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湘君

作品数:26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GRAPES
  • 5篇计算机
  • 5篇GRAPES...
  • 4篇物理过程
  • 4篇高性能计算机
  • 4篇并行计算
  • 4篇高性能
  • 3篇数值预报模式
  • 3篇气象
  • 3篇程序结构
  • 2篇三维变分
  • 2篇数值天气预报
  • 2篇HELMHO...
  • 2篇IBM
  • 2篇插值
  • 2篇初始场
  • 1篇对流参数化
  • 1篇业务化
  • 1篇有限区域模式
  • 1篇域模式

机构

  • 16篇中国气象科学...
  • 5篇中国气象局
  • 5篇国家气象信息...
  • 4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作者

  • 23篇伍湘君
  • 13篇金之雁
  • 11篇陈德辉
  • 8篇黄丽萍
  • 6篇沈学顺
  • 5篇徐国强
  • 5篇张红亮
  • 5篇杨学胜
  • 5篇孙健
  • 3篇庄世宇
  • 3篇沈元芳
  • 3篇薛纪善
  • 3篇宋君强
  • 3篇万丰
  • 2篇胡江林
  • 2篇孙健
  • 2篇屠伟铭
  • 2篇王世玉
  • 2篇张德新
  • 1篇陈峰峰

传媒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4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科学通报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第8届全国并...
  • 1篇全国数值天气...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个模式对平流层温度模拟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第5代欧洲中心—汉堡大气环流模式ECHAM5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和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的GRAPES全球同化与预报模式分别对2010年1月1—6日全球平流层温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结合相应时段的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对比评估了两个模式对平流层温度的模拟效果,并对较为显著的误差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对于50 h Pa高度上的温度,ECHAM5模式模拟的温度与FNL资料的结果在研究时段内随时间的变化很小,而GRAPES模式模拟的结果在南半球随时间变化显著偏暖。进一步将ECHAM5和GRAPES模式所用的温度初始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两者的分布形态非常形似,尤其是在南半球地区,大部分差值接近于零。将ECHAM5采用的全球臭氧廓线应用于GRAPES模式中,对比发现南半球平流层异常增温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温度初始场和臭氧廓线的选取不是造成GRAPES模式模拟出现南半球平流层异常增温的主要原因,需要对GRAPES模式中其他动力及物理过程或参数选取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以弄清其在平流层温度模拟中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
刘宁微马建中伍湘君孙健王扬锋张云海
关键词:GRAPES臭氧初始场
GRAPES模式标准初始化方案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4
2005年
文章介绍了GRAPES模式标准初始化系统的方案设计及程序结构,对3种不同方案产生的初始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风场、温度场、位温场对插值方法的精度并不是很敏感,而高度场以及气压Exner函数则对垂直插值方法的精度要求很高;在3种模式变量产生方案中,方案一的效果较差,但它计算速度快,在地形梯度不大的地方可以选择使用;方案二与方案三的效果则比较好,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选择。GRAPES模式标准初始化系统在完成其主要功能的同时,通过灵活的程序设计,对标准初始化系统的区域、分辨率、垂直层次、水平插值方法、垂直插值方法等的任意选取,使得标准初始化系统可以很容易满足模式初值的各种需求,为模式开发研究实验提供了各种便利。
黄丽萍伍湘君金之雁
关键词:插值方法程序结构水平风场初始场高度场
GRAPES全球格点模式的并行计算负载平衡策略被引量:7
2010年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行计算已成为保证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业务运行时效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高性能计算机计算能力已达到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计算,系统中处理器数量也早已达十万甚至更多,如此巨大的计算资源对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挑战。数值天气预报软件系统要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提供的计算资源,必须依靠并行计算方法,这包括适合计算问题的可扩展并行算法的设计、合适的数据分配方案以及良好的任务负载平衡方案。作为中国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格点模式,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一个科研/业务通用,区域/全球通用模式。作为一个格点模式,GRAPES的并行计算具有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研究中心谱模式并行计算不同的特点,GRAPES的并行计算采用了经典的水平网格数据划分。但对于全球的GRAPES模式,由于采用拉格朗日差分方案,模式极地及附近区域格点与格点之间距离的减小,使得模式并行计算在采用简单的经纬网格划分方式实现时,必须考虑极地区域并行计算跨越多个处理器时导致的频繁通讯解决途径。本研究提出了利用消息传递组通讯实现全球格点模式并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极点附近一定区域内的处理器按纬向划归不同的处理器组。文中还给出了该实现方法的任务分配算法,提出了改进的任务分配负载平衡方案。在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IBM-cluster1600上的测试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其负载平衡方案改善了计算的绝对墙钟时间,使并行计算效率提高10%以上。模式的准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计算墙钟时间基本可以满足数值预报业务的实时性要求。
