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学斌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商洛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左心
  • 2篇左心房
  • 1篇胆固醇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动脉分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动图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内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机构

  • 6篇商洛市中心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黄学斌
  • 3篇赵萍
  • 2篇孙春喜
  • 2篇李青
  • 1篇张誉洋
  • 1篇王海昌
  • 1篇胡涛
  • 1篇厚荣荣
  • 1篇夏陈海
  • 1篇尹涛
  • 1篇张东伟
  • 1篇罗磊
  • 1篇王文锋
  • 1篇解园星
  • 1篇任小鹏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患者2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OSAHS-高血压组75例和单纯高血压组1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OSAHS-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pnea hypoventilation index,AHI)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心脏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筛查。结果基线资料分析显示,OSAHS-高血压组男性构成比、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le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明显大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HI同IVST密切相关(r=0.242,P=0.041),而与LVPWT无明显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HI与体质量指数是IVS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呼吸睡眠暂停可能参与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
黄学斌阮紫珍孙春喜赵萍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吸紊乱指数室间隔厚度多元线性回归
DK-Culotte技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双对吻扩张Culotte(DK-Culotte)术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处理分叉病变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42例LefevreⅠ型分叉病变患者,利用药物洗脱支架给予DK-Culotte术式进行介入治疗。观察最终球囊对吻扩张(FKBI)的成功率和即刻的介入效果,并在术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的分叉病变(包括主支和分支)均成功利用DK-Culotte术式进行了介入治疗,FKBI的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效果满意,病变狭窄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主支:术后(12.4±5.3)%∶术前(78.2±8.2)%;分支:术后(13.7±6.8)%∶术前(83.5±9.1)%;均P<0.05],主支及分支均达到TIMI 3级血流。术后随访12个月,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DK-Culotte术式可以明显提高FKBI的成功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处理分叉病变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尹涛黄学斌厚荣荣张誉洋张东伟夏陈海王海昌胡涛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
左心房功能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估左心房功能在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独立预后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散斑跟踪超声心动图检测整个心动周期内的窦性心律,对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进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治疗的239例HFPEF患者进行左心房功能评估。结果LA应变峰值越低即LA功能障碍,则患者年龄越大、房颤和左室肥厚发生率越高、左室和右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越差。29个月的平均随访期(IQR 16-41)中61例患者(25.5%)经历了CV死亡、HF住院治疗和猝死的主要复合终点。LA应变峰值越低,复合终点(HR 0.95,95%CI 0.93~0.98;P=0.008)和HF再住院率(HR 0.94,95%CI 0.91~0.97;P=0.004)的风险越高。在调整临床混杂因子后,LA应变率仍与HF住院治疗显著相关。结论HFPEF患者中LA功能障碍与HF再住院率的高风险相关,且独立于潜在的临床混杂因子。
黄学斌罗磊谢园星赵萍王文锋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舒张性心力衰竭预后
早发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发生(≤50岁)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7例心内科<50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斑块形成及内膜-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斑块组相比,斑块组患者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1.85,P<0.05)、年龄(OR =1.08,P<0.01)、LDL-C(OR =1.60,P<0.05)与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男性(P<0.05)、年龄(P<0.05)、收缩压(P<0.01)、醛固酮水平(P<0.01)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密切相关.结论 多个因素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生,早发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内膜-中膜增厚各自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存在差异.
黄学斌李青赵萍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醛固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
气象因素对商洛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乃至导致死亡的主要慢性病之一。为了准确的分析了商洛市心脑血管发病情况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利用商洛市慢性病中心2017-2018年病例资料和相关时段的气象数据,研究了商洛市心脑血管疾病与季节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商洛市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较高的月份为12月,较低的月份为5月-8月;且呈现秋、冬季>春、夏季的趋势;其中冬季发病人数最多,夏季发病人数最少,商洛夏季没有酷热天气,避暑效应好(2017年6-9月平均气温24.2℃,2018年6-9月平均气温24.8℃),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康养效应;(2)商洛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压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风速和日照时长无明显相关性;且对于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呈现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的趋势;(3)商洛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强冷空气和冷空气的天气情况下,发病人数最多;在温度较高的天气情况下发病人数最少,表明商洛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以冷效应为主。
宋文超刘鸶瑛黄学斌卿镇川董淑珍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气象因素发病人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心房颤动复律后再发的预测因子。方法:纳入我院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初发心房颤动的患者71例(心房颤动组)及慢性心力衰竭未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175例(非心房颤动组),统计其基线资料。以Logistic回归筛查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对复律成功的66例心房颤动患者行18个月随访,以Cox回归筛查心房颤动复律后复发的预测因子。结果:基线资料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组年龄、病程、B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尿酸、肌酐明显大于非心房颤动组(P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相对危险性1.89,95%可信区间1.08~3.31,P〈0.05)、病程(相对危险眭1.35,95%可信区间1.05~1.74,P〈0.05)、B型利钠肽(相对危险性1.82,95%可信区间1.30~2.53,P〈0.01)、左心房内径(相对危险性1.51,95%可信区间1.09~2.08,P〈0.05)为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Cox回归显示B型利钠肽(相对危险性1.30,95%可信区间1.09~1.54,P〈0.01)、左心房内径(相对危险性1.74,95%可信区间1.30-2.34,P〈0.01)为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因子。结论:高龄、长病程、B型利钠肽水平增高、左心房内径增大是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而B型利钠肽水平增高、左心房内径增大是心房颤动复律后复发的客观预测指标。
黄学斌任小鹏解园星孙春喜李青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房颤动B型利钠肽左心房内径LOGISTIC回归COX回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