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名进
- 作品数:23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1,2-二氯乙烷对体外培养SW62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对体外培养细胞周期、凋亡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2-DCE染毒0.5或1h,噻唑蓝(MTT)法检测活细胞相对数和相对活力,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MTF法检测发现,随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相对存活率逐渐降低。与二甲亚砜(DMSO)组比较,染毒0.5h,25、75、100、125、150、175、200μmol/L1,2-DCE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染毒1h,75、100、125、150、175、200μmol/L1,2-DCE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0.5h各组比,175μmol/L组染毒1h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曲线经标准化拟合后发现,染毒0.5h,1,2-DCE的最适Ic。为89.41μmol/L,95%的可信区间为85.23-93.79μmol/L;染毒1h,1,2-DCE的最适Ic50为87.68μmol/L,95%的可信区间为83.71-91.82μmol/L。FCM法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1,2-DCE染毒1h,25、50、100、150、200μmol/L组的G0/G1期比例降低,25、50、100μmol/L组的S期比例降低,25、50、100、150、200μmol/L组的GJM期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各组均不引起细胞凋亡。结论1,2-DCE能够抑制体外培养SW620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JM期,但不诱导细胞凋亡。
- 李晨张伟民骆名进杨军王菁
- 关键词:二氯乙烷类细胞周期脱噬作用
- 铅致人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作用的人群调查和体外试验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用γH2AX识别抗体流式细胞术研究铅暴露致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DSBs)作用。方法选取某蓄电池厂工人36人为铅接触组,其中高浓度组15人,低浓度组21人;同时选择厂外无职业性铅接触70人为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提取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H2AX,分析淋巴细胞中DNADSBs水平;不同剂量、时间下醋酸铅染毒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H2AX,分析淋巴细胞中DNADSBs水平。结果高浓度铅接触组DNA损伤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1.76%±28.57%、9.90±3.35,低浓度铅接触组分别为33.18%±30.64%、9.39±4.8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8%±0.28%、6.95±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染毒1和2h时,除62.5μmol/L外,125.0、250.0、500.0μmol,L醋酸铅染毒组DNA损伤率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DNA损伤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铅可致人淋巴细胞DNADSBs,流式细胞术检测γH2AX是一种值得运用于检测大样本DNADSBs水平的方法。
- 骆名进胡小军李晨杨军王菁
- 关键词:铅淋巴细胞DNA损伤
- 会所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自尊与总体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会所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自尊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自愿参加会所活动的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组)和参加常规康复的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经过1年的干预后ADL量表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SDSS量表评分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GWB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会所模式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SDSS量表得分与婚姻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BPRS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会所模式的干预方式有利于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其自尊及幸福感,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 吴惠娟徐鸥骆名进宋海东孙晓花郑美春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自尊幸福感
- 杭州市社区精神疾病防控队伍人力资源现况调查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调查了解杭州市社区精神疾病防控队伍人力资源现况,自制问卷对杭州市15个区、县(市)展开调查,搜集全市19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疾病防控队伍人力资源数据。调查显示,杭州市专职从事社区精神疾病防控工作人员24人(1.6%),其中主城区专职人数19人(4.7%),非主城区专职人数5人(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事精神疾病防控工作队伍平均年龄38.6岁,精神科医生共2人(0.1%),本科以下学历1 134人(77.1%),1年及以下工作时间340人(23.1%)。提示社区精神疾病防控队伍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缺乏专业人员,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需重视并调整好这方面的人员配置。
- 骆名进宋海东刘影赵刚王哲元
- 关键词:精神卫生人力资源
- 企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探讨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力流动性越来越大,员工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诸多管理难题随之而来。如何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减少因重大生活事件或重大灾难导致的心理疾病,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 骆名进宋海东赵刚孙晓花
-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 文献传递
- 自愿住院原则对精神专科医院服务模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前非自愿住院治疗在我国精神专科医院中普遍存在,但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治疗应落实自愿原则。本文结合目前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治疗的新要求,对精神专科医院在落实精神卫生法自愿原则方面提出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精神卫生工作需求。
- 孙晓花赵刚宋海东骆名进刘影
- 关键词:精神卫生法
-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应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是患者的主要生活照顾者、密切接触者和经济负担者,家属的心理、生活状况容易受到患者治疗状况、社会环境、疾病负担、耻感等影响,会对患者的预后,包括复发、康复等产生一定的影响[1-2],是造成亲属高应激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往往使人心力交瘁,对心身健康起干扰破坏作用。
- 吴惠娟沈鉴清赵刚宋海东孙晓花王哲元骆名进郑美春何臻华杏珠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密切接触者经济负担
- 2003-2012年浙江省6所三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科研论文分析
- 2014年
-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了解浙江省最具规模的6家三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03-2012年10年间科研发展情况,客观反映浙江省地方精神卫生领域的医学科研产出影响力和学术水平,旨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ISIWeb of Knowledge为统计源,对2003-2012年间浙江省6所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其中包括国内外发文总数、期刊分布、作者情况及被引频次数等.结果 浙江省6家三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10年间发表论文1867篇,2007年以后每年基本在200篇以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发表论文数占总发文数的7.45%.在载文量居前五的国内期刊中,论文主要分布在临床医学类、综合类、药学类和护理类期刊,其中一家医院有中华系列期刊进入前五名.6家医院有1名高产作者,发文量在20篇以上.国内论文被引频次在161-1738次之间,篇均被引频次在1.49-3.76次之间.SCI(SSCI)论文1家10篇,4家1篇,1家0篇.论文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107和10.7.期刊影响因子最高为4.664,最低为0.296.结论 浙江省地方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科研层次和能力有待提高,医院间差距明显,区域间和国内外学术交流需要加强.
- 赵刚王震宋海东王义强刘健孙晓花郑美春谢燕骆名进
- 关键词:论文发表
- 国际会所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国际会所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影响。方法 2007年4月以来在ICCD专家的指导下,按照会所36条准则,及ICCD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技巧,为会员提供康复锻炼、社交锻炼、职前培训、文书培训、烹饪培训、健康生活培训、行政事务培训、个案辅导、过渡就业等服务。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最终目标是回归社会,国际会所模式成为目前社区精神分裂症治疗和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 吴惠娟沈鉴清赵刚孙晓花宋海东王哲元骆名进郑美春何臻华杏珠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
- 企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探讨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力流动性越来越大,员工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诸多管理难题随之而来。如何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减少因重大生活事件或重大灾难导致的心理疾病,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 骆名进宋海东赵刚孙晓花
-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服务员工帮助计划高危个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