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芳
- 作品数:19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胡艳侯安继张红卫周维黄燕莉高红芳周莉
- 关键词:结肠肿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老年NSCLC患者35例,按随机设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例和15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药用: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0g,黄芪15g,太子参15g,白花蛇舌草30g,山慈菇15g,蜈蚣2条,每日1剂,连服14天,同时给予GP方案: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卡铂(CBP)AUC 5,第1天,3周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的病例进入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给予GP方案,方法同研究组,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QOL)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进入统计学处理的病例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例和1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近期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44.44%vs 38.46%,χ2=0.111,P=0.739),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OL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位生存时间(MST)和OS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NSCLC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QOL,具有肯定的减毒增效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胡艳高红芳周莉刘源黄燕莉侯安继
- 关键词:化疗非小细胞肺癌减毒增效
- 树突状细胞功能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关系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功能及与NSCLC进展和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住院NSCLC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30例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DC表面分子,同时进行随访,随访结束后对研究组再分为肺癌死亡组和肺癌存活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9.46±31.93,41.01±12.72,116.69±13.87和16.83±4.72,对照组分别为95.98±50.27,49.60±14.87,118.11±25.00和19.15±2.32,P值分别为0.000,0.035,0.035,0.008;肺癌死亡组CD80,CD83,CD86,CD1a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4.22±28.90,36.32±8.75,93.17±49.79,14.46±3.11;存活组分别为54.05±34.62,45.93±14.01,98.45±52.20,18.90±4.98,P值分别为0.837,0.035,0.282,0.008。结论:老年NSCLC患者DC表面分子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DC功能抑制;CD80、CD86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无显著差异,CD83、CD1a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NSCLC患者CD83、CD1a低表达与患者疾病进展和生存期相关。
- 侯安继胡艳周莉高红芳张红卫王秀玲李耀辉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树突状细胞预后
- 扶正解毒方药联合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中药与微波凝固联合治疗肝癌的增效解毒作用。方法:设治疗组21例:采用扶正解毒中药内服、参麦针、清开灵针剂静滴,配合微波对肝肿块凝固治疗;对照组20例:在微波对肝肿块凝固治疗基础上,配用肌苷保肝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症、KPS评分、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血常规、瘤灶变化、生存期等。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75.21%,KPS评分提高率23.1%,高于对照组的52.79%和7.01%(P<0.05)。治疗组在降低r-GT,AKP,转氨酶和胆红素方面疗效比对照组好;在降低AFP和CEA方面两组相似且疗效显著,升高血浆白蛋白两组均无明显效果。治疗后两组血象均有改善,治疗组更明显。两组肿块缩小率(20.5%比20%)和1、2年生存率(38.1%,23.8%,比50.0%,1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解毒中药联合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可以起到明显的增效解毒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莉珍张红卫沈晓燕胡艳孙行家黄燕莉高红芳周维施倩陆菲菲
- 关键词:微波凝固肝癌
- 老年肿瘤患者顺铂肾耐受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DDP肾毒性耐受的可能因素。方法本文通过对60例含顺铂联合化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DP的肾毒性并不因为老年肾功能生理减退而加大,老年人对DDP肾毒性有一定耐受性。接受4个疗程化疗的患者与接受6个疗程化疗的患者肌酐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老年人DDP肾毒性无明显累积。结论只要采取合适的剂量及用药方式,老年人对DDP肾毒性有一定耐受性。
- 周维胡艳张红卫沈晓燕周莉高红芳顾魏峰侯安继
- 关键词:顺铂毒性耐受老年肿瘤患者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华蟾素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第3代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TXT)是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对老年患者较为适用,但有效率较含铂两药方案略低。本研究观察多西紫杉(TXT)联合华蟾素注射液(CINO)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科住院老年NSCLC 30例,给予华蟾素注射液40 mL/d,d1~14,TXT35 mg/m2,d1、8、15,3周重复,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OL)的改善。结果30例老年NSCLC中,CR 0例,PR 10例,有效率为33.33%,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KP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3±2.91比75.17±10.79,t=2.124,P=0.042)。结论TXT联合CINO化疗对老年NSCLC患者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QOL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张红卫高红芳胡艳周维周莉侯安继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多西紫杉醇华蟾素注射液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特异性分子与NSCLC进展和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3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组,30例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对研究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肺癌存活组与死亡组间CD80、CD86无显著差异(P>0.05),CD83、CD1a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结论老年NSCLC患者DC功能抑制,CD83、CD1a低表达,可能与NSCLC患者疾病进展和生存相关。
- 侯安继胡艳周莉高红芳张红卫王秀玲李耀辉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分子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痛致谵妄1例报道被引量:2
- 2015年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是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标准用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常见毒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瘙痒及眩晕等,严重毒副反应少见。Wiffen等[1]研究了阿片类药物对癌痛患者意识的影响,发现阿片类药物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便秘25%、嗜睡23%、恶心21%、口干17%、呕吐13%,其他毒副反应如食欲不振、头晕、乏力、腹泻、失眠、情绪变化、幻觉和脱水等的发生率均低于5%。近期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奥施康定治疗癌痛致谵妄1例,现报道如下。
- 周莉高红芳
- 关键词:癌痛谵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肺癌
- 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 CRC)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方法对30例符合要求的CRC患者,应用PCR检测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结果CRC组织中II型、ID型、DD型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6.67%、43.33%、40.00%,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30.00%、53.33%、16.67%(χ2=3.857,P〈0.05)。CRC组织中I等位基因和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8.33%及61.67%,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56.67%和43.33%,两者比较的OR值为1.423(1.001~2.002)(P〈0.05)。结论 CRC组织中ACE基因DD亚型高表达及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异常与CRC关系密切,D等位基因高表达可能是CRC易患因素之一。
- 侯安继高红芳胡艳赵德民茅佩娟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结直肠癌等位基因多态性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在结直肠癌(CR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入组120例CRC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外周血中ACE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研究ACE基因缺失型(DD型)、II型和插入型(ID型)等3种基因型及I/D等位基因在CRC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频率,并与120例正常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RC患者外周血标本中存在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DD型、ID型和II型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5.00%,50.00%,35.00%,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0.00%及40.00%;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67%,53.33%,30.00%,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56.67%及43.33%,两组间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分层分析表明,D等位基因变异与CRC低分化和远处转移相关(P<0.01及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CRC存在一定关系,其中D等位基因异常与CRC低分化和易转移可能有关。
- 侯安继胡艳赵德民茅佩娟高红芳周莉
-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位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