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群峰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富阳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
  • 2篇肠癌
  • 1篇胆漏
  • 1篇药液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直肠癌术
  • 1篇直肠癌术后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中低位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手术探查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探查
  • 1篇排便
  • 1篇排便功能
  • 1篇中药

机构

  • 5篇富阳市中医医...

作者

  • 5篇何群峰
  • 3篇何亚琴
  • 2篇董小牛
  • 1篇胡小明
  • 1篇赵虞文
  • 1篇孙应龙
  • 1篇周海锋
  • 1篇何嫣惟
  • 1篇郭立新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结肠成型袋对改善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的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结肠成型袋对改善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2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法分为两组,32例行传统的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直接端端吻合(CAA组),30例断端结肠先行结肠成型术制成结肠贮袋再与直肠肛管行端端吻合(TCP组)。分别于术后1、3、6、9个月和1年、1年半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指标。结果:CAA组和TCP组平均大便次数:术后6个月分别为5次和2次(P<0.001),术后1年分别为3次和1次(P<0.05),术后1年半均为2次(P>0.05)。TCP组定性排便控制能力近期优于CAA组。结论:中下段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结肠成型术后直肠肛管吻合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在术后第1年内有明显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
董小牛胡小明何群峰金锋平周海锋何嫣惟
关键词:直肠肿瘤排便
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5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排便不尽感,肛内隐痛坠胀,排便时加重;肛内灼热刺痛,发胀,下坠感;疼痛放射到臀部及会阴部;肛门潮湿不洁,痒感;指诊齿线处有触痛;窥肛镜下可见肛瓣充血水肿;轻压肛窦可见有分泌物流出。
何群峰赵虞文何亚琴
关键词: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疗效观察中药液肛门潮湿会阴部
自制经肛减压管在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2012年
为探讨经肛放置自制减压管在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13例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在肛门镜或乙状结肠镜辅助下经肛插入自制减压管,使减压管穿过肿瘤梗阻肠段。结果显示,13例患者均成功置人减压管,其中¨例肠梗阻症状得到解除,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后,限期内行根治手术。插管过程中无肠穿孔、腹痛等并发症。另2例患者因粪石嵌顿致肠梗阻,减压效果不明显。结果表明,经肛置入自制减压管可以帮助解除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梗阻症状,将急诊手术变为限期手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
何亚琴董小牛何群峰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直肠癌
手工PPH治疗混合痔63例
2011年
目的:研究手工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09年10月11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采用手工PPH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工PPH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情况。
何群峰何亚琴郭立新
关键词:PPH混合痔手术方式
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10例被引量:1
2004年
孙应龙何群峰
关键词:胆漏T管拔除后常见并发症引流管手术探查非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