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龙波

作品数:26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肿瘤
  • 6篇直肠
  • 6篇手术
  • 6篇切除
  • 5篇直肠癌
  • 5篇术后
  • 5篇结直肠
  • 5篇便秘
  • 5篇肠癌
  • 4篇切除术
  • 4篇结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康复
  • 4篇恶性
  • 4篇肠肿瘤
  • 3篇营养支持
  • 3篇直肠肿瘤
  • 3篇速康

机构

  • 12篇东南大学
  • 10篇徐州市中心医...
  • 3篇徐州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24篇龚龙波
  • 12篇吕孝鹏
  • 11篇孟良
  • 8篇谢志远
  • 5篇谢志远
  • 5篇徐玉振
  • 4篇刘入铭
  • 4篇宋涛
  • 3篇梁春晖
  • 3篇潘冬
  • 3篇夏红
  • 3篇权斌
  • 3篇张才华
  • 3篇张亮
  • 2篇刘双又
  • 2篇罗学来
  • 2篇胡俊波
  • 2篇龚建平
  • 2篇王守军
  • 1篇武文斌

传媒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组(ONS)及常规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93例完成临床试验,其中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组43例,常规组50例。术后第7天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组的白蛋白(t=3.2948,P=0.0014)及前白蛋白(t=3.5386,P=0.0006)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组与常规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49.2±10.3)h vs.(60.5±13.1)h,t=-4.569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组术后肠内营养耐受率为90.0%(45/50)。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加强口服营养补充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
龚龙波梁春晖谢志远潘冬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
改良PIICS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变化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改良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ory-immunosuppressive-catabolic syndrome,PⅡCS)小鼠模型使其肠道菌群更贴近PⅡCS患者肠道菌群的状况并初步阐述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变化。方法28只雄性28周龄C57BL/6小鼠,体重30~35 g,随机分为假手术(SC)组(n=10)和PⅡCS组(n=18)。在现有PⅡCS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措施模拟可能对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的临床过程,包括早期大剂量长期抗生素的应用和大量液体的补充,以及长期卧床。在第14天,使用ELISA法检测血液内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炎性因子和C-X-C基序化学因子配体(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CXCL1)等趋化因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8^(+)T细胞比例和CD11b^(+)的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以反映免疫抑制情况,并以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记等方法分别检测肌肉纤维形态和蛋白表达以反映分解代谢的情况;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并数据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变化。结果与SC组比较,PⅡCS组小鼠血液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6(t=132.67,P<0.0010)、IL-10(t=65.76,P<0.0010)和TNF-α(t=23.77,P=0.0032)等炎症因子表达增加,而CXCL1(t=125.24,P<0.0010)、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t=111.24,P<0.0010)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t=154.22,P<0.0010)表达水平下降;CD8^(+)T细胞比例下降(t=37.11,P=0.0088),CD11b^(+)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上升(t=45.12,P=0.0095);肌纤维形态变多边形,且截面积偏小(P<0.0010),肌肉蛋白MURF-1(t=123.20,P=0.0073)和FoxO-1(t=67.34,P=0.0091)表达下降;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P<0.0010)。LEfSe分析显示PⅡCS组小鼠肠道菌群普拉梭菌属、瘤胃球菌科、杜氏杆菌属、丹毒丝菌纲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变形菌纲、肠杆菌科、肠杆菌目、拜氏菌属、拟杆菌科、理研菌
张亮罗板鑫田中龚龙波
关键词:肠道菌群小鼠模型
构建基于营养风险和肌肉减少症评估的列线图预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索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和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对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且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老年(年龄≥60岁)胃癌患者(简称“胃癌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指术后住院期间根据Clavien-Dindo标准评估发生的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列线图将预测模型可视化;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简称“模型”)的区分度,同时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绘制决策曲线分析的临床净获益率以评价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 共纳入236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患者97例(4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GNRI、肌少症、手术方式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是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以这些影响因素构建的模型区分度良好(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比较接近,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术后并发症概率为0.18~0.72时具有明显的临床净获益率。结论 本研究基于GNRI和肌少症构建的模型用于预测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效能较好,但该模型需要进一步在前瞻性研究及外部数据中验证。
张才华刘鹏鹏龚龙波林浩
关键词:胃癌列线图
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STAT3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关系被引量:47
2007年
