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语良

作品数:21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白细胞
  • 9篇滤除白细胞
  • 8篇全血
  • 6篇血液
  • 5篇浓缩血小板
  • 5篇多中心
  • 5篇多中心研究
  • 4篇红细胞
  • 3篇血小板
  • 3篇全血制备
  • 3篇细胞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悬浮红细胞
  • 2篇血浆
  • 2篇血液保存
  • 2篇血液中心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乙烯
  • 2篇脂蛋白

机构

  • 20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成都市血液中...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1篇何语良
  • 19篇王红
  • 19篇刘嘉馨
  • 13篇曹晔
  • 11篇钟锐
  • 10篇贺曾
  • 9篇吴瑕
  • 8篇袁理
  • 7篇陈洁
  • 6篇刘曦
  • 5篇于青
  • 4篇于晶晶
  • 3篇雷宇
  • 2篇曾洁
  • 2篇孙雅杰
  • 2篇郑立恒
  • 2篇谢月娜
  • 2篇邓锷
  • 2篇刘捷
  • 1篇魏天静

传媒

  • 12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科研管理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全血及血小板浓缩制剂PC中DEHP溶出物含量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全血及血小板浓缩制剂(PC)中DEHP(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一次性使用的PVC血袋、PVC血小板保存袋使用过程中DEHP的溶出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E2695型HPLC仪(美国,Waters...
刘捷何语良王红刘嘉馨
关键词:液相色谱分析
HPLC法测定全血及血小板浓缩制剂PC中DEHP溶出物含量方法研究
2010年
刘捷何语良王红刘嘉馨
关键词:DEHPPC氯甲烷红细胞膜萃取率
NO对不同天龄红细胞保存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不同天龄红细胞(RBC)功能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1)将Percoll细胞分离液配制成5个不连续密度梯度(1.091,1.098 5,1.106,1.113 5,1.121 g/ml),将RBC按平均密度大小分层,依次吸取每层RBC分别做RBC内丙酮酸激酶(PK)含量测定并计算天龄、RBC内ATP含量检测、RBC变形性评价,以及RBC膜蛋白Western Blot。2)从同1份滤白全血中取出2等份,1份为实验组:加适宜浓度的NO溶液,另1份为对照组:加等体积红细胞保存液Ⅲ,分别于保存初期、中期、末期检测2组血液及不同天龄RBC的功能。结果 1)同1份样品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后,RBC随着密度的增大,PK活性逐渐减小(6.192±1.25、5.165±0.84、4.538±0.76,P<0.05)、天龄逐渐增加(10.409、34.957、49.945)、ATP含量逐渐减少(4.755±0.037、3.242±0.445、2.929±0.153,P<0.01)、RBC变形性逐渐降低(200-1切变率下,0.381±0.005、0.340±0.033、0.281±0.028、P<0.05)、RBC膜带3蛋白量减小、聚簇化的带3蛋白量增多、膜上结合的IgG含量增多。2)NO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各指标无明显差异,但NO组保存中、末期老年RBC变形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00-1切变率下,中期:0.290±0.021 vs 0.276±0.021、0.229±0.024 vs 0.211±0.027;末期:0.277±0.017 vs0.263±0.019、0.213±0.038 vs 0.193±0.039,P<0.01)。结论 RBC功能随密度的增大逐渐降低;NO可明显改善老年RBC的变形性,但对全血无明显影响。
于青刘嘉馨王红曹晔贺曾何语良
关键词:红细胞密度梯度离心红细胞保存红细胞功能一氧化氮变形性
用于浓缩血小板的去白细胞滤器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考察用于浓缩血小板(PCs)的去白细胞滤器的化学性能及过滤前后血小板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YY0329-2009)制备检验液,测定还原物质、金属离子、酸碱度、蒸发残渣、紫外吸光度和溶血率,并对ABO血型相匹配的PCs进行手工汇集和过滤,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量、pH、白细胞数量、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低渗休克相对变化率。结果滤器的化学性能指标和溶血率均符合我国行业标准要求,血小板回收率为(89.99±5.37)%,剩余白细胞数为(0.93±0.58)×106个,血小板低渗休克相对变化率为(2.75±4.93)%。过滤前后pH值和MPV无明显变化。结论该种用于PCs的去白细胞滤器具有血小板回收率高、白细胞残留少的特点,对血小板功能无显著影响,能安全有效地去除PCs中的白细胞。
王红雷宇钟锐高加良何语良袁理郑立恒杨群身刘嘉馨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血小板功能
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联合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P法或BC法由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6...