伍湘君陈德辉宋君强金之雁杨学胜张红亮
关键词:GRAPES模式并行计算负载平衡
GRAPES全球非静力模式研究进展
2008年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世界上发达国家业务中心全球模式的分辨率大幅度提高,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未来三年全球业务模式的分辨率将达到25kM。目前的谱模式大多采用静力平衡近似,但静力平衡仅在垂直与水平尺度之比较小时成立,当模式分辨率小于10kM时,静力近似则变得有问题了。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
杨学胜徐国强胡江林伍湘君康志明
关键词:非静力模式GRAPES高性能计算机世界气象组织模式分辨率
GRAPES模式软件的并行计算
本文对GRAPES模式软件的并行计算进行了阐述。GRAPES是中国气象局自主开发的新一代静力/非静力多尺度通用数值预报模式。作为国内第一个以业务应用为目标的大型数值预报软件,必须保证其计算的时效。为此,GRAPES开发小...
伍湘君金之雁黄丽萍
关键词:气象预报并行计算
文献传递
GRAPES中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的引进和应用试验
当稳定的气流越过不规则的下垫面时,起伏不平的地形可能激发出向上传播的重力波,这些波动能把相当大的水平动量传输到波动被吸收或耗散的区域。因此,在全球数值预报系统模式中,需要很好描述这种由地形造成的动量传输过程;否则将使风场...
徐国强杨学胜金之雁伍湘君黄丽萍孙健沈学顺陈德辉
关键词:APES物理过程
文献传递
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GRAPES的并行计算方案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7
2007年
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开发的中国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其目标是科研/业务通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结合高性能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实现模式的并行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核心开发技术之一,GRAPES系统设计并实现了模式的并行计算方案,包括中尺度有限区模式的并行计算和全球模式并行计算.GRAPES模式并行计算版本在IBM-Cluster1600上的测试表明,GRAPES模式的并行计算程序正确、稳定、有效,为其业务化之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系统未来的可持续开发、优化创造了条件.
伍湘君金之雁陈德辉宋君强杨学胜
关键词:数值天气预报并行计算
用软件工程方法实现GRAPES模式
GRAPES是一个以多尺度通用动力模式为核心的、以统一软件编程标准为平台的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系统.作为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新一代研究和业务系统,GFRAPES不仅采用了多尺度统一模式的设计思想,在模式软件程序设计上也采用了模...
伍湘君黄丽萍金之雁
关键词:GRAPES气象数值预报软件工程
文献传递
CMA-GFS V4.0模式关键技术研发和业务化被引量:11
2023年
针对CMA-GFS V3.3强降水预报偏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预报衰减偏快以及模式计算效率偏低等问题,对模式物理过程与动力框架关键技术开展研发改进。在预报性能方面,通过在云微物理方案中增加霰粒子相关的微物理过程、调整蒸发速率,并在积云对流方案中改进触发条件、卷入率、准平衡闭合假定等关键因子的参数化方法,缓解模式强降水预报不足和小雨过多的问题;采用质量守恒修正算法解决模式长时间积分质量损失问题,改善天气形势预报。在计算效率方面,研制二维参考廓线方案延长模式积分时间步长,开发预条件经典斯蒂菲尔迭代(PCSI)算法提高Helmholtz方程的求解效率,对辐射方案、预估-修正算法等进行计算效率优化。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CMA-GFS在降水和天气形势方面的预报技巧得到显著提升,计算效率提高1/3左右,满足模式在0.125°分辨率下业务运行的时效要求,为CMA-GFS V3.3升级到V4.0奠定了基础。
张进孙健孙健孙健沈学顺苏勇马占山张红亮蒋沁谷刘奇俊张红亮金之雁陈峰峰李喆刘琨
关键词:云微物理对流参数化
新一代沙尘天气预报系统GRAPES_CUACE/Dust:模式建立、检验和数值模拟被引量:23
2009年
基于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基地研发的新一代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GRAPES)的中尺度预报模式(GRAPES_meso)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中心开发的大气化学模块(CUACE/dust),建立了中国沙尘天气预报系统(GRAPES-CUACE/Dust).该系统引入了中国地区最新的土地沙漠化资料、中国沙漠沙尘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资料、逐日变化的土壤湿度和雪盖资料.模式质量守恒性能良好.将批量实时预报结果与地面天气观测和臭氧分光计反演的气溶胶指数(TOMS AI)的对比表明:模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中国以及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输送以及消亡过程,能够对起沙量、干、湿沉降量、沙尘浓度以及沙尘光学厚度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实时定量预报.以2006年4月7次主要沙尘天气为例,分析了起沙和干、湿沉降以及沙尘大气载荷的时空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4月东亚地区沙漠向大气中注入沙尘总量约为2.25亿吨,沙尘排放以下面三大源区为主:中国北部内蒙古和中蒙边界附近沙漠为东亚沙尘最重要的排放源,沙尘排放量为1.53亿吨,占排放总量的68%.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排放量位居第二,将近4000万吨,占沙尘排放总量的17%,浑善达克沙地排放量约为1500万吨,占排放总量的7%.其他地区的沙漠、沙地以及废弃的耕地等的沙尘排放量之和只占沙尘排放总量的8%.2006年4月东亚地区沙尘沉降总量为1.36亿吨.沙尘沉降的区域分布表明,三大沙漠源区同时也是沙尘的主要沉降区,三大源区的沉降量大约占沉降总量78%,共1.35亿吨的沙尘在三大沙漠源区沉降,其次是源区下游的中国大陆地区,沙尘沉降为沉降总量的16%,大约200多万吨.120oE以东的中国近海、韩国、日本以及西太平洋地区沉降量只占总沉降量的6%左右,约85万吨.干、湿沉降的分析表明,由于4月中国北方地区干燥少雨,在2007年4月的沙尘沉降总量中,以
王宏龚山陵张红亮陈勇沈学顺陈德辉薛纪善沈元芳伍湘君金之雁
关键词:中尺度干沉降湿沉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