时随访,5例创腔内有轻度血肿;术后6个月时随访,均无复发,切口愈合良好、瘢痕小、外形美容效果好。结论:自拟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方联合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引流治疗慢性NPM疗效可靠,安全可行,并保持了乳房的外形美观,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 孙云芸张卫东王敦英侍晓辰
- 关键词:微创旋切术中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
- 扶正和胃合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贴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观察扶正和胃合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贴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扶正和胃合剂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贴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昂丹司琼片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片治疗,共观察化疗4个周期,每组各160次化疗。采用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R-INVR量表)评估2组化疗第1、3、5 d恶心、呕吐、干呕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化疗第5 d恶心有效率[83.8%(134/160)]高于对照组[74.4%(119/160)](P<0.05),第1、3、5 d呕吐有效率[88.1%(141/160)、71.9%(115/160)、86.9%(139/160)]高于对照组[80.0%(128/160)、60.6%(97/160)、78.1%(125/160)](P<0.05),第3 d干呕有效率[75.6%(121/160)]高于对照组[65.0%(104/160)](P<0.05)。结论扶正和胃合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贴防治乳腺癌术后CINV疗效确切。
- 侍晓辰张卫东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穴位贴敷法
- 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意义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电切对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意义。方法选取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均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86例,其中Ta期28例,T1期58例。术后4~6周内接受二次电切,对两次术后的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二次电切术后病理提示:无肿瘤者36例(41.9%);发现肿瘤残余病灶者35例(40.7%),发现肿瘤遗漏病灶者10例(11.6%);既发现残留病灶又发现遗漏病灶5例(5.8%)。首次病理Ta期患者28例,二次术后17例(60.7%)无肿瘤,6例(21.4%)病理分期与首次相同,4例(14.3%)病理分期进展至T1期,1例(3.6%)病理分期进展至T2期;首次病理T1期患者58例,二次术后19例(32.8%)无肿瘤,8例(13.8%)病理分期下降至Ta期,16例(27.6%)病理分期与首次相同,15例(25.9%)病理分期进展至T2期。Binary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首次电切术后肿瘤T1期、高分级、肿瘤直径>3 cm、广基形外观是影响二次术后肿瘤分期升高至T2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于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明确肿瘤病理分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而有助于选择正确的后续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建议对首次术后病理提示T1期、高分级、肿瘤直径>3 cm、广基形外观的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二次电切。
- 侍晓辰陈群
-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术肿瘤分期
- 纤维乳管镜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随着人们对女性乳腺疾病认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乳腺导管的解剖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erminal duct-lobular unit,TDLU)是乳腺的生物学功能单位.研究认为,大多数的乳腺疾病起源于TDLU的乳管上皮细胞,如纤维腺瘤、浆液性囊肿、乳管内乳头状瘤、小叶增生性腺病等.
- 侍晓辰周仕萍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头溢液纤维乳管镜
- 青宝散局部外敷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青宝散局部外敷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度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润肤霜)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青宝散局部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72 h。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4、48、72 h后乳腺组织水肿张力、皮肤红肿、疼痛3项炎症参数指标评分,并统计2组治疗后炎症程度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无炎症率71.9%,总缓解率96.9%;对照组无炎症率38.7%,总缓解率87.1%。治疗组无炎症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4、48、72 h后乳腺组织水肿张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8、72 h后乳腺组织水肿张力评分较治疗24 h下降(P<0.05),治疗72 h后乳腺组织水肿张力评分较治疗48 h下降(P<0.05);治疗72 h后皮肤红肿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8、72 h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72 h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24、48、72 h后乳腺组织水肿张力评分、水肿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青宝散局部外敷可显著缓解哺乳期乳腺炎肿痛的临床症状,无副作用,安全有效。
- 侍晓辰张卫东闵美林
- 关键词:乳腺炎中药外敷
- 扶正和胃合剂治疗化疗所致迟发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分析
- 2024年
- 目的:观察扶正和胃合剂三联法预防及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迟发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其对血清五羟色胺(5-HT)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收入无锡市中医医院并给予高致吐化疗方案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试验组口服昂丹司琼、地塞米松及扶正和胃合剂三联法干预止吐治疗,对照组口服昂丹司琼、地塞米松干预止吐治疗。观察两组恶心呕吐情况、填写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并采用ELISA法检测化疗前、化疗24 h后、化疗120 h后血清5-HT浓度。结果:试验组治疗迟发性恶心呕吐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24 h、化疗后120 h,试验组中医症候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试验组获得了更好的止吐效果。急性呕吐期试验组血清5-HT浓度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试验组可增强急性呕吐期5-HT受体拮抗剂的阻断作用。化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化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化疗后试验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谷草转氨酶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扶正和胃合剂三联法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减少了呕吐及化疗引起的营养流失,且无明显肝损害的副反应。结论:中药扶正和胃合剂三联法治疗乳腺癌高致吐方案化疗所致迟发性恶心呕吐安全、有效、方便,在急性期增强了5-HT受体拮抗剂的阻断作用,协同昂丹司琼可达到更好的止吐效果。
- 孙云芸张卫东张军王敦英侍晓辰
- 关键词:扶正和胃合剂化疗恶心呕吐5-HT
- 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对48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期后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口服他莫昔芬(20 mg/d)治疗,经阴道超声检查随访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 mm,且内膜活检排除癌变可能后,改用阿那曲唑(1 mg/d)治疗,并检测子宫内膜情况。结果与他莫昔芬治疗比较,阿那曲唑治疗期间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病变的发生率均降低(P<0.01)。他莫昔芬治疗期间,子宫内膜厚度与用药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换用阿那曲唑后子宫内膜厚度的降低幅度正相关(P<0.05)。阿那曲唑可逆转他莫昔芬诱导的子宫内膜增厚。结论阿那曲唑替代绝经期后早期乳腺癌术后的他莫昔芬治疗,可逆转他莫昔芬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
- 侍晓辰周仕萍闵美林王敦英
- 关键词:阿那曲唑他莫昔芬子宫内膜
- 低氧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下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情况和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方法:选取2种具有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通过1%O2低氧培养建立人肝癌细胞物理缺氧模型。动态观察2种细胞在低氧环境中的形态学改变;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和间质细胞标志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低氧环境中,该2种肝癌细胞均由原来的紧密排列上午上皮样状态转为较松散的纺锤体样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2种肝癌细胞株的E-cadherin表达量明显下降(均P<0.01),而vimentin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1);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显示,2种肝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均P<0.01);SMMC-7721细胞的上述变化均较HepG2细胞明显(均P<0.01)。结论:低氧环境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MT,并增强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侍晓辰张卫东
- 关键词:细胞低氧上皮-间质转化肿瘤侵润
- 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治疗乳腺多发性良性病变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良性病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多象限多发性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B超或乳管镜定位引导下手术,术中乳头乳晕整形,乳腺腺叶转移。结果乳腺病变切除率100%,术后6个月~1年随访,乳头乳晕无内陷、坏死及感觉障碍,无溢液,未见复发,乳房外形美观。结论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手术对乳腺多象限多发良性病变具有切口隐蔽、创伤小、手术切除率高、术后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 闵美林吴春富张卫东周仕萍侍晓辰
- 关键词:整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