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巨大血管瘤的动脉栓塞治疗
- 2000年
- 许若才刘寒春李建良马国安余智渊
-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瘤动脉栓塞
- 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65例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65例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58例。转移性肝癌7例)89个瘤体共施行75次154个不同方向422点射频治疗,32例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一次。结果:彩超显示60....
- 许若才何凯李建良余智渊胡炳强刘寒春孔轶马国安周雅妮李科
- 关键词:射频肝脏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安替可与介入治疗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刘寒春程智李建良马国安余智渊
- 关键词:安替可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
- 经皮股动脉植入导管药盒系统治疗转移性肝癌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经皮股动脉植入导管药盒系统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转移性肝癌采用经皮股动脉植入导管药盒系统。依据肿瘤供血特点 ,在透视监控下 ,施行导管药盒系统植入式。结果 CR3例、PR1 4例、CR+PR5 6 .7% ,半年生存率 1 0 0 % ,1年生存率 5 3.3% (1 6 / 30 ) ,2年生存率1 6 .7% (5 / 30 ) ,无 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股动脉植入导管药盒系统治疗转移性肝癌是安全可行 ,有效的。
- 李建良许若才余智渊刘寒春马国安
-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导管药盒系统
- 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6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许若才陈泽奇李建良余智渊胡炳强刘寒春孔轶马国安周雅妮李科
- 关键词:多弹头射频肝脏恶性肿瘤
- 超声导引经皮多弹头射频切除转移性肝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经皮多弹头射频切除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治疗16例转移性肝癌30个结节,共施行20次48个不同方向128点射频切除,平均每例施行1.2次3个不同方向8点射频切除。结果彩超显示93.75%(15/1...
- 许若才李建良刘寒春马国安余智渊陈云芳
- 关键词:多弹头射频
- 文献传递
- 射频消融治疗5cm以下肝癌
-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首诊直径≤5cm肝癌的疗效和经验。
方法:从1999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采用RFA治疗直径≤5cm肝癌78例,运用徒手单人操作技术,多针、多点、多次RFA治疗的方法,力...
- 许若才李建良孔轶刘寒春余智渊马国安李科欧双艳
- 关键词:肝肿瘤介入治疗射频消融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多弹头射频与介入联合治疗肝癌的综合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多弹头射频技术与介入技术联合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40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多弹头射频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AFP浓度变化、CT影响检查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AFP下降、CT影像检查肿瘤缩小及随访1年的1年生存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大部分都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等现象,观察组患者在多弹头射频治疗后大多出现发热、肝区疼痛等现象。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并消失。结论多弹头射频技术联合介入治疗技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优势,且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彼此强化了对肝癌细胞的杀灭效率。
- 余智渊
-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
- 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65例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65例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58例,转移性肝癌7例)89个瘤体共施行75次154个不同方向422点射频治疗,32例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一次。结果:彩超显示60....
- 许若才何凯李建良余智渊胡炳强刘寒春孔轶马国安周雅妮李科
- 关键词:射频肝脏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射频消融治疗5cm以下肝癌被引量:3
- 2008年
- 自1993年Rossis等首先采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肝癌以来,因其安全微创、简单实用、疗效显著而备受关注,现已成为肝癌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热点,是当今小肝癌治疗的研究重点之一。湖南省肿瘤医院从1999年9月至2006年12月采用RFA治疗首诊5cm以下肝癌78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 许若才李建良刘寒春余智渊孔轶马国安李科欧双艳
-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治疗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