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山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介素-7对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病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白介素-7(interleukin-7,IL-7)对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用CCl4诱导形成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将♀Balb/c小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纤维化模型组);C组(IL-7干预组).造模4 wk末处死小鼠,取肝组织肉眼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法(常规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标本,并采用Ishaki评分系统对小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表现为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明显,有芒状纤维和纤维间隔形成,组织病理: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均显示C组与B组相比,肝组织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脏坏死性炎症分级Ishaki评分A组(0-3分)6只;B组(7-9分)1只,(10-14分)2只,(15-18分)3只;C组(4-6分)1只,(7-9分)3只,(10-14分)2只;3组炎症活动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HC=14.14,P<0.01).肝纤维化分期Ishaki评分A组中0分5只,1分1只;B组4分2只,5分2只,6分2只;C组1分1只,2分1只,3分2只,4分2只;3组纤维化得分有统计学差异(HC=15.2,P<0.01).结论:IL-7能够阻断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 刘佩佩刘翠芸付文娟余东山陈明发罗杰姚雪兵席文娜高珍孙水林
- 关键词:白介素-7四氯化碳肝纤维化
- IL-7的多样化功能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白细胞介素-7(IL-7)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效应的淋巴因子。近来研究发现IL-7在免疫细胞增殖、成熟及活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能促进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IL-7在抗肿瘤免疫应答、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应答、抗纤维化等研究领域亦有重要发现。IL-7已成为当前科研热点之一,其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免疫和细胞因子疗法及抗纤维化治疗等方向或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余东山席文娜孙水林
- 关键词:IL-7免疫细胞免疫疗法抗纤维化
- 细胞信号共抑制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病死率高,目前发病机制不明确,大量肝细胞坏死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除肝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细胞信号共抑制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HVEM)-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参与多种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并通过调控Janus激酶3-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通路影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可能在HBV-ACLF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综述阐述了HVEM-BTLA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以及其在HBV-ACLF免疫触发和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与机制,并讨论了HVEM-BTLA通路作为HBV-ACLF潜在治疗靶点、短期或长期临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
- 余东山艾茂兴宋志英孙水林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与单个核细胞乙型肝炎病毒RNA水平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清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血清HBV RNA及单个核细胞(PBMC)HBV RNA的关系。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Peg-IFNα-2b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分别在初始治疗、24周和48周,检测患者血清HBV五项、肝功能、HBV DNA、HBV RNA及PBMC中HBV RNA的变化。结果患者三个时间段的生化指标ALT、AST、TBIL、AKP及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及HBV RNA与PBMC HBV RNA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各时间段,肝功能转氨酶无显著变化;治疗24周,血HBsAg、HBV DNA与HBV RNA及PBMC HBV RNA快速下降,有显著相关性;治疗48周,血清HBsAg、HBV DNA与HBV RNA及PBMC HBV RNA相关性减弱。因此,24周HBV RNA下降幅度优于48周,更能预测临床治愈。
- 席文娜罗飞兵吴昭余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