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洲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可脱性球囊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2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果:21例患者中,瘘口栓塞17例,闭塞颈内动脉4例,均治愈。其中瘘口栓塞后1例并发球囊早泄瘘口复发,经再次球囊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畅率为80.9%。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术式。
- 钟朋彪任安洲程树来冯子泽谭华沧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
-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价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对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意义。方法搜集193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颅内压监测组(n=96)和对照组(n=97)。观察两组颅内迟发性血肿的情况及预后。结果监测组迟发性颅内血肿16例,发生率16.67%,平均出现时间(12.6±4.8)h;对照组15例,发生率15.46%,平均发现时间(18.4±4.3)h。监测组恢复良好和轻残11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和死亡2例;而对照组恢复良好和轻残7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和死亡4例。结论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对于术后颅内压异常增高宜及时复查CT,早发现、早处理以改善预后。
- 程树来陈永群卢天喜任安洲
- 关键词:迟发性血肿术后早期颅内压监测
- 重型复合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探讨(附96例报道)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重型复合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收集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6例重型复合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伤情表现、头颅CT特点、手术情况、术后颅内压改变等,以及与其预后的关系. 结果 伤后3~6个月GOS评分评定为死亡16例,植物生存6例,重残13例,中残24例,恢复良好37例.96例患者中,特急性血肿的病死率为20.8%(11/53),急性血肿的病死率为15.6%(5/32),亚急性血肿11例无一死亡;GCS评分3分的死亡率为100%(6/6),4分的死亡率为60%(6/10),5分的死亡率为10%(2/20),6分的死亡率为4.5%(1/22),7分的死亡率为4.8%(1/21),8分者17例无一例死亡;双侧瞳孔散大者死亡率为53.3%(8/15),单侧瞳孔散大者死亡率为14.8%(8/54),无瞳孔散大者27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颅内压<30 mmHg者20例无一例死亡,31~35mmHg者死亡率为57.1%(4/7),>35 mmHg者8例全部死亡;死亡病例的CT中线移位均超过10mm. 结论 在重型复合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病情进展快、GCS评分低、双侧瞳孔散大、中线移位超过10mm、术后颅内压持续>30mmHg提示死亡几率高、预后不良.
- 陈永群张欣瑜王康卢天喜彭彬苏苟大钟立行程树来任安洲
- 关键词:颅脑创伤硬膜下血肿预后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 3 95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中 15 3例手术治疗 ,2 42例保守观察治疗。结果 死亡 2 48例 ( 62 .7% ) ,好转 3 5例 ( 9% ) ,治愈例 112 ( 2 8.3 % )。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较差 ,及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 吴国彪任安洲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老年病人并发症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