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皮肤美容激光仪
- 本发明公开了皮肤美容激光仪,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第一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第一空腔、进风口、风机、降温装置、导风管、伸缩管一和出风喷头,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第一空腔...
- 龙艳盛良王宝云
- 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眼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
- 2023年
- 目的总结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眼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15例眼周恶性肿瘤患者。男5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62岁。基底细胞癌12例,鳞状细胞癌3例。病程5个月~10年,中位病程2年。肿瘤范围1.0 cm×0.8 cm~2.5 cm×1.5 cm,均未侵犯睑板。术中肿瘤扩大切除后遗留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3.5 cm×2.0 cm。采用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眼周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3.0 cm×1.5 cm~5.0 cm×2.0 cm。供区皮下分离后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质地、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基本相同,术区瘢痕隐蔽;无上睑下垂、眼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能修复眼周恶性肿瘤切除后遗留的较大缺损,具有血供可靠、设计灵活以及术区形态、功能佳等优点。
- 张其唐修俊王昊玉李丰龙艳刘航莫小金
- 关键词:恶性肿瘤
- 人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体外培养的人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CD 分子表型、部分因子及相关蛋白表达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成纤维细胞在人创面早期愈合中的作用提供研究资料。
- 龙艳
- 增生性瘢痕不同时期成纤维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
- 2013年
-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肉芽组织、1年及2年增生性瘢痕不同时期的成纤维细胞,探讨其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潜能,为创面修复治疗提供新的供体细胞来源。方法采用机械法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肉芽组织、1年及2年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并绘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imentin和CK19的表达。通过向成骨、成脂、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鉴定多向分化潜能。结果成纤维细胞主要以长梭形为主,呈放射状、旋涡状生长;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最强。三种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均表达Vimentin,不表达CK19,经诱导可向骨、脂肪、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人肉芽组织到增生性瘢痕不同时期的成纤维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创面修复治疗及组织工程研究的理想供体细胞。
- 龙艳王达利魏在荣郭常敏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
- 一种1,3-噁嗪类氟化物的合成方法
- 一种1,3‑噁嗪类氟化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酰亚胺高烯丙酯和氟化剂依次加入到有机溶剂中,2)加热至适当温度下得到氟代1,3‑噁嗪类化合物。本发明使用了酰亚胺高烯丙酯和氟源反应制备1,3‑噁嗪类氟化物,原料简单易...
- 牟学清陈永正龙艳
- 体外培养的人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人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CD分子表型、部分因子及相关蛋白表达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愈合早期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机械法和酶消化法相结合分离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绘制原代及第3代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代及第3代细胞表面CD分子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波形蛋白、角蛋白19、CD31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进行成脂、成骨及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的鉴定.结果 原代细胞呈短梭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传代后细胞主要以长梭形为主,排列规则,呈平行状、放射状、漩涡状生长;细胞增殖能力良好,有明显的对数生长期.在体外培养第1~4天,原代及第3代细胞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5天开始第3代比原代细胞增殖能力强(P<0.01).细胞高表达CD105、CD73、CD90及C D44间充质干细胞阳性表面标志,不表达CD34、CD45、CD19、CD11b及HLA-DR间充质干细胞阴性细胞表面标志.原代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阳性表面标志物比例分别为:CD105 55.22%、CD7399.03%、CD90 54.75%、CD44 98.62%,表达间充质干细胞阴性表面标志物CD34、CD45、CD19、CD11b及HLA-DR为0.65%.第3代细胞分别是CD105 98.28%、CD73 99.83%、CD90 99.52%、CD44 99.56%,CD34、CD45、CD19、CD11b及HLA-DR为0.61%.第3代表达间究质干细胞阳性表面标志的细胞比例呈现增高趋势.波形蛋白、CD31阳性表达;不表达角蛋白19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成脂、成骨及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阳性.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表现出间充质干细胞样细胞生物学特性;且表达内皮细胞部分生物学标志物,创面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内皮向间质转化(EndMT)可能是人创面愈合早期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
- 龙艳王达利魏在荣郭常敏
- 关键词: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间质干细胞
- 一种1,3-噁嗪类氟化物的合成方法
- 一种1,3‑噁嗪类氟化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酰亚胺高烯丙酯和氟化剂依次加入到有机溶剂中,2)加热至适当温度下得到氟代1,3‑噁嗪类化合物。本发明使用了酰亚胺高烯丙酯和氟源反应制备1,3‑噁嗪类氟化物,原料简单易...
- 牟学清陈永正龙艳
- 文献传递
- 人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CD分子、蛋白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成纤维细胞在人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机械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增值情况;分别绘制第3、5、10代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CD105、CD73、CD90、CD44、CD34、CD45、CD19、CD11b及HLA-DR的表达。取第3代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imentin和CK19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培养出的成纤维细胞呈短梭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体外培养连续多次传代后获得形态较均一的成纤维细胞,以梭形为主,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细胞增殖良好,第3、5、0代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有明显的指数生长期,体外能长期培养存活,并保持不分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高表达CD105、CD73、CD90、CD44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不表达CD34、CD45、CD19、CD11b、HLA-DR等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imentin阳性表达,CK19阴性表达。结论建立了稳定的人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获得的成纤维细胞表现出间充质干细胞的CD分子表型,有可能在皮肤创面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 龙艳王达利郭常敏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 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表现出间充质干细胞样生物学特性
- 目的 初步探索体外培养的成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愈合以及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前期研究资料.方法 运用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培养废弃成人包皮真皮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贴壁及增殖情况.选取第...
- 郭常敏王达利魏在荣薛启元龙艳李书俊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鉴定与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观测表型及表达特异性蛋白与多向诱导分化的能力。方法取人脂肪组织,机械法与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活力,免疫细胞化学和FCM检测其标志蛋白。第9代ADSCs向成脂、成软骨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结果原代细胞贴壁后多呈多角形,传代后呈均一梭形。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DSCs不表达CK19,而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105、CD90、CD44、CD73均高表达,CD45+34+11b+19+DR为0.48%。第9代ADSCs诱导培养后分别出现脂肪、软骨、骨细胞特征性染色阳性。结论酶消化法可有效分离ADSCs,第9代生长状态好,仍保持良好干性,经诱导可多向分化,表明ADSCs可作为良好的细胞治疗或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且有潜在广泛应用前景。
- 郭常敏王达利魏在荣龙艳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