背景与目的: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interferon-induced mortality-19,GRIM-19)属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特异性抑制蛋白,STAT3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与分化,并介导细胞的恶性转化。本研究分析GRIM-19及其靶基因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4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GRIM-19、STAT3、p-STAT3蛋白表达,对各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及测序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480及23例结直肠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GRIM-19mRNA有无基因突变及在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及p-STAT3蛋白均高表达,而GRIM-19mRNA及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GRIM-19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GRIM-19与STAT3和p-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呈负相关,GRIM-19基因阳性时,STAT3基因趋向阴性(χ2=9.95,P<0.01),p-STAT3基因也趋向阴性(χ2=5.10,P=0.02)。结直肠癌组织中GRIM-19mRNA无基因突变情况。结论:GRIM-19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低表达或缺失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性相关,而与基因突变无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STAT3的持续高表达和GRIM-19的低表达共存现象,可能与细胞更易发生恶性转化和异常增殖,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龚龙波罗学来刘双又陶德定龚建平胡俊波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信号转导通路病理学
便秘术后胃排空障碍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便秘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FDGE)的原因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8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术后发生FDGE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结果8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有13例发生FDGE,发生率为16.25%,其中9例耐受全肠内营养治疗,4例辅助外周静脉营养支持。保守治疗后7~43d后好转。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是便秘患者术后发生胃排空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胃排空功能障碍中起主要作用。
龚龙波吕孝鹏孟良谢志远徐玉振
关键词:重度功能性便秘胃排空功能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
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29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即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予以周围静脉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8d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在术后8d较术后1d明显提高(P<0.05)。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防治术后并发症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结论:胃底贲门癌术中放置鼻肠管予以早期EN简便易行,既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的优点。
龚龙波夏红吕孝鹏孟良权斌宋涛王守军
关键词:胃肠肿瘤营养支持肠内营养
减重手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代谢产物TMAO改善肥胖患者认知水平
2025年
研究减重手术对肥胖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改善认知水平的潜在机制。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4年12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的34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采用Roux-en-Y胃旁路术或袖状胃切除术。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分别评估患者体重、BMI、血脂、血清TMAO水平以及认知功能(MoCA和MMSE评分)。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术前、术后指标变化,探索TMAO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1个月起,患者体重、BMI及腰围较术前成持续下降趋势(P<0.05),腰臀比从6月开始显著下降,以上数据均在12个月时达最大降幅;血清TMAO水平、炎症水平、血脂、尿酸水平术后显著持续下降(P<0.05)。MoCA和MMSE评分在术后3个月开始明显上升,12个月时达到显著改善水平(P<0.05)。TMAO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结论 减重手术可通过降低TMAO水平、改善全身炎症及代谢紊乱,显著提高肥胖患者的认知水平。
陈治任许志坤张亮龚龙波谢志远
关键词:肥胖减重手术ROUX-EN-Y胃旁路术氧化三甲胺
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2010年2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采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33例重度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随访术后1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排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20±47)min,术中出血50~120 ml,术后平均通气时间(47±19)h,术后1年,26例患者便秘症状完全缓解(大便次数1~3次/d),6例腹泻(大便次数4~8次/d),1例患者轻度便秘复发(3~5 d一次),30例患者对术后排便感觉满意。结论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安全可行,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龚龙波吕孝鹏孟良宋涛谢志远徐玉振权斌
关键词:结肠切除术改良DUHAMEL术重度功能性便秘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及传统治疗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和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3例完成实验,其中快速康复组43例,传统治疗组50例,快速康复组与传统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55.5±16.7)h比(69.3±20.1)h,P<0.01]、排便时间[(66.1±10.4)h比(79.1±16.4)h,P<0.01]、住院时间[(7.7±2.1)d比(9.6±2.7)d,P<0.05]均有差异,且差异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天快速康复组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受明显减轻;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及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受,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龚龙波吕孝鹏孟良夏红谢志远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快速康复外科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治分析:附17例报告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1993年3月至2008年11月的17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术前确诊,均在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其中黏液腺癌6例,类癌9例,恶性淋巴瘤2例。3例术中快速病理回报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3例患者术后3
龚龙波孟良吕孝鹏徐玉振谢志远
关键词:阑尾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