WU Xia王红WANG Hong吴瑕ZHONG Rui钟锐HE Zeng贺曾曹晔CAO Ye何语良HE YuliangCHENG Jie陈洁刘嘉馨LIU Jinxin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
医用聚氯乙烯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聚氯乙烯由于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医用制品,但同时也存在如增塑剂迁移、生物相容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PVC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共混、共聚及表面改性等。对医用聚氯乙烯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钟锐王红孙雅杰何语良刘嘉馨
关键词:聚氯乙烯共混共聚表面改性
滤除白细胞的全血保存质量的多中心研究
王红袁理刘嘉馨贺曾吴瑕曹晔刘曦于青于晶晶何语良陈洁
全血保存过程中血浆中S-亚硝基硫醇的测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荧光法测定血浆中S-亚硝基硫醇(RSNOs)的方法并探讨影响其测定的相关因素。方法建立标准曲线,确定荧光法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以检测过程中某一种影响因素(如样品制备条件、孵育时间等)为变量观察多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取9份全血(400 ml/份)在保存d1、d7、d14、d21、d28和d35时分别检测血浆中RSNOs含量。结果同一份血浆,相同实验条件下检测10次,变异系数为(CV)=3.5%;不同离心力470、734、1057、1 438 g制备的血浆,RSNOs含量分别为(9.22±0.14)、(9.97±0.11)、(10.40±0.05)、(10.91±0.01)μmol/L;铜离子浓度为100、150、200μmol/L时的RSNOs含量分别为(13.83±0.02)、(14.23±0.03)、(13.22±0.01)μmol/L;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孵育1、1.5、2、2.5 h样品的RSNOs含量分别为(10.34±0.04)、(10.75±0.02)、(12.31±0.09)、(10.53±0.06)μmol/L;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结果下,血浆中加入FHb为20、40、60、80、100μl时,检测结果为(13.58±0.02)、(13.41±0.02)、(13.10±0.01)、(12.60±0.06)、(12.17±0.01)μmol/L;全血保存d1、d7、d14、d21、d28和d35血浆中的RSNO含量分别为(12.94±2.92)、(10.67±2.18)、(6.87±1.24)、(7.13±1.17)、(7.01±1.66)和(5.80±1.55)μmol/L.结论荧光法测定RSNOs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不同离心力制备的样品、不同的孵育时间、不同的铜离子浓度以及血液样品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对荧光法检测RSNOs的结果均会有影响;全血保存过程中RSNOs含量呈下降趋势。
魏天静谢月娜王红曹晔何语良刘嘉馨
关键词:全血血液保存血浆荧光法一氧化氮
2种国产血小板滤器滤除白细胞对体外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考察2种血小板滤器滤除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以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6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并用2种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各10例(分别以A、B组代之),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pH值、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聚集和低渗休克等指标。结果血小板去白过滤后,A、B 2种滤器(组)的血小板回收率、剩余白细胞数及pH值分别为(87.01±3.47)%vs(87.88±4.77)%、(0.95±0.90)×106vs(0.45±0.58)×106及(7.13±0.13)vs(6.80±0.26)(P>0.05);血小板过滤前后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低渗休克,A组分别为(8.06±4.11)%vs(8.21±4.50)%、(70.55±27.21)%vs(71.63±32.24)%和(68.14±10.13)%vs(69.18±9.38)%,B组分别为(10.34±3.26)%vs(10.47±2.42)%、(56.30±18.43)%vs(59.49±19.15)%和(75.73±5.50)vs(73.74±6.52)%(P>0.05)。结论所考察的2种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浓缩血小板未增加血小板的活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低渗休克能力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相关标准。
王红刘嘉馨雷宇曹晔钟锐谢月娜何语良刘曦袁理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白细胞滤器CD62P血小板聚集
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联合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P法或BC法由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6 U...
王红吴瑕钟锐贺曾曹晔何语良陈洁刘嘉馨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多中心研究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