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词之雅俗被引量:1
- 2007年
- 词之雅俗是词史上讨论很多的一个话题,本文梳理了宋词"雅化"的不同内涵和不同阶段。对于认识词的本性乃至古代诗词的特质,都有深刻的意义。
- 仲冬梅
- 关键词:雅俗古雅境界
- 也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追忆与怀古——兼与宇文所安教授商榷
- 2022年
- 宇文所安以西方式的“追忆”为范型,对中国古典文学再现往事的逻辑与特征展开探讨,认为后者的核心是诗人们一次次徒劳地把握流逝的时间。这种“追忆”颇有解释力,但不可以偏概全。通过对《诗经·大雅》和李白部分诗篇的分析不难看出,“往事再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以怀古的方式展开。后者体现了与“追忆”不同的美学取向,不仅有时光流逝的惘然,更传达出一种让纷繁的世界变得清晰有序的力量。
- 仲冬梅
- 关键词:宇文所安追忆《大雅》怀古
- 苏词接受史研究
- 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不世出的全才型的天才.他的文学艺术创作以创新求新著称,不论是诗文还是书画,都能自成一家.在词学史上,他以极大的勇气,打破了当时柳永词风的一统天下,于绮罗香泽之态外别树一帜.也因此给当时和后世的词学研...
- 仲冬梅
- 关键词:词学研究苏词
- 词人的文化形象
- 首先,作为一个词人,与作为一个诗人、一个文人、一个儒生有哪些不同?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文人是一个外延宽泛,内涵复杂的称谓。即使限制在今天的文学意义上,中国文人也显现出明显的兼综性。作为文人母体的士,固然是社会中娴熟于文...
- 仲冬梅
- 关键词:秦观词《白雨斋词话》沈义父美感特质文化形象
- 文献传递
- 坐听荒城长短更——苏轼的人生困境及其表达
- 2020年
- 苏轼始终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他一生坎坷的遭遇,并因此被世人传颂,但他的乐观豁达是建立在对人生苦痛充分感知基础上的。他的理性和他的深刻,让他诸多抒写痛苦的诗文读来颇有洒脱之感。但是唯有知晓其苦痛,才能懂得其乐观豁达的真正意义,并懂得作为一代文化代表人物的苏东坡人生遭遇的深远意义。
- 仲冬梅
- 第22届苏轼全国学术会议暨第3届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讨会综述
- 2018年
- 2018年4月21至22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海南大学主办的'第22届苏轼全国学术会议暨第3届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讨会'在海南大学召开。海内外热爱东坡文化、关注海南发展的专家学者,从新时代、新角度和新高度认真研讨东坡文化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新的发展机遇,认真研讨苏学的社会意义重大。
- 海滨秦帮兴程丽娜仲冬梅
- 关键词:苏轼词文化史
- 第五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2012年
- 2011年11月19日-20日,第五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口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韵文学会主办,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近100人,其中包括来自日本、韩国、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代表8人,
- 刘亮仲冬梅
- 关键词:韵文学
- 王国维词“意深境浅”论被引量:2
- 2013年
- 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意境"论词,《人间词乙稿序》中则将"意"与"境"分而论之,王氏本人词作即被认为"意深于欧阳修,境浅于秦观"。由此评价出发,对王国维词作之独创性展开探讨。希望能深化对意境美学的理解,在新的语境中激活西方诗学理论,藉由王国维词之新变,探察文化的现代转型给词带来的美学困境。
- 仲冬梅
- 关键词:独创性
- 论古雅——以王国维论姜夔词为中心
- 2019年
- 美学家的王国维,用力处在于如何判定一篇艺术作品为真,留下了很多的话题给后世学者思考。代表性的“境界”固然如此,“古雅”亦然。结合《人间词话》,通过分析王国维钦定为“古雅”的姜夔词,剖析“古雅”在姜词中如何呈现,以及通过这样的分析所能窥探到的“古雅”呈现出来的文化意义。
- 仲冬梅
- 关键词:古雅
- 品清·境旷·情真——苏词风格漫议
- 在中国文学的星河中,苏轼是一颗璀璨的巨星。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尤其是他的词,以其超轶出尘之姿,自开词坛一派,成为后世学者词人说不尽的话题。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影响极大的苏词“豪放”之说的不确不恰。第二部分从三个...
- 仲冬梅
- 关键词:宋代词学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