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锋

作品数:19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血管
  • 4篇衰竭
  • 4篇细胞
  • 4篇梗死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血管
  • 3篇血压
  • 3篇预后
  • 3篇老年
  • 3篇高血压
  • 2篇心病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室
  • 2篇心血管事件

机构

  • 19篇西安市中心医...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19篇马锋
  • 5篇常海霞
  • 3篇巩晓宏
  • 3篇雷靖祎
  • 2篇辛渭川
  • 2篇马爱群
  • 2篇龚敏
  • 2篇尚磊
  • 2篇丁辉
  • 2篇白引珠
  • 2篇廖菽丹
  • 2篇王莉萍
  • 2篇李涛
  • 2篇张环
  • 2篇马东洋
  • 2篇马前锋
  • 2篇王晓明
  • 2篇王磊
  • 2篇王海峰
  • 1篇谢铎文

传媒

  • 3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行PCI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及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为NSTEMI并行PCI的890例患者。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成4组:无糖尿病且HbA1c水平<5.7%(n=417);无糖尿病且HbA1c水平在5.7%~6.5%(n=237);有糖尿病且HbA1c水平<7.0%(n=138);有糖尿病且HbA1c水平≥7.0%(n=98)。分析不同分组患者3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性死亡、心血管原因死亡、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衰)再次住院、再次血运重建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非糖尿病且5.7%≤HbA1c<6.5%组患者与非糖尿病且HbA1c<5.7%组患者相比较,有较高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糖尿病且HbA1c≥7.0%组与糖尿病且HbA1c<7.0%组相比较,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且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入院血糖水平均是NSTEMI行PCI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行PCI的NSTEMI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HbA1c升高不是其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在NSTEMI行PCI的非糖尿病患者中,HbA1c升高是其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危险因素。
郝媛媛马锋李涛麻强强杨国栋胡佩静马爱群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基本用药相同。B组另给曲美他嗪20mg。3次/日,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B组与A组比较,治疗后空腹血胰岛素和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大(P<0.01)。结论: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伴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马锋王莉萍
关键词:冠心病胰岛素抵抗老年人
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了解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2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收集患者发病情况及入院时血常规、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参数与严重心律失常间的关系.结果 AMI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白细胞(P<0.01)和中性粒细胞(P<0.01)水平较高,且短期死亡的风险也增加(P<0.01).严重心律失常多出现于发病早期(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与发病时间≤12 h(OR=0.50,95%CI:0.10~1.45,P=0.04)、短期死亡(OR=6.45,95%CI:3.21~13.73,P<0.01)及入院时中性粒细胞阳性(OR=2.65,95%CI:0.84~4.56,P=0.02)密切相关.结论 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时AMI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明显增加.
常海霞巩晓宏尚磊辛渭川马锋丁辉龚敏张环雷靖祎秦建宁王磊马前锋白引珠马东侠何琳张军科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
中性粒细胞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对324例24h内发生的AMI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比较入院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它们与各种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二元回归分析提示AMI的患者中性粒细胞>7×109/L组,多表现为冠状动脉初始血流TIMI分级0级(P<0.002)、严重心律失常(P<0.001)及死亡(P<0.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AMI在30d内发生死亡多见于年龄≥70岁(P<0.001)、合并严重心律失常(P<0.001)及入院时中性粒细胞>7×109/L(P=0.01)的患者。结论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可能作为AMI预后的分层指标之一。
常海霞巩晓宏郑强荪尚磊辛渭川丁辉龚敏张环秦建宁王磊马前锋白引珠张军科马锋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介素-15与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白介素15(IL-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序贯纳入205例诊断为CHF的患者作为CHF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2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CHF组又被进一步分为II级组(55例),III级组(87例)和IV级组(63例)。测量比较各组间血浆IL-15水平,分析CHF患者血浆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浆IL-15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浆NT-proBNP水平[(71±33)pg/ml比(5884±1379)pg/ml]显著升高,LVEF[(57±7)%比(31±8)%]显著降低,P均=0.001。CHF组的血浆IL-1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8.35±6.42)ng/L比(7.78±3.11)ng/L],P=0.001;与II级组相比,III级、IV级血浆IL-15水平[(10.24±3.61)ng/L比(20.17±6.35)ng/L比(21.94±7.32)ng/L]显著升高(P均=0.001),而III级与IV级组间无显著差异(P=0.18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浆IL-15水平与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正相关(r=0.172,P=0.038)。结论:CHF患者血浆IL-15水平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NT-proBNP可能成为预测CHF的一种新型标志物。
尤菲尤菲袁铭
关键词:心力衰竭白细胞介素15利钠肽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可激活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并与多种配体相互作用,通过激活氧化应激反应及增加活性氧的产生,参与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等多种病理反应。以上机制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生长和转移、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综述系统总结了RAGE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梳理了RAGE作为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The 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can activate a variety of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d interact with a variety of ligands,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pathological reactions such as inflammation and thrombosis by activating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and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hese mechan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ny diseases, including 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cancer growth and metastasi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his review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RAGE in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AGE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providing a new therapeutic ide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future.
何端王星玉杨萌甜王丹潘军强马锋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冠状动脉扩张主动脉瓣狭窄心房颤动心力衰竭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或控制心室率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包括心房颤动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心室率的控制、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48例,胺碘酮150mg加50g.L-1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患者30min后房颤未转复即再应用1次,继以0.5~1mg.min-1维持静滴48h,观察用药后1,2,6,12,24和48h转复率、心室率、心力衰竭症状的缓解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可快速有效使快速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纠正心力衰竭,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纤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巩晓宏常海霞马锋谢铎文刘超峰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心房颤动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衰及半年随访1例
2004年
马锋王海峰
入院高血糖对不同糖尿病状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在不同糖尿病状态下入院高血糖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PRN-15007233)。以2009年1月~2012年10月确诊为NSTEMI并行PCI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糖尿病将患者分为有糖尿病者及无糖尿病者,再根据入院血糖浓度将无糖尿病患者分为入院血糖<144 mg/dl或≥144 mg/dl两组,有糖尿病患者分为入院血糖<180 mg/dl或≥180 mg/dl两组。分别比较各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与入院血糖<144 mg/dl组比,入院血糖≥144 mg/dl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患者中,与入院血糖<180 mg/dL组比,入院血糖≥180 mg/dL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相比较,非糖尿病且入院血糖<144 mg/dl组患者有最低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糖尿病且入院血糖≥180 mg/dl组患者有最高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患者有无糖尿病,入院血糖水平可作为NSTEMI行PCI患者长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
郝媛媛马锋李涛麻强强杨国栋胡佩静马爱群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院血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氮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断面调查方法,对181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其血清HCY浓度,根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正常对照组(n=32),轻度狭窄组(n=31),单支病变组(n=24),多支病变组(n=94)。结果 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组血清HCY浓度分别为13.57±5.59pmol/L^-1,19.07±9.66μmol/L,27.47±16.51μ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46±4.23μmol/L^-1),且病变越严重,血清HCY水平越高。结论 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马东洋马锋张清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冠状动脉病变荧光偏振免疫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