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玥
-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现状与未来建设策略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医院作为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前哨,是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充分利用并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将提高传染病管理工作的质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现状,分析现存不足,探讨采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建立整合患者诊疗信息、传染病病例监测、预警信息推送为一体的医院传染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传染病信息自助上报,自动捕捉疑似聚集性传染病疫情信息,提高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能力,为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 张莹高玥刘温文王媛媛张文丽乔杰
-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监测预警医院信息系统人工智能
-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140例HIV/AIDS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尚无有效药物能彻底治愈,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例)是控制艾滋病疫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对2008-2013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的HIV/AIDS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探讨综合医疗机构在艾滋病防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资料。
- 高玥张文丽任琳赵心懋杨雪松
- 关键词:艾滋病病例
- 920例门诊投诉原因与特征分析被引量:33
- 2014年
- 目的分析门诊投诉的原因和分布特征,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2月—2013年4月门诊完整文字记录的患者投诉,剔除不合理投诉后,最终共计920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回顾性分析。结果920例投诉中,临床科室被投诉比例最高;在人员方面,针对医生的投诉最多;投诉原因方面,服务态度欠佳占第一位,其次是工作不认真而造成工作差错,真正涉及医疗技术问题的投诉较少。结论医院对于门诊投诉应高度重视,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及责任心教育,改善服务态度,减少工作差错,加强门诊监督管理,优化就医流程,创造和谐就医环境。
- 雷祎高玥李葆华
- 关键词:门诊投诉服务质量
- 基于大数据的医院真实场景传染病预警系统研究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基于大数据,以"被动监测、主动预防、大数据感知"为理念构建适用于医院真实场景下的传染病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描述系统建设背景、整体架构、技术路径、主要功能和实施成效。方法通过开发传染病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实现对已知传染病的监测上报,对未知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趋势提醒。结果将传统单样本上报的被动监测系统转变为主动监测、大数据智能分析、态势感知异常与多点触发的全方位防控体系。结论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传染病管理集成、实时共享、动态追踪和可视化展示融入到医院的传染病预警防控中,提升传染病防控、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疾病控制、趋势分析、预警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智能解决方案。
- 王梦莹张文丽高玥计虹乔杰
-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症候群人工智能
- 基于ARIMA模型的医院流感样病例特性分析与预测研究
- 2023年
- 目的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分析预测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特点,探讨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2022年流感样病例,分析不同季度、科室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采用时间序列拟合模型分析流感样病例流行趋势及变化。结果2017—2022年医院就诊的5048123例门急诊病例中监测到118781例流感样病例,其中2017—2019年12月至次年3月呈现出流感样病例发病高峰,2020—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使得流感样病例就诊未呈现典型的季节性波动。采用时间序列拟合模型分析后,预测2023—2024年流感样病例及门急诊病例数,预测季节性高峰将于2023年12月、2024年3月以及2024年12月出现。结论利用ARIMA模型对流感样病例进行分析预测有助于医院统筹医疗资源,加强应急管理,降低流感传播风险。
- 胡小素邵毅张文丽陈康高玥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时间序列模型应急管理
- 传染病实时监测报告系统在综合医疗机构应用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基于传染病实时监测报告系统提升综合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水平,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方法 比较系统建立前后传染病初始漏报率,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及完整率、上报重卡率等内容;比较系统中传染病直报功能开通前后疫情管理人员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的一致性及录入时间等内容。结果 传染病初始漏报率由5.54%降至1.20%(χ^(2)=117.847,P<0.001),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由89.87%升至99.17%(χ^(2)=421.370,P<0.001),完整率由94.78%升至98.08%(χ^(2)=54.895,P<0.001),重卡率由0.76%降至0.31%(χ^(2)=6.446,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疫情管理人员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一致率由96.50%提高到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4,P=0.022)。疫情管理人员上报传染病卡的时间由(160.60±20.88)s缩短至(52.85±5.4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31,P<0.001)。结论 传染病实时监测报告系统对提升综合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邵毅高玥张莹王梦莹陈康张文丽
- 关键词:传染病综合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