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子
- 作品数:6 被引量:1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汉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翼状胬肉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9例(210眼)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5例,105眼)和对照组(84例,105眼)。观察组接受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复发情况以及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智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9眼和83眼达到治愈标准,复发6眼和22眼,复发率分别为5.71%和20.9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4.46±0.98 d和8.51±1.25 d,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智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缩短了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降低了术后复发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任敏子
- 关键词: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单纯切除术
- 剥脱性青光眼2例
- 2020年
- 剥脱性青光眼是剥脱综合征继发的一类青光眼,临床上少见。本文报告2例患者,患眼瞳孔缘可见灰白色碎屑样物质沉积,散大瞳孔后可见晶状体前囊周边部混浊带,房角镜下可见Sampaolesi线。认识其临床特征,将有助于提高其诊治率。
- 王伟伟任敏子尹铁梅李刚刘建荣
- 关键词:青光眼剥脱综合征房角
- 眼灌注压波动对青光眼患者病情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眼灌注压波动对青光眼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6收治的4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我院患者家属40例为对照组。监测受试者24h的眼压、血压与眼灌注压的昼夜波动情况,得出收缩期眼灌注压(SOPP)、舒张期眼灌注压(DOPP)和平均眼灌注压(MOPP)。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MOPP昼夜波动与杯盘比、视野平均缺失(MD)及图形标准差(PS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全天和夜间的MOPP、SOPP和DOPP波动均大于对照组(P<0.05)。MOPP昼夜波动与MD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89,95%CI:-0.612^-0.082;P=0.011);与PSD呈正相关(r=0.512,95%CI:0.139~0.782;P=0.008);与垂直杯盘比之间无相关性(r=0.115,95%CI:0.056~0.369;P=0.35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灌注压波动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导致疾病向严重方向发展,因此通过行24h的灌注压的监测可帮助我们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全天的眼部血流状态,了解病情发展。
- 任敏子杨旭邓建民
- 关键词:青光眼
-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被引量:81
- 2002年
- 孟秀文任敏子
-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缘上皮移植显微镜手术疗法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导致的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MGD导致的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80眼),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局部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和局部物理治疗等,不包括中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结膜充血情况、泪河宽度,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 I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球结膜充血情况、泪河宽度和BUT及Schirmer I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治疗患者疾病,改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缓解患者眼部的不适症状。
- 任敏子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人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
- 激光联合不同硅胶管植入治疗不同部位泪道阻塞的疗效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新型一次性使用泪道再通管(RS型)或泪道扩张引流管(鼻泪管)治疗不同部位泪道阻塞疾病的疗效。方法:针对2011-01/2013-12我院548例657眼泪道阻塞患者,其中泪小管(含泪总管)阻塞患者236例298眼,采用KTP激光联合泪道再通管(RS型)植入术;鼻泪管阻塞患者312例359眼,采用KTP激光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鼻泪管)植入术,术后坚持泪道冲洗,手术3mo后拔除支架,以拔管后3mo冲洗泪道情况及患者自觉溢泪情况作为评定标准。结果: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的患者行KTP激光联合新型RS型泪道再通管植入术,其中治愈248眼,女子转33眼,无效17眼;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行KTP激光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术,其中治愈301眼,好转19眼,无效39眼。有效601眼,总有效率91.5%。结论:泪道阻塞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泪道不同部位阻塞激光联合不同硅胶管植入经临床观察疗效肯定,可作为基层医院泪道阻塞患者首选治疗方式。
- 杨旭陈桦吕宇张升庆伍超田菁任敏子陈旺邓建民
- 关键词:KTP激光泪道阻塞硅胶管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