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贻坚
-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规模猪场不同免疫次数对口蹄疫抗体产生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规模猪场不同免疫次数对口蹄疫病毒(FMDV)抗体产生的影响,为指导口蹄疫(FMD)免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存栏母猪100头为分界,从广西16家不同规模养猪场采集经FMD疫苗一免、二免和三免后1个月的血清,共720份,然后使用ELISA试剂盒对血清样品的FMDV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两种规模猪场猪群一免、二免和三免后1个月产生的FMDV抗体总合格率分别为52.08%、72.08%和86.67%,对应平均抗体离散度分别为53.83%、75.75%和106.46%,S/N值分别为0.527、0.387和0.294。其中,一免和三免的FMDV抗体合格率、S/N值差异极显著(P<0.01),FMDV抗体离散度差异显著(P<0.05)。从猪场规模分析发现,100头母猪以上猪场的FMD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5.83%,抗体离散度为87.71%,平均S/N值为0.350;而100头母猪以下猪场的FMD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4.72%,抗体离散度为67.47%,平均S/N值为0.455。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的FMDV抗体合格率及S/N值差异极显著(P<0.01),但离散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FMD免疫一次远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免疫效果,经过三免后FMD免疫效果最佳。实际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应加强对猪群FMDV抗体的监测,并根据抗体消长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提高猪群抗体水平的均匀度,有效防控FMD流行。
- 韦显凯郑敏郑列丰苏姣秀颜健华梁晟钟一治何贻坚李军
- 关键词:口蹄疫免疫次数抗体监测离散度
- 犬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 2001年
- 熊毅颜健华邓朝阳磨龙春何贻坚
- 关键词:药敏试验病理剖检
-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被引量:1
- 2003年
- 鸭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菌有21个血清型。本试验通过对发病鸭的临床诊断和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用本场的菌株制作灭活苗进行预防免疫,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保护率高达90%以上。
- 试验研究邓朝阳黄夏熊毅磨龙春何贻坚
- 关键词:鸭浆膜炎鸭疫里默氏杆菌传染病疫苗
- 广西部分地区猪群主要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从广西5个地市33家养殖场随机采集免疫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疫苗的血清样品393份,使用免疫胶体金方法对样品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抗体阳性率总体较高的是猪瘟,达75.06%;其次是猪伪狂犬病,为71.25%;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最低,仅为42.24%。各种病原抗体在不同规模的猪场有较大的差别,规模猪场的猪群某些疫病的抗体未必比散养猪群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和弱毒苗、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猪伪狂犬病国产苗和进口苗免疫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 韦显凯邹联斌屈素洁梁媛赵国明何贻坚莫胜兰郑列丰郭建刚
-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抗体监测
- 规模猪场猪瘟免疫抗体监测和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当前,我国防控猪瘟的主要手段仍然以100%高密度免疫为主,实践中猪瘟免疫失败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了解猪场猪瘟免疫抗体的现状,对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规模猪场不同日龄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对当前的猪瘟免疫效果进行调查,供各位养殖户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血清由南宁、百色、崇左、桂林4个市的17个猪场提供。
- 韦显凯郑列丰郑敏赵国明苏姣秀邹联斌梁晟何贻坚颜健华李军
- 关键词:规模猪场免疫失败抗体监测猪瘟免疫抗体抗体水平
- 2010—2011年广西狂犬病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解当前广西家犬狂犬病流行情况,评价防控效果,采集免疫过狂犬病疫苗的犬血清2 972份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的有2 620份,阳性率为88.16%。另外,采集交易市场或屠宰场表观健康犬的脑组织样品800份,疑似发病犬脑组织样品25份,分别通过RT-PCR方法和小鼠接种试验检测狂犬病病原,结果表观健康犬有11份样品呈阳性,阳性率1.38%,疑似狂犬病犬有5份样品呈阳性,阳性率20%。实施狂犬病疫苗免疫后,广西家犬总体免疫抗体水平良好,表观健康犬携带狂犬病病毒比率显著降低。提示应继续加强农村犬的免疫和管理,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生。
- 韦显凯郑敏郑列丰甘海霞赵国明苏姣秀颜健华梁晟何贻坚李军
- 关键词:狂犬病RT-PCR抗体监测
- 广西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的调查被引量:5
- 1998年
- 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两病”)分别由结核分枝杆菌和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目前我国有600万结核病人,且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人的布鲁氏菌病的年平均发病率为3.10/10万,广西是“两病”的疫区。人感染“两病”,病畜是主要传染源...
- 陆立权宋启文熊毅磨龙春郭建刚何贻坚梁伯先甘浪帆方克陈强邓定琴李祖珍
- 关键词:乳牛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牛病
- 广西区2008-2011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2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08-2011年间来自广西各地的部分PRRSV阳性病料进行Nsp2基因的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49个毒株均为美洲型,其中46株具有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的序列特征,即其Nsp2蛋白缺失第481位和第533~561位aa,其余3株不具有上述缺失,属于PRRSV传统毒株。广西区49个毒株Nsp2基因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介于84.8%~99.7%,与VR-2332、CH-1a、HB-1及JXA1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0.5%~83.7%、89.7%~92.6%、92.4%~96.3%、92.8%~99.3%,而与LV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51.0%~53.9%。基于Nsp2基因核苷酸序列所绘制的遗传进化树,可将所有美洲型PRRSV毒株分为4个亚群,广西区的49个毒株有3株分布在以HB-1株为代表的Ⅲ亚群,46株分布在以JXA1株为代表的Ⅳ亚群。表明,当前广西区PRRSV流行毒株均为美洲型毒株,并且以Ⅳ亚群为优势基因亚群,各毒株间的Nsp2基因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 赵日浪施开创林昌华赵国明何贻坚刘棋
-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2基因
- 猪肺炎双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 2001年
- 熊毅何贻坚磨龙春邓朝阳张余宇
- 关键词:肺炎双球菌病症状病变
- 广西部分地区猪瘟免疫抗体产生效果的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从广西32家养殖场分别按100头以上母猪和100头以下母猪的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经过猪瘟疫苗一免、二免和三免后1个月的血清1083份,使用阻断ELISA方法对样品的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一免和二免抗体合格率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和三免相比差异显著。不同免疫次数的抗体离散度差异不显著,1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抗体离散度低于100头母猪以下的猪场。结果显示猪瘟抗体三免后效果最好,100头以下的猪场应加强对猪群猪瘟抗体的监测,根据个体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免疫,以提高群体抗体均匀度。
- 韦显凯郑敏郑列丰苏姣秀颜健华梁晟钟一治何贻坚李军
- 关键词:猪瘟免疫次数抗体监测离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